返回

海禁政策6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巩固,就得真金白银地砸进去!



苏渭按梁川的指示,又拿了一大箱的铜钞送给余冈。



花费代价有些巨大,却要让余冈冒着不执行朝行命令的风险,所有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三郎你的嘴能医死人肉白骨,阎王殿里的人都能让你忽悠还阳了!’



苏渭调笑梁川。



清源港在沉寂数日之后,奇迹般地开始重新装货。



劳工们得到消息,个个激动得痛哭流涕!



朝廷开恩了!



许多直接跑到威远楼跟前磕头谢恩!



多么朴实的劳工,他们会感恩朝廷给他们一口饭吃,多日的等待终于盼来了奇迹,清源港真的重新开放!



许多的船东也同样在清源港观望,他们甚至打算,如果清源港不让他们装货,就把海船继续放在这笋江上。



反正在这里泊船又不需要钱,哪一天如果开海了,他们能第一时间在这里装货。



至于回家嘛,那便走陆路。



没想到他们赌对了!



那些已经走掉的船东没想到,余冈胆子竟然这么大,让他们把货重新装上了船!



余冈也在奇怪,就算他清源让这些船东装货,但是其他的海港也一样实施了海禁政策,等于货物都一样不能上岸,他们如何把货卖出去?



余冈是用读书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利益存在,那就算是杀头的事,也大把的人敢做!



走私呗!



海禁之时,最猖狂的就是海上走私!



商人们有的办法把货物送上岸上,他们可以蚂蚁搬家,可以直接上岸,无非就是给的价格高低罢了!



有钱,阎王爷都肯来帮忙卸货!



海边的人民非常的团结,禁海只是官府的事,但是走私是大家的事,为了一条生活,所有人都可以默契地保持沉默,全部人都帮着向官府打掩护!



他们苦于没有货物来,但凡海上有一块木板漂过来,他们也会帮着拖到岸上!



只要清源港有货物发往各地,就算是海禁,生意照样能做!



为了生存,他们敢于冒着杀头的风险。



只是苏渭不明白,为什么梁川那么肯定,余冈会听他的!



梁川的解释很玄。



如果是段鹏,今天不管朝廷的政策是什么样,谁说了也不好使,他一定会执行到底,这就是他的风格。



余冈不一样。



他的眼里,利益与享受是第一位,老百姓的死活跟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那口钟是金子做的,尽管有些晦气,但是余冈还是把钟给收下,就冲这一点,梁川便断定这小子要利不要脸,铁定是个唯利是图的人!



跟余冈这样的人,就谈好处便成了!



梁川用他的上帝视角提前预判了范仲淹清流新政的结局。



这个结局很多人都能预料得到,甚至不是清流们的预料,只是大家看范仲淹等人的做法太偏激,完全捞不到好处,这样的做法,绝对得不到多数人的拥护,那便只有一个结局,就是失败!



以前余冈不曾想过这些东西,但是梁川给他点了一下,现在正是烧夏竦这口冷灶的好时候,烧得好提前向夏竦示好,那不是将来预订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这就是一场豪赌!



梁川在赌余冈会下注,余冈也在赌自己能不能赢,都是冲着利益来的,所以梁川不出意外地押中了!



余冈动摇了!



对余冈来说无非就是两个选择!



第一就是跟着清流的相公们随大流,他也正派一回,不过海一禁,朝堂上的相公依旧有肉可以吃,他这个小知州就连汤都没有得喝了。



把海禁政策推行到底,泉州府可就废了,自己的地盘太依赖于对外的生意,没有生意就收不上来税,以后老百姓无处谋生,可见自己的政绩将会有多烂。



吃亏的还是自己,丢了梁川孝敬的灰色收入不说,还把政绩给搞砸了!



第二种选择,便是给这些闯海之人大开方便之门。



自己明面上只要继续施行朝廷的海禁之策,背地里来个软保护,对这些走私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不是自己与朝廷阳奉阴违,实在是这些船东太狡猾,让他们钻了空子!



朝廷下来查时,自己再去打击这些走私行为,一点也不迟!他余冈便不信了,别的地方便会实行得这般好?



两个选择余冈便是再蠢也知道,肯定是第二个选择对他来说最有利!



唉呀,梁川果然是个玲珑心窍的人,宰相府上出来的,连一个下人都这么会办事!



送的礼实在贵重,让他都有些不忍拒绝!



余冈早在暗地里就让人去别的港口打探消息,一是看别人是否真同他一样,也对朝廷的谕令不打折扣。



第一波传回来的消息普遍都是事实!朝廷这一波新策来得太猛,而且主导革新的大佬都是一些非常变态的大哥,什么范仲淹富弼还有韩琦之流,这帮人都是典型的油盐不进之人,对于他们事业有碍的人,猛起来那是六亲不认,有人敢坏他们的事,那就是茅坑里点灯——找屎!



但是这几天陆续传来的消息让余冈有些害怕!



事态的发展完全被梁川所预料到!



不用等到几年,南方的同安港与龙海港已经乱了!



比起清源港,这两个港口的规模与体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也有不少商货从这里发出,也有一小股气象,两个港口吃海的劳工也不在少数!



就在海禁政策推行出来的几天时间里,两个港口就来了不少人,他们打砸抢烧,一开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是过来泄愤的。但是后来大家发现这其中有利可图,便开始出现流寇作风,抢了便是自己的!



这股歪风一发起,便不可收拾!



一连数日,两个港口都被摧残得满目疮痍,几百年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小气象,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两地的守将也是梁川的老熟人杨林与郭灿我,对倭人也是疾恶如仇,当年他们被梁川给诓了,带着兵去求清源,因为这件事当年二人被发配邕州。



如果二人去邕州,八成就交待在那里。



韩琦是疯子但不是傻子。



当年他判了两人过去邕州,但是一直把两人押在大牢当中,留中不发,全天下都盯着司方行,却没人去管这两个小喽罗。



龙海与同安同为重镇不容有失,韩琦看到二将这般卖力,这才动用私权把二人又力保下来,枢密院正是管这些武将,人称西府相公,升与不升全凭他们一句话。



但是此时却不是整人的时候,同安与龙海二处,韩琦只敢敲打二人,如敢再有倭寇来犯,朝廷也要拿他韩琦是问!



把司方行处理一下便可,郭杨二人,做一下戏给世人看,韩琦回到朝廷自有答复,更无人敢质疑他韩琦!



谁都有人情,韩琦从来不为武人开脱!



梁川只顾着司方行,后来也奇怪,怎么在邕州一点郭杨二人的消息也没有。



郭杨从清源出来后,特别是从韩琦这个活阎王手下逃脱,不仅官复原职,腰杆还更加硬了,不知道的人都以为二人是韩琦的人,对他们都不敢乱来!



打从鬼门关逃出升天以后,郭杨二人是听到倭人便炸毛,抓一个杀一个,宁可错过绝不放过。



他们镇守二地,看着港口火光冲天,以为倭人又来了,可是带着兵赶到方才发觉,这些烧杀抢略的人竟是手下这些丘八的亲人。。



哪里有什么倭人,都是自己人看不惯,在作乱!



可怜二将,手着握着长刀却不敢踏出营房一步,更不敢把刀口砍向



面对昔日的亲人,守城的部队无法下手,只能任由他们把港口烧成一堆焦土。



两地的官员甚至都拟好了说辞,倭人作乱,劫掠后离去!



茫茫大海,去哪里找这些倭人?要是真正的倭人知道这屎盆子扣得这么重,他们一定会真正来一趟。。



清源之所以没乱,就是余冈的拖延政策起了巨大的缓冲作用!



清源的劳工们还能继续赚钱,谁会去乱来?



还有一个原因,梁家在清源港上安置着一支成管大队,这支由关中子弟组成的部队极为凶悍,对劳工的震慑力已经深入骨髓,只要他们还在港口一天,劳工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得到这些消息的余冈,重新审起了梁川的话。



对比龙海同安两地的主官,朝廷一个大问责是必然跑不掉的!



推行这场海禁,不仅无功,还要受处分,两人的心里肯定不痛快!



余冈绝不愿意这样的悲剧也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诚如梁川所言,清源港可不是龙海同安那样的小地方可以比的,梁川都帮他算好了,这里的劳工就有十几万人,这些人一旦失控,不要说港口没了,重复三年前的清源惨案也是极有可能的。。



历史上整个福建路就没有造反的前例,可是这些年,林居林裔兄弟在兴化造反,蒲家与唐家在清源勾结倭人造反,这些事越来越频繁,老百姓已经没有从前那般顺从!



没想到梁川的话还真有几分作用!



余冈把命令传了下去,让人把守好朝天门等几个主要的入口,从现在开始,对过往的旅客要严加盘查!



唯一的担心就是朝廷的人!



如果朝廷派人下来检查,那自己就要采取应对的手段!至少这些锅得甩给这些船主,还有当地的百姓,钱是船主赚的,锅总不能让他这个为民请命的官来背吧!



但凡是一身派头官腔十足的马上把人拦下来,不管用什么手段,就是不能让他们到港口来!



海上现在倭患这么多,再加上朝廷自己也禁海,官员自然不可能走海路而来,只会从陆路,只要做好检查,问题不会大!



一通嘴炮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战果也是梁川万万想不到的!



不可否认,他也佩服余冈的勇气,敢在这个新政的风口浪尖跟着朝廷对着干,这是要出人命的!



真是人为财食,鸟为食亡,只要价格给到位,还真没有什么是不敢干的!



还没等梁川高兴两天,何保正又跑到清源!



‘什么情况?’梁川看着何保正一脸神色慌张,急问道。



‘兴化出大事了!快回去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大明烟火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宋文豪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世子稳重点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毒妃她从地狱来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