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0章 这河东没有奸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 这河东没有奸臣



豳州。



源子雍一脸失魂落魄的回来,元颢见了,很是不理解。



“灵和,你不是说去劝阻斛拔俄弥突南下劫掠么,他没听你么?”



源子雍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



“他听不听已经不重要了。”



元颢皱着眉头,却听源子雍继续道:



“大王,还是做好准备吧,豳州等地的贼势怕是会大涨!”



元颢听了,感觉很是奇怪。



“我在此平乱,卓有成效,贼势何以大乱?”



源子雍将他在吐京的见闻告诉了元颢,道:



“如此一来,唐州是稳定了,可惧怕唐州军的胡人必然远遁,若是他们西去与胡琛等贼勾结,萧宝夤与您,恐怕会是最大的受害者。”



元颢听了,面色大变。



“我明白了!”



“大王有何打算?”



元颢做出了最为理智的判断,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地方怕是不能再待了!”



“……”



——



如今关中最大的两股叛军,一是占据灵州的胡琛,一是占据陇西的莫折念生。



当然,他们也不是一言而决的雄主,只是贼王。



他们的手下,还有大大小小的山头。



比如胡琛手下占据高平的万俟丑奴和宿勤明达。



自从崔延伯战死之后,萧宝夤对付这些叛军,便不再是像以往那么强硬了。



当然,失去了这么多的大军,想要强硬也强硬不起来了。



萧宝夤换了一个策略,以抚代剿。



费重金,派遣使者和间谍,前往秦州、灵州等地。



一方面笼络叛军麾下的各个小山头,另一面则与当地的汉人豪强联络,想要瓦解贼势。



可正当他的工作做得卓有成效之时,听到了一个坏消息。



“元颢想要走?”



北海王元颢的大军是萧宝夤在北面的屏障。



他若是走了,萧宝夤在关中便要直面贼势了。



魏兰根道:



“北面刚传来的消息,不会有错的,想必不久之后,洛阳那边调走元颢的诏书便会传来了。”



“为何如此?”



“属下也不知道,不过属下以为,大王可以借此机会,笼络元颢手下的兵将。尤其是薛修义,若是能将他和他麾下新招募的七千兵士笼络过来,便更有底气在关中立足。”



萧宝夤想了想,下定了决心。



“如此,你去做吧,不要怕钱!”



“诺!”



——



魏兰根听了萧宝夤的话,前往豳州找到了薛修义,只是没有想到,这位河东地区有名的豪强,比他想象得要难对付。



“你这是何意?”



看着放在自己面前的一箱金子,薛修义面色严肃。



“无有其他,乃是齐王敬重将军,特意命在下前来,赠与将军。”



“无功受禄,不合适!”



薛修义想都没有想,一口就回绝了。



“齐王的好意,我心领了。至于其他,自有朝廷的旨意。若是朝廷让我听命于齐王,我自然会遵从。”



魏兰根听了,也不好多说什么。



“如此,我就告辞了!”



等到魏兰根一走,薛修义赶紧找到了自己的家臣。



“唐郡公是怎么说的?”



“郡公说你要回河东跟他干也不是不可以,可主公麾下还有这么多人,难道让他来养么?”



这七千人是为朝廷招募的,一应钱粮也是朝廷在支付。



很显然,薛修义是带不走这么多人的。便是能带走,此刻的唐州也供养不了这么多的部队。



“说的也是啊!”



薛修义想了想,问道:



“郡公是如何说的?”



“他说陈双炽要造反了!”



“他便是要造反,也……”



薛修义说到一半,忽然明白了。



可接下来,依旧有些犯难。



“可这朝廷的任命是我能决定的么?”



“唐郡公说他可以办!”



薛修义想起了郦道元的事情,当下,心中有了一层明悟。



“我明白了,他要收多少钱?”



“两箱金子!”



薛修义咬了咬牙,道:



“送两箱金子过去!”



——



平阳。



看着面前的两箱金子,李爽叹了一口气。



侯景在旁,问道:



“主公是嫌送了少了么?”



李爽摇了摇头。



“非也!”



“那主公为何叹息?”



“只是哀叹我等忠臣之不易!”



侯景听完,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悲伤。



“主公为国为民,但为了大局,却还要受此等腌臜之物,臣有时候想想,都替主公感到委屈。”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刚打了一场胜仗,有功的要赏赐,战死的要抚恤,吐京、离石等地的胡人还要安抚,各处军镇还要安置州兵。你说说,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侯景听完,凑了上来。



“主公啊,臣听说最近河东等地的一些鲜卑勋贵非但不体谅主公的难处,他们还私下串联,说是要向洛阳告发主公,还说主公乃是大奸臣!”



“还有此等事情?”



“正巧,他们都是替朝廷管理解池的。臣在想,与其让这些奸佞把控解池,压榨盐工,贪墨朝廷的赋税,不如让主公来管理,将之引入正途。”



侯景说完,又道:



“如此一来,大魏幸甚,天下幸甚!”



李爽听完,点了点头。



见李爽如此,侯景道:



“那我去告诉刘蠡升,主公想吃鱼了!”



李爽拦住了侯景。



“这事老刘使不上劲。”



“那该如何?”



“得用上一点巧劲!”



——



安邑。



“他大野爽要做什么,做什么!”



一众鲜卑勋贵聚集在安邑守的府中,怒声震震。



陈双炽造反了,聚集了兵马堵住了渡口。薛修义奉了朝廷的旨意招降,陈双炽见薛修义来了,立刻就投降了。



然而,事情没有就此结束。



陈双炽麾下的部众都多是蜀人,这些人在河东难以安身,很多人当了盐工。



这些蜀人干活的价钱,自然要比寻常的河东当地人要便宜。



因此,他们也成了廉价的压榨对象。



“大野爽说要替那些盐工伸冤,要查河东盐池贪墨之事,说陈双炽他们造反,多是因为贪官污吏迫害的,还说若是不查清楚,恐再激起民变。”



“呸,他还查贪墨,他怎么这么不要脸呢!”



“这事闹得挺大的,我们该如何?”



众人冷静了下来,若是来硬的,他们未必怕李爽。



可如今李爽这一副青天大老爷的作派,他们反而不好办了。



“派人去平阳告诉李爽,大家都是为了朝廷办事,这河东没有奸臣。”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大明烟火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宋文豪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世子稳重点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毒妃她从地狱来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