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石块平整土地,铺在地面,再也不会有污水横流,秽物丛生的景象,灰尘落到地面,用水一冲也能干干净净,每天都有人打扫这个市场的地面,将整个市场搞得极为整洁。
至于安全更不用说了,皮岛明文规定了各方,谁要是敢在皮岛闹事,不分缘由双方一律下狱,先抓起来再说,这样在辽东这片乱局当中,也算是一股子清流,为各方创造了极好的环境。
还有一些流民,想来皮岛上闹事,可是碰上天雄军还有毛武虎自己手下的人,以及新来的倭军,各方的人都没有一个是好惹的,谁要闹事先过他们三个的关拳头比他们硬才行。
这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办得到,所以大家都恪守本份,上了岛就老老实实地做生意,寻衅滋事一类的事,谁都不会去做,故意去挑战别人的底线。
最后一点就是管理费了。
做生意,最看重的还得是利润。
往往成本与利润大家都看得见,但是一些成本大家都没办法把握。在这个时代,官府为了从老百姓的手头抢到这些利润,他们巧立的各种名目,连他们自己有时候,看了都想笑!
唐代的时候,官府跟老百姓收头发税,,对百姓的头发征税。百姓需按照头发的长度和质量缴纳税款,致使许多人减少理发次数,甚至出现用假发代替真发的现象。
在大宋,还有秤砣税,市场交易频繁,官府对市场上用于称重的秤砣征税。无论是商贩还是顾客,只要使用秤砣进行交易,都需缴纳税款。
再后来的清朝,时代的车轮还没有到,但是他们的胆子很大,也很有创意,连粪便都要收税!收集粪便的人和购买粪便的农民都需向官府纳税,这增加了农民购买肥料的负担。
虽然有些税收的名义是好的,出发点也是为了百姓的生活更方便一些,但是实际在征收的过程当中,执行的税吏都是一些没有文化,又是极为贪财的货色,这些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对老百姓横重暴敛,多收乱收的现象随处可见。
这样一来,老百姓的生活就不好过了。商人做生意同样不好做!
夷州为什么在短时间内,成为大宋东南最重要的商业枢纽,就是因为梁川的作法太过超前,放弃了自己唾手可得的利益,让出大部分的利益给商人们,他约定好了各种手续的抽成比例,而且公示出来,随时接受监督,更不会乱借其他的名义去加这些手续费,就算夷州最缺钱的时候,那么多的大工程需要无数的资金,梁川也没有坏了自己定下来的规矩,依旧实行既定的政策,各方的商人看到夷州的行事风格这么诚信,自然也乐得与夷州方面的商人做生意。
现在皮岛也要依样画葫芦。
北方的生意同样非常的火爆。许多人甚至都看到了,在皮岛上做生意起主导作用的,可能也是夷州的那一帮人,因为他们实行的是一样的方针和政策。
皮岛的手续费还要更低,二十抽一,比夷州的十五抽一还要低。
定下这个手续费的税率,吴用还专门询问了梁川,梁川知道,北方不比南方的太平环境,这里正在打仗,货物要运送到皮岛过来,要么走海路,要么走陆路。
海路会结冰过不来,陆路有战事也同样过不来,这些都让生意更加难做,要是再提成抽那么高税,成本无疑都要负担到这些商人的身上,这样会大大地打击他们前来皮岛做生意的积极性,最后损失的还是皮岛。
只要守好这个税率,手续费不乱收的话,大家还是交得很爽快的!
这种赚手续费的做法,不管梁家的万达商会有没有做生意,市场开张接客做生意,他们就有得赚!永远不必担心他们的生意会亏本,这赚的可是两头的生意,货物的利润还有市场的手续费!
商人或多或少听过这样的做法,那还是源自于下过南洋的那些大胆的商人,诸如耶律德隆这些人,他们看到一个新的市场出现在北方,所有人都是热血沸腾,要是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把生意给做了,谁还想冒着死亡的风险南下去南方大费周章?
不过商人也有顾虑,他们害怕皮岛是学人家的,最后没有办法做到像夷州那样诚信,说出的税率定死了,就不会再巧立名目,这一点大家是真的担心,毕竟规矩是人家制定的,决定权在人家手上,谁也没有选择的机会!
还好,通过几个月的试营业,皮岛这个新兴的交易市场,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它向世人展示了皮岛开门接客广纳天下财源的豪气!这些手续费一点也没有涨,而且皮岛远离契丹辽国本土,辽国的那一套野蛮的征税收法完全在这里不适用,毛武虎自己都说了,生意的事交与吴用全权作主,他不会干预!没有人乱来收费,梁家军又自己管理得极为精妙,这就营造了非常良性的经商氛围!
皮岛的名声还在向四海传播。
一个皮岛,现在有人有钱有粮,大家自然把该干的事都干得相当的到位!
不仅是市场搞起来了,市场周围这些酒楼旅店还有客房,也同样盖了不好!
梁家以自己的名义建设起了这么多的配套设施,这些在何春生的名义下进行,管理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收取的费用也是不菲,赚了相当多的钱,又充实了梁家的收入!
最重要的是梁川让吴用对整个皮岛的防御来了一次大升级。
几处可以登陆的浅滩周围的地形全部重新改造,在附近设置了烽火台,还有防御的堡垒,甚至有的地方垒起了城墙,并在相应的位置架设了火炮,神机营的人把守,若是没有攻城的器械还有同样的火炮,想要登陆这座岛,那是痴人说梦,来再多的人也要死在这片海滩之上!
建设的进度如此之快,完全就是梁家军手中有火药,还有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