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向西,沿河谷通到黄河边上,沿途有柳山堡、黄泥寨、黄泥亭、对山寨、小山寨等堡寨。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代军就是从黄河上沿着这河谷打进梁州的。”
“一个往北,到临水县,出克胡寨到达黄河边上。
最后一条就是往南面这条河谷,从梁州通往中阳县、分水县到达临州城下,也是北上梁州的通道。”
赵立宽指了指山下向北的河谷。
“这条河谷正面两三万人,修筑营垒就能堵住。’
“北面克胡寨那朝廷已派大量河北的辅兵民夫向克胡寨运送粮草,从宣州穿过大梁山,道路崎岖难走。
我准备派一队人马过去,支援段思全部,只要能击败克胡寨的代军,南下临水县,就能堵住北面的河谷。”
史超立即主动请缨:“大帅,宣州那边我最熟,从宣州去黄河边上的小路我从小走过好几次。
那路虽然陡峭难走,但其实只要熟,安全得很,某可以领兵去。”
孔?却道:“关键是后路,柳山堡,对山寨这一条河谷才是代军的来的大道。
他们的后路应该都在这,十有八九也是从这过河,粮草补给肯定很多都在西面,这里怎么办,又没法飞过去。”
听到这,众人也皱眉,堵两处河谷,但代军后路尚在,完全谈不上围困。
代军后方黄河边的通道如何堵上才是大问题。
柳山堡到山寨一带河谷确实陡峭狭窄,一万人过去,在河谷及河谷两边堡寨上驻守,堵住十万大军也有可能。
河谷宽度不够,道路狭窄,再多的兵马也只能排好队??一过来。
问题是他们也不可能飞到代军背后,从背后堵住河谷。
赵立宽早想过这个问题:“往西南去。”
“西南?代军在北面,这不是南辕北辙......”张平有些不解。
正想着,山风吹过,枝头积雪婆娑散落。
“噫………………”张平陡然一惊,右手虚指:“大帅的意思是......”
“不错,从西南绕道宁乡县、吉县,从壶口入黄河,沿黄河北上。
平时这里河谷两畔陡峭,没有道路,但黄河解冻之前就是一条大道。
代军能用黄河行军过河,我们也可以。”赵立宽道。
这个年代的冬天比后世要冷,是会完全结冰的,每年要冷死很多人。
这也让黄河根本不像淮河、长江那样能作为天险。
张平摇头:“我这老脑袋,不如大帅的机敏,代军能走黄河过来,我们也能走黄河过去啊!”
众人也醒悟过来,随后眼神都亮起来。
周开山率先道:“如果能出其不意从后方把柳山堡夺回来,只要一万人,完全能守住河谷!”
孔?也恍然大悟,随即激动道:“守住这三个出口,代军十万大军就会被困在柳林县到梁州这几十里的河谷里。
十万人加畜牲,每天吃五十万斤粮草都是往少算。
断了粮草只用围困半个月,他们把河里的鱼虾,山上的鸟兽吃绝种了也顶不住!”
赵立宽早在京城就仔细推演过:“河谷里有水,还能吃马,可以多坚持些时日。
而且他们的兵力有一部分在克胡寨,还有依稀诶应该在最北面围困府州。
否则府州的兵应该南下解救克胡寨了。
如果线人消息准确,我判断从柳林城到梁州这一段河谷里聚集的代军在六七万左右。
算上最坏的情况,他们攻破梁州城,得里面的粮食,这六七万人应该能坚持两个月左右。
不过只要围困到黄河解冻,他们就该绝望了。”
诸将完全明白他的意图。
孔有些激动又不敢置信:“这计划如果能成,不说全歼代军,少说也让他们损失过半!”
众人倒吸口凉气,损失过半,那就是歼灭至少三万五千以上代军。
代国禁军都没有三万五,如有一下折损这么多精锐在这,必将一蹶不振。
这该是多大的功绩,多大的伟业!
连之前一直事不关己的张平都有些动容,捏着花白胡须道:“如果成了,这是留名青史的伟业啊。”
见他们激动万分,赵立宽抬手让给众人打打镇定剂:“这样部署也有难处。”
听到这话,山头又安静下来。
“其一,北上宣州大道好走,但从宣州到克胡寨这段山道不好走,大军行军十分困难。”
他记忆中,小时候岳父高思德带他和媳妇,高二姐走过,去大宁县做客。
当时只走了一半不到,距离黄河边还远,他们单独走都十分困难,跌落山涧更是没有生还的可能。
如果大军行军,带着武器盔甲,还有牲畜,粮草辎重,更是难以想象的难。
“其二就是中军与西路军的配合。绕道西南从黄河北上的断后大军快到时,正面中阳县的大军必须发起进攻,把敌人的注意力全引到东面来。
这点两军之间必须配合好,正面给不到压力,很可能让绕后的大军无功而返。”
这点是关键也是最难的,这年代可没电报电话之类的,东西两个战场有群山阻隔,中阳县到黄河边上一百五十多里路。
完全只能靠两路大军领兵将领的预判和默契。
“最后一点则是正面交战的问题,代军一旦发现被围困,最初必定鱼死网破,特别是最开始十天半个月。
如果任何一处顶不住,就会前功尽弃。
听了这三点,山头上又沉默下来,只有山风呼啸。
这时作为他的参谋官,此前一直没说话的曾雄开口了:“大帅记得吗,在梅州附近你吸纳了许多当地士兵入伍。’
赵立宽点头,西南平叛时他攻下梅州后吸纳了许多曾雄军中的精锐入伍,补充战损,大约有三千人上下。
曾雄拱手:“他们中许多是我从西南占城山国带来的精兵,对他们来说这些山算不得什么。”
赵立宽眼前一亮看向曾雄,确实,对于北方的士兵来说这是崇山峻岭。
可西南占城山国的士兵最擅长山地战,前朝十万平叛大军都在他们的群山中被打得全军覆没。
他们那群峰延绵河谷纵横,五六千米的高山也比比皆是,士兵攀岩爬山都是好手。
曾雄拱手,主动道:“下官有个主意,请大师把这些兵调拨给我,我带他们作前锋修路架桥,给后军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