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1章 各怀鬼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1章 各怀鬼胎



古代所谓的「使臣」,其实是代表自己国家出国,跟对方打嘴炮儿,嗯,大概就这麽个作用。



论打嘴炮,赵孝骞向来不虚。



不管对方说什麽,好听的还是难听的,总之只要记住一个原则,实力决定一切。



没有实力,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大家都不是傻子,彼此的底细都很清楚。



有实力,纵是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也足够对所有人造成极大的威慑。



如同后世度过那段屈辱史后奋发变强的华夏,各种新武器新装备面世后,口口声声说「爱好和平」,周围的邻国谁敢不和平?



这就是实力的威,纵然不发一枪一弹,却能决定整个大陆乱不乱。



眼前的萧正由,此时已有些色厉内茬,他很清楚自己的使命,原来的计划是见面就赶紧占住道德高地,什麽宋国先挑起战争,什麽纵兵抢掠辽国百姓等等。



占住了道德高地,后面才好谈条件,拿捏赵孝骞的心理底线。



谁知这位赵郡公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一张嘴巴拉巴拉,把他要说的话全都说了。



赵孝骞说的,全是他的词儿。



更令萧正由难受的是,赵孝骞既然把他准备的词儿说出来,说明这些说辞在他这里根本没有作用,道德高地又如何,你站得再高,人家也不当回事儿。



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你凭什麽拿道德约束他,遗责他?



赵孝骞当然不会惯着他,既然你主动送上门了,我便彻底打掉你的气焰,不然你真以为自己有道德了。



「贵使,有件事我想请教一下————」赵孝骞缓缓道。



萧正由勉强一笑:「赵郡公请说。」



「前几日我大宋主动出兵,全歼一万辽军,在你们看来,这是我大宋撕毁漕渊之盟,不宣而战,对吧?」



萧正由挺起胸膛:「正是!辽宋睦邻百年,贵国却背信弃义,突袭兄弟之邦,此举令人发指——」」



「停!你的长篇大论我没兴趣,就问你一件事。」



赵孝骞缓缓道:「贵使可知我宋军为何主动发起进攻吗?」



萧正由冷笑:「自然是—————



话没说完,又被赵孝骞打断:「半月以前,辽国调动上京和析津府共计四万兵马,直奔真定府而来,这件事发生在我军歼灭一万辽军之前,现在你告诉我,



到底是谁背信弃义在先?」



萧正由赫然睁大了眼,张了张嘴,发现自己又无言以对了。



赵孝骞冷笑:「你不要告诉我,辽国数万兵马是来给我大宋官家拜寿的,得知辽国兵马调动后,我军才先发制人,主动发起进攻,明明是你们打算挑起战争在先,现在居然有脸过来指责我?」



萧正由面色铁青:「.—



事情渐渐不对劲了,现在为何好像是他占住了道德高地?



大好的高地,是怎麽莫名其妙失守的?



沉默的气氛里,萧正由心虚地避开赵孝骞的眼神,良久,突然鼓足了勇气道:「可是—」-你们也不该纵兵抢掠我大辽的村庄部落,杀戮那麽多的百姓·—...」



赵孝骞气笑了:「你特麽-—----越说越不要脸了,这些年到底是谁经常越境杀戮抢掠我大宋的百姓?你们干了那麽多次,我只干了一次,就要被你们谴责了?」



「我中原王朝有一句话不知贵使听说过没有,『寇可往,我亦可往』,翻译一下,直白点说,意思就是和尚摸得,我也摸得。」



萧正由:「..



萧正由是辽国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他对中原圣贤的一些典籍还是比较熟悉的,『寇可往,我亦可往』出自《左传》,意思很直白,能听懂人话的人都能懂。



但赵孝骞非要翻译一下,这翻译过来的话,可就有点听不懂了··



所有的藉口和指责,都被赵孝骞堵得死死的,萧正由终于说不出话了。



赵孝骞悠悠地道:「宋辽两国走到如今的境况,究竟是怎麽回事,你我就不必争来争去了,没有意义。咱们还是说说正事吧。』



盯着萧正由铁青的脸,赵孝骞微笑道:「听说耶律淳所部四万大军,行军路上突然停下了,原地驻扎已数日,这位耶律郡王意欲何为?」



萧正由精神一振,急忙道:「外臣此来,正要说这件事。北平郡王对宋国的态度向来友好,如今奉命领军前来,其实郡王大人本身也不乐意,听说贵军击溃了我一万辽军后,郡王更不愿与宋国为敌了。」



「所以,耶律淳的意思是——」



萧正由正色道:「行军路上,郡王大人已向上京的陛下上疏请旨,自渊之后,两国百年友睦,辽国亦不愿破坏如今的友睦局面,郡王的意思是,希望两国以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不一定非要妄动刀兵。」



「郡王的奏疏已遣快马送进上京,等待陛下批覆,来回尚需时日,郡王的意思是,这段时日内,两国可否休兵罢战,以待两国使团见面谈判解决?」



赵孝骞笑了,颌首道:「没想到啊,辽国居然爱好和平了———」



真的是笑了,感觉眼前的情况,跟后世华夏和鹰酱有点像,当华夏强大后,



鹰酱立马改口说爱好和平。



赵孝骞向来自谢和平的使者,白鸽一样天真纯洁的男人,面对辽国和平的请求,自然是满口答应。



「没问题,两国暂时休兵罢战,曾经的争端以谈判的方式解决,我便在此地静候贵国的使团到来了。」赵孝骞爽快地道。



萧正由表情有点复杂,欲言又止,终于还是忍不住道:「赵郡公此刻所处之地,是我辽国境内,它曾经是我辽军的大营,您看是否贵军退回国境以内———」



「不,就在这里等,按我大宋的礼仪和规矩,出迎三十里以上,才愈显对贵国使团的尊重,此地距离我大宋国境,不多不少正好三十里,缘分呐!」



话说得客气,但赵孝骞的语气很坚决。



萧正由暗暗叹了口气,他知道让宋军退兵目前是不可能了,只要能达到暂时休兵罢战的目的,此行的使命算是圆满完成,



此时师帐内的烤肉香味愈发浓郁,萧正由情不自禁吸了吸鼻子,暗暗吞了口口水,盯看烤架上那只滋滋冒油的羊。



谁知赵孝骞却语重心长地道:「既然正事已说完,还请贵使抓紧回去复命,



事关两国和平,一刻都不能耽误。」



「陈守,送客!」



萧正由脸颊抽了抽,黯然一叹。



果然,一顿饭都没捞到,这位年轻的郡公真就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吗?



赵孝骞扭过脸,假装没看见他幽怨的眼神。



对不起,我不是不懂人情世故,我只是单纯的小气而已。



陈守将萧正由送出辕门外,正要上马时,却见大营外空旷的平原上出现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影,仔细一看,竟是宋军回营了。



萧正由顿时心中一喜,宋军停止了抢掠,回到了营地,是不是说明赵孝骞其实也不想将两国战争扩大?



毕竟宋国不是赵孝骞说了算的,他挑起战争,宋国朝堂难道没有任何反应?



想必他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所以只敢把两国的战争控制在小范围内。



如此说来,耶律淳和赵孝骞其实各有各的忌惮。



耶律淳忌惮的是宋军的实力,只好原地驻营,等待援兵。



赵孝骞忌惮的是汴京朝堂的压力,不敢扩大战事。



汴京朝堂的压力一直都在,但耶律淳若等来了援兵,他的忌惮就消失了。



所以,优势在我。



萧正由心中大定,眉开眼笑地上马离去。



单人单骑前行,萧正由与种建中的兵马擦肩而过。



行进在队伍中的种建中忍不住警了萧正由一眼,见此人一身契丹人的打扮,



骑在马上却笑得像花儿一样,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种建中不由眉头紧锁,盯着他的背影久久出神。



「此人是谁?为何一副刚侍候完恩客,赚了大钱的样子?」种建中喃喃自语。



随即种建中咬牙。



不管他是谁,就见不得契丹狗贼笑得如此开心,可恨!



「取弓来!」种建中沉声喝道。



旁边的亲卫立马递上一张三石的强弓,



种建中拉弓搭箭,深吸口气,瞄准————



嗖的一声。



箭矢激射而出,不偏不倚正中远处萧正由跨下的马屁股。



马儿痛嘶,人立而起,萧正由猝不及防被甩下马,摔得七荤八素。



而那匹中箭的马儿却头也不回,一路痛嘶,一路狂奔远去。



萧正由脑子发懵,自瞪口呆看着自己的马儿狂奔,越跑越远,此刻他仍没搞清发生了什麽事。



直到最后,他终于看清了马屁股上插着的那支箭矢,顿时又惊又怒,扭头望向这支宋军队伍。



队伍仍在不疾不徐地行进,路旁一名披甲将军正冷眼盯着他,手里还握着一张强弓,眼神跃跃欲试,仿佛只要他敢骂半句,这张强弓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



萧正由气抖冷,但终究不敢骂出口。



如今的辽人从上到下,对宋人的印象早已改观,他们都知道,宋人已不再是当年任人欺辱的懦弱者了。



但凡发生冲突,宋人是真敢杀辽人的,毋庸置疑。



萧正由咬牙,生平受到这般奇耻大辱,但他只能生生忍下这口气,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当赌注。



于是萧正由只能起身,一瘤一拐地前行,追逐那匹被箭矢射中屁股的爱马,



简称「爱马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大明烟火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宋文豪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世子稳重点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毒妃她从地狱来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