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一章 产业危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光正好。



赤山高昂马首,打个响鼻喷出热气,流线肌肉跳动间,血红短毛涌泛银光。



梁渠甩开脚蹬,翻身下马,教门口两个伙计进去通报。



适才跨过门槛。



消息跟插了翅膀似的,飞遍整个武馆。



武馆第二演武场上的学徒无心休息,潮水般涌出。



领药队伍蠢蠢欲动,全想上前见一见武馆传说。



几個学徒付诸实践跨出,立马有人趁乱见缝插针。



队伍中闹出几分不愉快,争吵声渐大。



灶房厨子用铁勺不停敲桶,大声嚷嚷让插队的排后面去。



坐花坛的穷小子离门口最近,第一时间抢占位置。



人头攒动间,直望见一高大青年朝演武场来,相貌堂堂,身材高量,腰坠两块腰牌,昂首阔步间充满朝气,光卖相上便胜出日常教导的几位师兄数筹!



那就是梁师兄?



目如炬火,手牵赤马。



强人气势扑面而来。



完美契合上心中幻想。



传说中的梁师兄,大丈夫啊!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待人靠近,学徒面色微红,局促问好。



“梁师兄!”



“梁师兄早!”



“梁师兄好!”



“嗯,早!好!”



梁渠穿过游廊,一一点头作应,却见后面学徒源源不断地围上来,一时纳罕。



大家那么热情?



自己不外出时,武馆不少来啊?



“全凑一起干什么?春日生发,计在于晨,今天站了几遍桩,打了几遍拳?



周志勇,张晓明!你们两个早上迟到一刻钟,还不抓紧时间练功,在这里荒废时日?你们两个花钱进来,首要对得起自己!



还有宋一飞,于发先,你们几个全是二院的,跑到前院来凑什么热闹?”



声音凿进哄闹。



胡奇板住脸,一一点名呵斥。



向长松挥挥手,让前面几人赶紧回去。



“听到胡师兄说的没,回去站桩,练功,年计在春,日计在晨,晨日精力充沛,莫要耽搁大好时光。



今日破了关,练好本事,明日就去投身河泊所,指不定能分到你们梁师兄手下干活!”



“两位师兄说得对,大家快回去练功。”



梁渠应和几声。



陈杰昌和李立波从二院过来,帮忙疏散人群。



凑热闹的学徒哄哄散去,演武场的秩序重新恢复。



梁渠笑道:“今天馆里好生热闹,得百多号人了吧?比我前几天来只多不少啊。”



胡奇摇头。



“师父下午要来,所以人到的齐,都想露个面,留个好印象。平时只七八成,再加上你突然过来,二院的全跟出来凑热闹,看起来才多。”



向长松笑道:“咱们门里,独师父和梁师弟那么大面,换陆师兄,俞师兄,包括徐师兄来都没那么厉害。”



“我?”梁渠走下台阶,转身低头掸灰,“我有那么大面?”



胡奇,向长松两人各自上前一步,掸走黄尘。



师兄弟三人全坐到廊道台阶上,肩落树荫,搭话闲聊。



光影参差。



向长松手指一片站桩排队的学徒。



“从义兴镇上来的学徒呗,平阳府旁边大镇有好几个,每个镇上都有自己的武馆。



独义兴镇出来的学徒最多,愣是不去自家镇上武馆,情愿每天走上十几里路,也要坚持来咱们这学。



地方来的学徒一多就会抱团,义兴镇人多,抱团厉害,就比旁的地方人显眼,嗓门更大。



你的事就这么传开了,还越传越广,特别家里不太富裕的,全拿伱当目标和榜样!”



“哈?”



梁渠失笑。



从渔夫到都水郎,诸多事迹一一历数,的确为人称奇。



不曾想听两位师兄意思,在来学武的义兴镇老乡推波助澜下,俨然成为了杨氏武馆里的一代传说。



“甭说,效果不错。”向长松拍拍梁渠肩膀,大拇指翘向外头,“有你名头在,平阳成府之后,武馆里的人愣是没怎么少,反倒别的几家……远的不说,庞馆主你记得吗?”



“忘不了,他那个壮骨弟子在我手底下当差呢。”



“庞馆主那边学徒数量几乎腰斩。”



梁渠一怔。



“腰斩?”



“嗯,大家选择多了。”胡奇在旁补充,“成府之后,各家镇上不消说,府城里,光新开出来的武馆足有八家。”



向长松道:“师弟不妨猜猜,八家武馆里面,有几家武馆有大武师?”



梁渠想了想。



“三家?”



向长松张开五指。



梁渠一惊:“五家!怎么那么多?”



“就那么多!五家武馆,名义上全有大武师,不过大多没咱们师父厉害,属中境或下境,只一个旗鼓相当,且和咱们师父一样,一个月只来几天。”



胡奇补充:“师父改了指点日子,以前每月底来,如今十天一回,我觉得应该是一种应对举措。”



梁渠皱眉:“八家武馆,五家有大武师,比例也太高了些吧?”



府城竞争如此激烈?



莫不是家里有大武师的,全出来开武馆?



向长松道:“因为他们武馆和咱们还有庞馆主的不太一样,里头优秀的学徒能被选中,不是作为亲传,而是去对应的大武师家族担任职务,去做工。”



擦!



分配工作!



梁渠心惊,登时明悟为何师父的武馆会于竞争中落入下风,周遭武馆一片生意惨淡。



“压根不是武馆,分明是职工培训啊。”



平阳镇到平阳县,再到如今的平阳府,明面上经历过两轮过江龙。



实际上,两轮情况截然不同,



第一轮是缉妖司,三法司,河泊所的人奉命前来,厉害是厉害,全二代,明面暗面实力绝不比第二轮的弱,甚至更强。



但他们作为个人前来,不涉及产业利益,吃的是朝廷的饭。



相反,第二轮多为家族搬迁,要养活一大家子人。



自然而言的带来产业入侵,理论上情况要比第一轮更加复杂,且涉及到利益,攻击性更强!



诸多本地武馆的学徒变少就是直观体现之!



各自家族的产业链要扩张,不可能全靠自家人,得合理吸收外人。



故大家族开武馆,本质目的和杨东雄这种开武馆营生的完全不同。



不是要靠武馆盈利。



这份收益可有可无。



关键在于自己培养人才,吸纳进自家来,保证新鲜血液和活力!



梁渠问:“师兄,他们学费是不是比咱们便宜?”



胡奇侧头:“师弟你怎么知道?”



“因为他们目的不是挣钱,是招人……我猜,平时教的质量很一般?”



“不太清楚,我们总不能进去偷学,不过我和长松注意到,里面很松散,听别人说只有老学徒摆架势,让下面跟着做,学得怎么样完全不管,甚至有练伤了的,除非交了几十两银子那种,会一一搭手。”



“倒是一分钱一分货……”



作为宗门平替,武馆优点繁多。



面向广大百姓,增加底层武者基数,难以形成地方势力,降低集权难度,同时能坐享其成,吸纳武馆出来的头部人才。



可惜人才不可能完全吸收。



尤其是有点天赋,但不够的人。



大家族自己开武馆,正是为吸收这一部分人才,并借此扩大影响力,拉拢各方团体。



只要初步筛选出来,剩下的人哪会管你,照着老学徒练练错了,本身就是一种“不聪明”的体现。



奈何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筛选式武馆,会对杨东雄这种专门开武馆盈利的造成巨大冲击。



毕竟便宜,明面上看还似乎更有出路,至于剩下练伤了的人……



人本驱利,没人会去在意,更有侥幸心理,谁都不会觉得自己或自己孩子恰巧是那个没天赋的淘汰者。



“咱们武馆不能安排职务吗?”



“上哪安排?师父又不是豪门大族里出来的,产业一大堆,平日就开开武馆,不做什么生意,单和药材商会那边有点联系,难不成全塞进官府里去?”



“这样不行啊。”



梁渠纳闷。



两位师兄教得多好,他是知道的。



偏偏劣币驱逐良币,世道如此。



有梁渠事迹作为榜样,武馆固然可以坚挺一段时间。



可自家人清楚自家事,没有复制可能。



往后过几年,没人效仿成功,作为一座摸不着的空中楼阁,吸引力自然而然开始寡淡,逐渐考虑现实。



杨师比其他武馆馆主厉害是不假,实际参与教学的部分却很少,不能作为一个武馆吸引力的关键部分。



向长松和胡奇明白这点。



良久。



梁渠眼前一亮。



“我倒有两个主意!”



向长松问:“什么主意?”



“一个是咱们和上湖书院合作,让他们派两个老师,让学徒休息之余,顺带能学一学拼音识字!”



向长松不解:“请书院教习,咱们成本不就高了吗?”



“学费也提高啊,不用提太多,上书院不便宜,因为学的东西多,要作文章,教练字,学旁的经史子集。



咱们只多增一个项目,收二三两银子,只教识字,不教其它!



且开设大班,一个老师教几十个学生那种,老师自己讲自己的,学生自己在下面学,不用因材施教,管谁学得好不好。



但凡自己能努力点,三个月够识不少字,这和武道修行不一样,武道不一定学出头,识字受用终身的!”



胡奇,向长松若有所思。



不少学徒不像梁渠,作为亲传有机会去书院进修,医馆学医,专门开阔视野和见识,全面发展。



进武馆,许多人完全只学了套拳法。



反正手把手,怎么教就怎么做,不用看懂什么秘籍,经络,出来还是个文盲,高不成低不就。



相反,识字大有用处,这是真的一技之长!



胡奇问:“那第二个呢?”



梁渠挠挠鬓角。



“师弟其实也有一个产业,种地。”



向长松纳闷:“种地?种一亩地能种几个钱?不少学徒家里就是种地的,真学出来还回去种地,不是白学了?”



“我种的药材地,黑斑蛙、金线水蛭和水稻一起种,只是目前规模比较小,还在尝试,马上天热播种。



等今年一过,出了成果肯定要扩张,到时候说不定要去别县买田买地。



大批药材运送,保护,分发,看守全要人手,要能从师父这里招人,用人,倒也不错。



私以为,两个办法双管齐下,又教识字,学出头又有别的发展门路,加上名声大,优势肯定比旁的武馆大不少!”



胡奇出声:“师弟,我倒有一问。”



“师兄请说。”



“咱们能教识字,别的武馆不一样能抄吗?给他人做嫁衣,有优势吗?”



“所以要拉上湖书院一块办啊!让书院派教习过来,或者不派教习,单把名头借给咱们用。



识字的事,别的武馆是能学,可平阳府上湖书院就一个。



咱们要重点宣传是和书院联手教字,对外头的普通学徒来说,感觉上不一样的。”



向长松和胡奇陷入沉思。



师弟总有妙点,两人是知道的。



说能扩大产业,一定能扩大。



向长松喃喃道:“听起来不错,反正最近一两年暂时不会下落太多,师弟的药田发展又要时间……”



胡奇再问:“那万一别的武馆,一样去借书院名头呢?”



两位师兄问题真不少……



梁渠手一摊。



“我没想好,赵山长和师父是朋友,指定比外来户谈起来容易。



要么约定几年几年内,咱们独用,每年付一笔大钱,或者有什么旁的办法,让书院那边跟着收益。



总之稳住头几年,平阳府发展的差不多,基础印象就烙上了,后面等师弟产业彻底起来,不怕那些外来户,大家全一样。”



向长松,胡奇对视一眼。



“择日不如撞日,咱仨去找师父说说吧!”



“行,正好要去找师父炼罡。”



梁渠起身,拍拍衣服上灰。



“哦对,还没问师弟,今天特地来武馆做什么?”



“哈。”梁渠一拍脑门,“差点忘记,师弟水底下发现一处宝地,左右一个曜日期的功夫要现天地异象。



特来让两位师兄提前准备准备,处理好事情,一同过去凑个热闹。”



胡奇,向长松:“?”



……



厅堂内。



胡奇,向长松默默喝茶,听梁渠诉说计划。



“主意倒是不错。”



杨东雄抚须,对梁渠想法颇感兴趣。



梁渠道:“三个月时间,利用习武休息时间只教拼音,对成人而言弟子认为绰绰有余。



届时武馆里放两本拼音标注的书,可供借阅,熟读之下,慢慢的就会识字写字了,对教习而言同样轻松。”



杨东雄点头:“改日我去找赵山长谈一谈。”



平阳县变平阳府。



武馆的确到了要做出改变的时候,若等到真正势微,印象定型,那就来不及了。



“走吧,我们去后院。”



杨东雄起身,梁渠抱拳。



“师父稍等,弟子还有一事。”



“什么事?”



胡奇,向长松精神一振。



来了!



两人挺直腰背,双双抬头望向师父。



杨东雄余光瞥见两人神色,眸光一闪。



“弟子前些日子得到消息……”



梁渠讲上一遍天水长气,以及天地异象现世可能,期间隐瞒了消息获得过程,只谈结果。



静默。



杨东雄眼珠转动。



“你前几日所言大事,就这个?”



居然没反应!



胡奇,向长松大为失望,重靠回去。



梁渠点头。



“单麻不成线,双丝搓成绳。异象现世,水下必定鱼龙混杂,来碰运气的妖兽只多不少。



今个找师父,等会还要去找岳龙大哥,到时候帮帮忙,水下给弟子围个几亩地出来。”



有高手帮忙,梁渠体悟天地异象一事就妥了,且对其他人也有好处,互利互助。



至于长气争夺是否会因此增加异数。



梁渠不知徐岳龙到达什么层次,但没有宗师帮助,想去水下和水族争夺长气。



够呛。



多半不会纳入考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星武纪元
猎魔人:女术士才是最强装备
九域凡仙
帝国王权
神诡制卡师:开局百鬼夜行
晦朔光年
大荒剑帝
炼炁从修复面板开始
万世之名
错练邪功,法天象地
猎妖高校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