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0章 靡靡之音,魏明回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来魏明合计了一下,这个京城自己得回。
且不说茅奖是寄托了茅盾先生遗愿的大事,当初他老人家拖着病体给自己写下了一篇感人肺腑的序言,随后不久驾鹤西去,那是他人生中最后的文字,单单这份传承之情,魏明无论得奖与否,这个场他得捧。
还有就是,12月20号是霖姐的生日,自己的生日没能赶上,这个生日还是得陪她过一下的,顺便把人艺的剧本通过霖姐递过去。
就是不知道雪姐能不能赶回来,三人一起才叫夹嘛。
另外自己的函授结业考试也是12月中旬,虽然学校可以破例让他另选时间答辩,不过魏明想着干脆就一把搞定好了。
不过魏明要回京,他可不放心把四个孩子留在这里,虽然剧组人很多,看得过来,但他是第一责任人,所以他想着干脆这次把几个小屁孩全都带回去。
而带回去他就不打算再带过来了,干脆就趁这个机会让他们杀青了事,其他剧组成员可以回成都休整,这个时间大概是一周到十天。
这样肯定会无形中增加成本,不如一气呵成,但现在成本早就超过50万了,再增加多少都是魏明自己承担。
唯一有些对不住的就是几位主演和幕后主创,李宝田和葛存状父子他们,所以魏明决定这段时间他们在成都开销也由自己负责,让他们痛痛快快放个小假。
决定后,这天晚上魏明跟韩三坪、陈铠戈他们开了个会进行讨论。
对于魏明要回京参加茅奖颁奖这件事大家都没有异议,他们也都觉得魏明稳拿奖,所以该回去还是要回去的。
接下来一个晚上他们调整了拍摄计划,未来三天要把孩子们的戏份全部拍完,如果拍不完,就把喜子的部分留着最后拍,先紧着其他小朋友。
这里面就包括非常重头的一场戏,钟老师离校回城,众学生折飞机送别。
为了这场戏,前期筹备的时候特意重新建了一个位置合适的学校,每天拍学校戏份都要上坡下坡地运送设备。
现在终于要拍了,所有的小演员都集中在学校,听完钟老师平静地讲完了他的最后一课,然后说道:“下课。”
学生们一动不动,钟老师提着早就准备好的行李,外面还有着草等待他的拖拉机。
从李宝田走出教室,张易谋的摄像机就一直在他身后,没有给演员正脸,从教室一直离开学校,下了坡,看到了拖拉机。
张易谋惊叹不已,这李宝田演技也太好了,只看背影他就能感受到钟老师内心丰富的情绪。
比较明显的是对这群学生们的不舍,还有一部分拨乱反正的欣慰,以及一丝赴死的决绝,几个小小的停顿恰到好处,背影都会演戏,张易谋作为一个“视角”都在期待他能回头。
直到拖拉机手诧异地抬手指向钟老师身后……………
其实现在后面什么都没有,但钟老师需要转身回头,做出看到纸飞机从窗子里飞出后的欣慰和感动表情。
等把李宝田的表情拍足了,切换视角,拍学生。
学生们的演技首先就不如李宝田,其次演员数量太多,有一个没拍好就得重来,所以主要时间都花在了学生这边。
好在喜子没有掉链子,这一节最关键的就是他,没有亲人的皮皮和钟老师的羁绊也是最深的。
此时钟老师已经知道了他的妻子在自己离开后自杀身亡了,他的知音没了,生命的意义也消失殆尽,虽然没有明示,但魏明用很多手法暗示,他回城处理清楚了妻子的后事后可能会殉情。
虽然他曾帮助很多孩子走出了心灵的困境,可自己却有些走不出来了。
但现在皮皮追了出来,他希望和钟老师一起生活。
钟老师拒绝了,他的心已经死了,但还是安慰了皮皮:“校长会领养你,以后你管他叫爹,你就是石头他叔了。
葛存状葛老这个角色最终算是一个好人,不像葛忧的角色,一坏到底。
然而当钟老师上了拖拉机,车子启动,走了一段,他突然喊停。
魏明让张易谋把镜头架远一些,他要拍一个远景,固定的镜头。
拖拉机在镜头的黄金分割点上,皮皮在画面之外。
这一场戏在魏明的处理中是没有配乐的,完全安静。
直到钟老师出了镜头,又抱着皮皮进了镜头,上车,车走,音乐这才响起。
两人一起对身后同学挥手告别。
这个镜头拍完,入戏出戏轻松自如的喜子却突然哭了。
这时拍花絮的摄影机也开着,对着喜子。
魏明问他:“你哭啥,你还没杀青呢,从燕京回来还有几段戏呢。”
喜子抹了抹眼泪,小声抽泣着:“我哭,我哭是因为我知道钟老师不会死了。”
李宝田竖起大拇指赞道:“天生的好演员!”
陈铠戈这个副导演也在偷偷抹眼泪,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哭的像个孩子,此刻他很想赋诗一首。
冯晓钢就一个感觉,当导演,一辈子能拍出一部这样的电影才算没白来!
此刻他的心中埋藏起了一颗文艺大导的种子。
张易谋知道,魏明导演把钟老师的死志藏得很隐晦,除了李宝田细微的表演外,还有就是很多镜头语言的暗示,安排的非常巧妙,却没有一处是挑明了的。
但只要你看懂了这些后,再看这场戏,看到皮皮站出来,看到钟老师接纳了他,你就会有一种:真好,钟老师曾经救赎了皮皮,现在皮皮也救赎了钟老师。
这是一种双向奔赴,双向救赎。
魏明老师的作品里有一种温暖的力量,他不够极端,但不意味着没力量,这段戏拍的非常动人
这场重头戏拍完,王霏、刘琳、吴惊的戏份就都结束了,魏明现在就可以把他们送回京城了。
当然,喜子也要一起回去,回家看看爸妈妹妹再来。
吴惊偷偷走到魏明身边:“导演,我还没拍够呢,也舍不得大家,要不我还跟你回来吧。
现在还没放寒假呢,他在这里相当于提前放假了。
“瞧把你机灵的。”魏明哈哈一笑,但没同意,自己给他们请了私教,几个月没上学,期末考试你总不能也缺席吧。
除了四个小演员,魏明还打算带上平平和芳芳,让他们看看他们的大姐和大外甥。
这就是六个小屁孩了,魏明担心自己看不过来,又不能把他们用绳子串在一起。
所以魏明决定让陈铠戈也跟着回京一趟,顺便把已经拍好的素材放回儿影厂,再从头捋一遍素材,看有没有需要补拍的地方。
其实这些素材之前大部分都在峨眉厂审过了,问题不大。
另外负责配乐的胡伟立也要回去了,他的音乐素材也积累够了,接下来就是要产出了。
陈铠戈问魏导:“那咱们怎么回京啊?”
魏明:“当然是坐飞机了,老韩负责开证明。”
见他们要坐飞机,冯晓钢那叫一个羡慕,听张易谋说,他也坐过飞机,而且飞机还从一个叫九龙城寨的地方擦着过去,可刺激了。
冯晓钢酸溜溜地想,恐怕香港的夜生活更刺激吧。
他可是听陈铠戈说过那部《目击者》拍的有多黄,好像就是在那种场所拍的,老张也算吃过见过的主儿了。
~
当他们三大六小九个人出现在机场的时候,就连陈铠戈也有些雀跃,为了这次坐飞机,他换上最正式的服装,毕竟他也是头一次。
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导二代而已,又不是那啥二代。
而且那啥二代三代有啥用,前阵子还听说连老总的孙子都给抓了。
王霏是个半大孩子,也能帮魏明分担一些看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上飞机前她数了一遍人头,确定没问题后又看向魏明。
诶?这表又换了?
她记得最初是一块魔都表,后来又换成了一块瑞士表,现在又换成了日本表,看着很科幻,也很贵。
王霏拽姐叹气,就你这样,指不定在香港被腐蚀成啥样了呢。
中间换的瑞士表就是阿敏送的劳力士,这不是要回京了嘛,就换成霖姐那块。
这块劳力士不便宜,周惠敏现在不差这点钱,两张唱片大卖,她分了很多,已经是个小富婆了。
而且股市上也赚了不少。
82年的香港恒生指数,从最高点到现在,跌幅已经超过50%了,都可以称得上股灾了,尤其是撒切尔夫人那一跪,直接跌没了25个点。
但因为有魏红的事先安排,她们俩还赚了不少。
心情大好的阿敏在接到黎小田的结婚请柬后还过去赴宴了。
黎小田和关菊英正式结婚了,婚礼上都是乐坛的朋友和TVB的同事。
阿敏跟张国融还有梅艳芳坐在一起,这两个人因为同事关系最近走得很近,经常同进同出一起演出,阿敏甚至怀疑他们俩有什么。
但张国融矢口否认,他最近认识了一个叫唐鹤德的朋友,在渣打银行工作。
隔壁桌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很多人都在感慨股市赔了多少钱,黄?和前辈作曲人王福龄也在聊天。
王福龄最近受香港青年联合会之邀,新写了一首曲子。
这首歌是为了回击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一事,所以算是一个命题作文,要求歌词里有爱国元素和民族情怀。
王福龄盛情邀请黄?来给这首曲填词。
因为日军侵华,黄?也是自小背井离乡,随父母辗转来到香港,对于这个邀请,他欣然接受,直接当场跟王福龄交流起来。
后来看到周惠敏这个小姑娘也来了,黄?还随手掏了个小礼物送给她。
“什么啊?”
“邓丽君的新专辑,刚刚在台湾发行,超赞,值得一听。”
周惠敏接过后和同桌的年轻人们一起看起了外包装。
专辑名叫《淡淡幽情》,宝丽金发行。
很快阿敏几人就看出了这张专辑的特别之处,专辑里的歌曲作词人简直太大牌了,包括李煜、苏轼、范仲淹、秦少游、欧阳修、柳永、辛弃疾等。
好家伙,就连魏明来了也得甘拜下风啊!
看着上面的歌名《独上西楼》《但愿人长久》《人约黄昏后》,三人兴趣更浓了,恨不得赶紧找个地方听一听。
要不是觉得在人家婚礼,大家吃席的场合戴耳机不礼貌,周惠敏恨不得现在就听,她可是随身带着随身听的。
等婚礼一结束,三人就一起离开,找地方听歌了。
而黄?也拉着王福龄老大哥:“有了,有了!”
看完对方的曲子,黄?一直在琢磨歌词,几个小时后就一挥而就,写下了一首国语歌词。
王福龄看后拍案叫好:“河山只在我梦索/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还有这句“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好,好啊!
最后这首名为《我的中国心》的歌曲就这么被送到了香港青年联合会,黄?还倾情推荐了素有贤名的张明敏来演唱。
而这首由港人作词,港人谱曲,港人演唱,心向祖国的歌曲对于大陆人也产生了非凡的意义。
另一边,阿敏等人已经听完了《淡淡幽情》的所有歌曲,三人听得叹为观止。
歌词肯定是绝了,毕竟那可是几千年的精华,邓丽君的歌喉也是一绝,三人觉得自己都做不到这么完美的演绎,他们最爱《但愿人长久》这首。
关键把古词用现代的方式演唱出来,这个想法太棒了。
阿敏觉得这么聪明的点子就该是阿明想出来的,不成,自己得给他寄过去让他也听听。
邓丽君在整个亚洲乐坛都是具有统治地位的,这张《淡淡幽情》显然又是一张百万销量起步的神专,把张国融他们三个,再加谭勇麟摞一起都不够人家打的。
别说港台日韩还有东南亚了,就算是把邓丽君当成洪水猛兽的大陆,恐怕邓丽君也是知名度前几的歌手,搞不好这会儿比李古一的名气还大一些。
虽然内陆地区对她的态度依然是封禁,像什么《甜蜜蜜》《小城故事》这些靡靡之音只能偷偷听,不过在南方沿海地区,邓丽君的盗版磁带都泛滥了。
不仅能听到?版歌,很多场所歌手也都在演唱她的歌曲,靠她赚演出费。
她的那些经典歌曲年轻人几乎都如雷贯耳,哪怕很多如《何日君再来》《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些歌曲其实都是她翻唱的,但统一被认为是邓丽君歌曲。
然而最近这段时间,有一首非邓丽君的新歌火了,渐渐的很多驻场歌手都在唱这首歌活跃气氛,尤其是女歌手。
这首歌叫《粉红色的回忆》,听的人非常上头。
今年国内第一家规模化、集团化管理的大型音像出版单位中国唱片公司成立了,在燕京。
这也意味着太平洋对磁带产业的垄断马上要结束了,一本万利的时代一去不返。
尽管如此,太平洋公司举办的第二届云雀奖还是盛大召开了,办的热热闹闹。
期间有女歌手向总经理廖明祖提出,能不能翻唱《粉红色的回忆》。
这首歌火遍沿海,已经朝着内陆而去,虽然歌词性质有些小情小爱,但不算太露骨,严格上应该不算靡靡之音吧。
当然,算不算是自由裁定,但只要翻唱这首歌,磁带销量破百万应该不成问题。
不过廖明祖拒绝了,他可是知道的,这首歌的创作者是魏明老师。
而且随着这首歌从香港深镇交界处传过来的还有魏明老师跟一个香港少女的爱情传说。
所以这首歌对魏明肯定意义非凡,廖总打算问问魏老师,能不能直接发行周惠敏同志的原声磁带。
他都把周惠敏当同志了,肯定不能直接盗版,必须给钱。
现在涨价了,一首歌给20块,可以直接带给魏老师。
魏明他们在燕京落地后首先打电话,让儿影厂来接,人太多,东西太多,而且很重要。
到了儿影厂,魏明又让小梅过来把他小舅子小姨子接走,魏明则亲自送了一趟喜子。
没有掺和他们一家四口团聚,魏明进了北大女生宿舍,把魏红拎出来团聚了一下。
这时太平洋廖总的来信已经寄过来了,在魏红手上。
魏明看了一下,简单来讲他就俩字:同意。
倒不是稀罕那每首歌二十块钱,而是希望阿敏能尽早占领大陆市场这片蓝海。
虽然现在肯定是没什么钱拿,但阿敏也不用做什么啊,而且只要周惠敏的名气打出去,等将来正式进军大陆市场,将会事半功倍。
邓丽君也就是去世的早,要是等到她的情怀粉有消费能力的时候来大陆开演唱会,什么四大天王加起来都不是对手。
但她肯定是来不了的,而阿敏完全可以率先占据大陆人心中港台第一女歌手的生态位。
当然,魏明的态度虽然是同意,但这件事终究是不那么合法的,所以魏明让廖总低调一些,这次就当试水,不算是正式引入香港歌手作品。
“哥,你今天回家住吗,我也回家。”
“回家?怎么可能回家,拍了那么多素材,都等着我看,这几天我大概率要住在儿影厂了,你也在学校好好的准备期末考试。”
“哦,好吧。”
说完,魏明回家,骑上自己的坐骑来到了团结湖。
表弟平平正在阳台,还指着楼下说:“大表哥!”
云云忙招呼弟弟:“别大表哥了,《黑猫警长》要播了,快来快来。”
大表哥在团结湖没怎么逗留,很快就走了。
因为家里没人,魏明打了个电话,南锣鼓巷有人接。
好么,不仅霖姐在,雪姐也在,这几天两个女人同吃同睡,过的逍遥自在。
这个电话对两女是个惊喜,虽然猜到魏明会回京领奖,但没想到回来的这么快,还能赶上朱霖的生日。
朱霖原本还想着生日的时候请人艺的同事们一起吃个饭呢,现在可以确定不需要了。
同事哪有男人重要啊。
而且朱霖觉得应该是让同事们请自己吃,因为魏明进门后掏出了一个话剧本子,给人艺的。
一个本子里好几个主要角色,能为演员们提供多少表演机会啊。
趁着魏明和龚雪打啵儿,朱霖抓紧时间看了一下剧本,然后惊喜道:“这个英语老师我想演!”
总是给宋单单做B角,轻松是轻松了,但她也想当一会儿A角啊。
而且这个角色好有挑战,对自己的固有形象也是一个天大的颠覆。
魏明松开雪姐,又把朱霖拉了过来:“这个角色可不是给你量身定做的,你演起来有难度,而且还要唱歌呢。”
朱霖的歌唱的比较一般,远不如雪姐,但凡她能唱,《女儿情》都轮不到别人。
“那我就从现在开始学习,我找谷老师,我给乐乐当师妹行了吧。”朱霖道。
魏明笑笑:“虽然我知道你来演有难度,但我也猜到你肯定想演张一曼,那我百分百支持你,只是电影方面就要耽误了。”
“除了演出期,其他时候还好,而且我肯定也有B角啊。”朱霖还是想兼顾电影的,毕竟电影影响力大。
聊完这些旁枝末节的东西,三人进入正题。
第二天,魏明去了儿影厂跟领导们看素材,也看到了领导们终于放心的表情。
从原始素材就可以看出魏明审美一流,演员调教能力一流,而且极具个人风格,有大师风范。
当然,成品能不能好看,最终的剪辑也很关键,还需观望。
第三天魏明龚雪在南锣鼓巷四合院给霖姐过生日,下面给她吃。
这天《驴得水》的剧本也被人艺的曹院长和于副院长看到了,他们万万没想到魏明竟然拿出了一部这么讽刺辛辣的民国题材剧本。
关键还是“驴”字头的。
两个老头一合计,这故事好玩,比《双驴记》更成熟,还有很多笑点,只是朱霖主动请缨演那个风情万种的英语老师,这,这以后观众得多爱学英语啊!
~
这天下午,大会堂上,首届茅盾文学奖授奖仪式正式举办。
可惜巴老因病未能出席,但当天有600位文艺界人士齐聚,魏明认识的,不认识的,有提名的,没提名的,全都来了。
这种声势几乎就是告诉外界,茅奖以后就是中国文坛第一大奖!
(昨日保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香江风云:扎职为王
没钱赛什么车?
重生:开局逮到高冷校花超市偷窃
呢喃诗章
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
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
重生从拒绝青梅开始
离柯南远一点
战地摄影师手札
我收服了宝可梦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神豪:从家族企业快破产开始!
都重生了,又当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