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5章 杀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章 杀敌



潘岳握起大刀,看准他后心的位置就往下狠狠一扎,才摸索到潘钰脖子的鞑子眼睛瞪大,一张嘴,血就哗哗的吐在潘钰的头上。



他半翻身,想要看清杀他的人,但只翻到一半就倒下了。



潘岳把他扒拉开,去拉依旧紧紧咬着对方脖子的潘钰,在他耳边大声喊道:「潘钰,潘钰,他死了,你松开他,他死了!」



潘钰松开嘴,双眼迷茫的抬起头来看他哥,一张嘴,血就往外冒。



潘岳一看就知道他伤了内腑,眼眶一红,将他扶着半靠在树上。



他转身将刀子从鞑子后背拔出来,冲着另外两个被缠住的鞑子而去……



金长立也连忙跟上,他一脚将好不容易摸到刀的鞑子手踩住,捡起刀来。



丢了马和刀,鞑子再厉害也只能跟他们肉搏,而他们有刀。



八人杀死了三个鞑子。



虽然都受伤不轻,每个人身上都带了血,且鼻青脸肿的,但他们很高兴。



「鞑子只要下了马,好像也不是那麽可怕。」



「宗四郎要是不往外跑就好了,他本可以不必死的。」



看着落在不远处的人头,大家都有些沉默。



潘岳没理他们,他跑回到潘钰面前,摸了摸他的身上,问道:「你哪里疼?」



潘钰感觉浑身上下都疼,肚子尤其疼,他忍不住落泪,艰难的道:「大哥,我,我感觉我要死了。」



潘岳一把擦去他脸上的泪和血,却越擦越多,他只当不见,低声斥责他,「别胡说,我看你好得很。」



潘岳从他衣领里拉出一条线来,线上系着一个小小的红色布袋子,正挂在他脖子上。



潘岳将布袋子拆开,从里面拿出一张已成黑炭的纸来。



它已烧化,但依旧可看出它被迭成了一个三角形,他一摸,纸便成灰散开。



潘岳看着,也不知道管不管用,反正就往潘钰嘴里塞,「吃下去。」



潘钰看了一眼,这是小妹寄给他们的平安符,收到以后,他们爹就自己缝了三个布袋子,一个袋子里装了一个平安符让他们戴着。



他一直觉得,这就是个象徵,象徵着小妹念着他们,他戴在身上,并不指望它真的能保他平安,不过是因为是小妹求的,他想妹妹了,还可以摸一摸袋子,心里好受点。



没想到,这个平安符真的可以保平安啊。



当时他感受到了,那刀迎面砍下来时,他脖子上挂着的袋子一烫,他脚一滑倒下,冲着他脖子的刀就砍在后背上,但他的后背好似盖了一层石板一样。



他能听到砰的一声,还能感受到刀劈砍在身上的力气,但他没受伤。



潘钰想到这平安符的神异,虽然吃灰有点恶心,但他还是张嘴全吃了。



潘岳把自己脖子上挂的袋子也拉出来,解开,拿出他的平安符。



他的平安符在发烫,焦黑了一半,却没有彻底成灰。



潘岳眼睛一亮,就把平安符塞进潘钰的袋子里,想了想,又不甘心,就拿出来塞他嘴里,「还是都吃了吧,民间不都有用符水治病的传言吗?吃的效果可能比戴的更好。」



这个平安符比灰还要恶心,烧化的平安符反而有股香味,这个平安符却是带着一股奇怪的味道和血腥气。



但想到他刚才连鞑子的血都敢喝,都能喝,还有什麽是不能吃进嘴里的?



他就嚼吧嚼吧硬咽下去了。



潘岳目光炯炯的看着他,「怎麽样?」



潘钰感觉精神了点儿,他冲兄长笑了笑道:「我感觉好多了。」



潘岳:「那就好。」



他转头去看其他人,不知道外面是否还有散乱的鞑子,没人敢出去,大家都安静的或坐或躺在地上。



三具尸体也横在地上。



潘岳目光扫过,选了一具尸体,上前把他盔甲剥了,拿起大刀一挥,刀起刀落,他的脑袋就被砍下。



金长立等人瞪大了眼睛。



潘岳道:「这颗人头是我们兄弟的,剩下的两个,你们自己分。」



金长立和弟弟金仲武对视一眼,扫过馀下的四人,也起身拿起一把大刀,将一颗脑袋砍下,「这是我们兄弟的,剩下那个是你们的。」



四人对视一眼,都没有意见。



要不是潘岳出主意,潘钰和金长立兄弟从树上跳下来把三个鞑子拉下马,他们也杀不了人。



四人低声商量了一下,决定拉上已死的宗四郎,平分这颗人头的功劳。



他们都是被流放到这里的犯官家属,年纪都不大,一颗鞑子的人头功劳对他们来说还是很大的。



凭此可以让家里日子好过一点。



「我们现在要回城吗?」



潘岳站在一棵树后看向远方,「再等一等。」



经前一战,大家都很信任潘岳,他说等,大家就陪他等。



潘岳定定的看着远方,还时不时的回头看一下靠在树上的潘钰,他心里比谁都着急,比谁都更想回城,可他不能,至少得确定卫所有兵出来,不然他们出去就是活靶子。



等了有快半个时辰,潘岳看到远处尘土飞扬,他便眼睛一亮,看了眼尘土飞扬的方向和趋势,他立即回头,「我们立刻走。」



潘岳把潘钰扶着坐到马上,把砍下来的人头和盔甲等都挂在马上,自己扛着刀翻身上马,一马当先走了。



金长立和金仲武也共骑一匹马离开,馀下四人把伤最重的一人扶到马上,抱上宗四郎的脑袋,其他三人就围在马左右小跑起来。



八人带着马和人头小跑了许久回到大同城。



城门口的士兵看到他们,先是远远的让他们站住,上前检查他们的身份和马上的人头后才把人放进城。



城里有专门接他们的士兵。



三个鞑子人头而已,大同城的守军见怪不怪,本没有往心里去。



最近水稻快收完了,北边的鞑子总是时不时的南下抢掠。



两边的小摩擦不断。



朝廷不止一次的质问鞑靼,当然,鞑靼是不会承认这些人是军人,甚至是良民的。



一问鞑靼,回答就是他们是马匪,鞑靼也深受其害,几次剿杀不尽。



所以大同府每到这时候就会出兵「剿匪」,多少会有些战功,可几个徙流徒手杀取三个鞑子的人头战绩,目前没见过。



做统计的士兵认真检查他们身上的伤。



有个百户踱步走过来,「怎麽回事?」



「秦百户,这几个充军的徙流杀了三个鞑子。」



秦百户走上前来,看了一眼三颗人头的刀口,目光扫过潘岳等人身上的伤,见潘钰嘴唇发白,需要靠着潘岳才能站着,其他人身上也带了不少伤,就道:「九个人杀三个人,有什麽好怀疑的?给他们记上。」



「是!」



士兵问清楚他们的名字和来历,把功绩给他们记上。



三个人头没收,马也上交,士兵看了一眼秦校尉,将盔甲和大刀扔给他们道:「回去等消息吧,等郊外的马匪被剿乾净就开始统计功绩。」



潘岳应下,背上盔甲,向秦校尉行了一礼才扛着大刀,扶潘钰回家。



秦校尉啧的一声,「我最讨厌这种文绉绉的人了,不过倒有两分血性,这人是谁啊?犯官家属?他家谁犯事了?」



大明的流放充军大多是杀人未遂的犯人和犯了大罪的官员。



两者都不到砍头的界限,所以就被流放充军。



前者是流自己,后者才有可能牵连家属,所以这一看文质彬彬,又是徙流的年轻人,一看就是犯官家属。



士兵道:「他们爹叫潘洪,不知道犯了什麽事,百户要是想知道,我去打听打听。」



秦百户正要挥手说不用,一个路过的士兵就道:「潘洪?我知道啊,当初是我去安排他家的,那是个御史,罪名是收受贿赂,渎职陷害,不过听说他是被冤枉的,因为得罪了宫里的王先生,所以才被流放到这里的。」



秦百户一听,啐了一口道:「什麽王先生,太监就太监。」



士兵憨厚一笑,心中腹诽,皇帝都尊称人家为先生,我们这些小兵,还能跟着皇帝对着干吗?



也就大同天高皇帝远,王振收不到这边的消息,不然秦百户高低也是潘洪那样的下场。



士兵走了,秦百户却对潘家上了心,他让人去打听潘家。



潘岳扶着潘钰走了一段,金长立跑去租来一辆牛车,和潘岳一起把潘钰扶上车,「你要送回家?」



潘岳:「不,先去医馆。」



他道:「金二哥,拜托你回家找我父亲,让他带钱来医馆找我们。」



金仲武看了大哥一眼后点头,背上自个家的战利品就大步往流放村去。



潘岳则带潘钰去医馆。



医馆的大夫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伤了内腑,把过脉后道:「问题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



潘岳:「还请大夫如实告知。」



「能保命,但需要长时间调理,药可贵了,现在治好,将来才能断根,要是只吃保命的药,将来恐怕会带病一辈子,伤及心肺,很可能会留下痨病。」



潘岳脸色发白。



大夫就安慰道:「他被踢中腰腹,只是这样的伤已经很难得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大明烟火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宋文豪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世子稳重点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毒妃她从地狱来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