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9章 秦王怎么突然变了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敢问诸位,若那原本的秦律真加于我等,诸位心中会作何想?”
  
  这个问题,没人回答,但都知道答案,必定是畏惧害怕的同时又憋着怨恨愤怒!
  
  那酒客也没想有人会出声回答他这个问题,又道:“原本的秦律可使秦强盛,一统天下,却未必适合于一统后的天下。秦王着实非凡,竟有魄力修改秦律,合该其为天下之主!”
  
  酒客称赞了秦王一句:“此时也正为修改秦律最佳之时,于其称皇帝前遍传天下,言普天同庆,正合七国一,皇帝出。”
  
  那秦王不得了啊,此举将收获天下人心,安抚下原本不安忐忑的六国之民,使一统后的天下快速进入稳定。
  
  又一酒客道:“不仅是‘缓刑罚’,听说还会‘轻徭役,薄赋敛’,虽不知会‘轻’、‘薄’于何等程度,但比我等先前所想要好。”
  
  另一酒客道:“这事,我也听人说了,据闻那些老秦人‘轻徭役,薄赋敛’比我等更为优厚。”
  
  听这名酒客说老秦人获得的“轻徭役,薄赋敛”比他们更优厚,酒肆内的酒客们却没什么不满。
  
  毕竟人老秦人是在秦王麾下为其征战天下的有功之民,有所优待,理所应当。
  
  反倒是若无优待,反而会让他们觉得那秦王是一凉薄之人。
  
  对为他打天下的有功之民都不好生对待,又怎么可能会对他们好?
  
  这不,一酒客便道:“秦人有功于秦王,秦王优待他们,理所应当,倒是我等无功,却同样能‘轻徭役,薄赋敛’,已是秦王之仁德。”
  
  这话让众酒客都点了点头。
  
  他们身为大秦敌对国的百姓,秦王不往死里整他们就算好了,还肯让他们“轻徭役,薄赋敛”,不是仁德,是什么?
  
  见到此幕,酒肆角落的俊美青年暗叹一声,放下手中的筷。
  
  不久前,这些齐人还在害怕恐惧秦王,视之如猛虎,畏之如蛇蝎,现在居然开始称起了秦王仁德。
  
  你们是齐人啊,秦王抓走了你们的王,攻占了你们的国,你们不想着报仇,还为敌王歌功颂德?
  
  那说出老秦人“轻徭役,薄赋敛”更优厚”的酒客道:“据我所知,秦王也非一直让老秦人优于我等,定了一个时日,十年后,我等将和老秦人等同,再无差别。若这十年中,有地方治理极好,将可缩短时日。”
  
  这名酒客说的前一点正是王绾所提出的在律法上层次有进,步步着地,后一点则是李念做的补充。
  
  通过设置这种奖励让当地民众更好被治理,鼓励他们主动融入大秦,争做大秦良民。
  
  这话引起了众酒客兴趣,问这名酒客道:“敢问何谓‘治理极好’?如何缩短时日?”
  
  酒客道:“我也不甚清楚,据说使秦钱、用秦文都将被算在其中。”
  
  角落里的青年听得再次暗叹一声,以他的智慧哪不明白,那位秦王不仅是要收得天下民心,还要统一天下间的钱币和文字。
  
  但他在心里也承认此法甚妙,让民众看到有好处可得,诱使他们主动用秦文、使秦钱,比粗暴的强势下令推行更好,更易被民众接受。
  
  



人往往是这样,被逼干某件事时,就算事对自己有好处,也会心生不满,但如果这事有看得到的奖励,自己心甘情愿去干,哪怕这事非常难做,也会干得有劲。
  
  就像加班,人们讨厌的是加班吗?
  
  根本不是,讨厌的是加班没有合理的加班费,要是老板给的加班费到位,保准怨声能少一大半。
  
  但现在不少老板比周扒皮还扒皮,加班费没几个,还想人拼命加班干活。
  
  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其他酒客一听,不就使秦钱、用秦文嘛,多大回事,而他们的态度落到青年眼中,越发让他感到未来无望。
  
  又一酒客道:“我也听说了一些事儿,据说那秦王为了普天同庆,与万民同乐,就是和我们同乐,特意准备了几样礼物。”
  
  众多酒客都看向此人,一酒客惊奇道:“竟有王会为我等准备礼物?这还是我生来头遭遇到!”
  
  高高在上的王不强令他们献礼就不错了,还准备礼物给他们,邀他们同乐,简直稀奇!
  
  另一酒客好奇道:“是何礼物?”
  
  说秦王准备了几样礼物的酒客摇了摇头:“我只听闻有礼物,并不知究竟为何物,此事正在传于各地,诸位稍晚也会知晓,应当不假。”
  
  这名酒客并不是当地人,是从外地过来。
  
  那名惊奇的酒客道:“什么礼物能送给我等所有人?”
  
  好奇的酒客猜测道:“必不可能为钱粮,许为律法一类。”
  
  这引得众酒客同意,要是给全天下人发钱发粮,哪得多少钱粮?
  
  肯定是律法一类之物,能惠及他们,又不会损耗钱粮。
  
  这时,忽有一酒客提出了一个问题:“诸位,秦王‘缓刑罚,轻徭役,薄赋敛’确为好事,可这般作为,秦王若需用徭役、需钱粮,又从何而得?”
  
  这问题也是俊美青年正在想的。
  
  “轻徭役,薄赋敛”,对民众征收的钱粮少了,秦王怎么维持他的虎狼之师?怎么让整个天下运转?
  
  一统天下后,疆域扩大了数倍,那需要征发的徭役和赋税也同样成倍增长,秦王哪来这么多钱粮?
  
  据青年这些年对秦王的分析和了解,其绝不是一个为了利民可损己之人,其中必有更深的缘由,而那缘由就在咸阳,正是那缘由导致了这一切变化,超出了他的预料。
  
  青年抬头看向西方,目光似洞穿空间,望见了秦之咸阳。
  
  原本在他的判断中,秦看似强盛,却有着致命的弱点,而以他观之,那位完成了不世功业的秦王很难去修改这些弱点。
  
  那位秦王的性格,青年自认为看得非常清楚,其急躁、霸道、自大,不会认为他的大秦有任何问题,也不会认为有人敢反抗他。
  
  也无怪其自大骄傲,有多少人能在完成了灭六国、一统天下这等伟业后能不心生骄傲,志得意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大明烟火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宋文豪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世子稳重点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毒妃她从地狱来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