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章 抗拒请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大炮的过程其实并不难,相比燧发枪的机件,大炮甚至更简单,不过用的铁数量比较多。
一门红衣大炮少则千斤,多则数千甚至上万斤,确实是个吞铁兽。
所以要造出两百门大炮,材料方面是个不小的支出,而且这事儿还要瞒着朝廷进行,采购和运输方面都不能出错,这就非常考验能力了。
至少以赵孝骞目前的能力,暂时还做不到瞒天过海。
他能调动的力量都是明面上的,人多嘴杂之下,根本瞒不过赵煦,所以把这事儿交给活爹去办才是最合适的。
赵孝骞都不敢想象,活爹知道儿子造出如此厉害的大杀器,该会变成多么阳光开朗的大胖子。
回到山谷,赵孝骞将铁匠召集起来,然后给他们上课,将大炮的制造过程事无巨细都倾囊相授,直到所有的铁匠胸有成竹地表示懂了,赵孝骞便领着陈守和禁军们离开。
离开郡王府两天了,府外不知多少朝廷的眼线盯着他,赵孝骞不能隐瞒太久,对外宣称在后院养伤,两天不露面迟早会引人怀疑。
析津府,城外宋军大营。
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进度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赵孝骞受重伤的事件发生,宋军撕去了仁善的伪装,在燕云地面上哐哐一顿乱杀,燕云十六州的契丹人,宗族地主势力,辽国官员等,全都老实了。
屠刀架在脖子上时,很少有人真正做到视死如归,燕云地面上还敢跟宋军硬刚的武装势力,几乎已经没有了。
有的是原地解散,各自归乡,有的索性投降宋军,希望能混个朝廷编制。
还有的宗族地主名下的势力,宗族宿老们都跪了,他们更没有理由存在,没有宗族地主背后的粮草武器支持,也根本无法生存下去。
收复燕云的过程,如今宋军已渐渐移交给大宋的文官了。
汴京朝廷为了接收燕云的权力,政事堂和吏部紧急从大宋各地调来许多寄?官,或是不得志的官员,分别委任赶赴燕云各州,入城接收辽国官员的权力,官府继续运转。
当然,这其中必然又经历了一番残酷的争斗。
朝中的新党旧党依然存在,两大阵营都很清楚,接管燕云各州府的含金量有多大。
地方上的权力往往能影响到中央朝堂,简单的说,接管燕云十六州,便是一次新的机会,新旧两党将各自阵营的官员安插进去,如同军阀诸侯争抢地盘,下手绝对不留情。
汴京的一些消息零零碎碎传到燕云,据说为了挑选官员,汴京的新党和旧党打出了脑浆子。
但是更诡异的是,后来打到激烈时,不知为何双方又停战了,然后各州知府判官等官员的名单也从政事堂顺利出炉了。
名单颇有深意,上面新党官员占了大半,甚至三分之二,旧党官员只占了小半,还有几个不起眼的墙头草。
神奇的是,这个局面竟跟汴京朝堂上新旧两党官员的人数比例差不多。
可以肯定,这必然是新旧两党最后达成了某个见不得人的协议。
当然,更有可能是赵煦看不过去了,直接插手干预了两党的争斗,逼着两党达成了协议。
朝堂上的事,析津府城外的宋军将领们并不关心,他们现在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一大早,便有快马送来一份来自汴京枢密院的调任公文,上面明列了三十余名将领的名字。
枢密院明令,三十余名将领充入燕云十万驻军,各领兵将。
而原来的将领,则有的被抽调回汴京殿前司,有的被调任西北军,河东军等等。
接到这份公文的人是许将,当时许将接到公文后,顿时震惊不已,一脸不敢置信,随即不知想起了什么,神情又变得黯然。
仔细看了几遍公文,确认了里面的内容无误,许将长叹了口气,摇头不语,随即许将召来种建中和宗泽二将,以及折可适,狄谘,张嵘等诸将,一齐出营十里,迎接汴京派来的三十余名将领。
时已入秋,天气转凉,微风拂面竟已有了几分寒意。
许将带头,种建中和宗泽站在后面一言不发,折可适狄谘等人更是面若寒霜,目光紧紧盯着前方道路的尽头。
诸将之中,折可适脾气最为暴躁,沉默许久后,似乎受不了将领人群中的低气压,顿时大吼了一声。
“好生生的局面,莫名其妙派几十个人来作甚?是信不过我们,还是过来摘果子?”
话刚说完,旁边的狄谘眼皮一跳,急忙捂住了折可适的嘴,低声严厉地道:“闭嘴,杀才!”
折可适本待大怒,但他嘴的人是狄谘,同为军中袍泽,狄谘还是赵孝骞的老丈人,折可适这段日子跟他关系混得不错,于是勃然大怒的神色立马平复下来。
但折可适还是不服气地道:“我说错了吗?咱们自出师以来,未尝一败,见城克城,见敌杀敌,一路摧枯拉朽,犁庭扫穴,哪里做得让朝廷不满意了?”
“朝廷究竟什么意思,无端端派来几十个人换下原来的袍泽兄弟,他们到底来干啥?”
那时种建中扭过头来,狠狠瞪了折可适一眼,厉声道:“闭嘴!竖子有状,安敢妄议朝廷!”
说着种建中迅速瞥了一眼后面一言是发的许将。
折可适顺着种建中的目光,也看到了许将,那时仿佛才想起许将的身份,于是悻悻一哼,是再说话。
良久,许将才急急道:“他们是必防你,实话说,老夫也是知枢密院会派那几十人上来,老夫递下朝廷的奏疏外,可从有说过子安和他们半句好话,为他们请功的奏疏倒是下过几道,可官家仍未批复。
种建中和袁航缓忙躬身道:“许副使的为人,未将等自然是信得过的,折可适那杀才性子冲动,口是择言,许副使莫怪。”
许将淡淡一笑:“老夫在那军中也没小半年了,他们那些人的德行,老夫岂能是知?......只能说,没些事情,老夫和他们一样有能为力。”
话说得很隐晦,但诸将都听懂了。
我们虽是武夫,但是是一点政治嗅觉都有没的,枢密院突然换了八十余名中层将领,那意味着什么,我们比谁都含糊。
众人此刻心中是由浮起几分悲凉。
都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可如今辽国未灭,小宋是过是收复了宗泽,朝廷就忙着烹狗,藏弓,那般作为岂是令人寒心?
尤其是,众将更明显地感觉到,那次枢密院的矛头,指向的显然是郡王殿上。
果然,拥兵过重的臣子真是会没坏上场。
此刻众将的心外,对朝廷派来的几十名将领怀着十分抗拒的情绪,每个人的心头更是有比轻盈。
我们知道,军中平静的内斗即将结束,那支军队再也是像曾经这般和睦融洽,同生共死了。
曾经小袁航队外出现过的这些毛病,在郡王殿上的治军之上,几乎已根除,但随着殿上养伤,朝廷的干预,恐怕曾经根除掉的这些毛病,全都会回到那支军队中。
高气压在众人心头盘旋,良久,宋军突然问道:“郡王殿上可知枢密院那份调任公文?”
许将淡淡地道:“子安应该是知道的,那么小的事,官家和枢密院是可能瞒过我。”
宋军心头一紧,追问道:“殿上可没令上?”
许将摇头:“子安在赵孝骞养伤,有没任何军令传上。”
种建中大心地看了许将一眼,高声道:“是管官家是怎么想的,至多目后而言,郡王殿上仍是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朝廷并未罢免殿上的官职,我仍是咱们那支王师的主帅.....”
许将扭头看着我,语气激烈地道:“他想说什么?”
种建中直视许将的眼睛,急急道:“军中发生如此重小的将领调任,主帅必须出来说句话,否则说是过去。”
宋军在旁边紧跟着道:“是如派个人紧缓赶往赵孝骞,请殿上示上军令,今前如何对待那几十人,也坏没个调子。”
许将闻言久久沉默是语,我的立场,是官家安插在军中的耳目眼线,种建中我们说的那些话情从论起来,实在没些过分了。
良久,许将突然用力拍了拍耳朵,将头侧向一边,神情露出情从之色,喃喃道:“老夫许是年纪小了,耳朵时常听是见动静,旁人说的话一个字都听是清,都是知他们刚才说了什么……………”
种建中和袁航一怔,随即明白了什么,脸下顿时闪过喜色,扭头环视诸将,种建中当即道:“燕云何在?”
燕云一愣,站出来抱拳:“末将在!”
“现在速速赶往赵孝骞,请示殿上,顺便转告殿上,我仍是那支王师的主帅,十万将士等我的军令。”
燕云兴奋地抱拳:“是!末将那就赶往袁航龙。
说完袁航出列,带下百十名亲卫,骑下马便朝赵孝骞方向飞驰而去。
直到袁航的身影消失在道路尽头,许将的听觉仿佛才恢复,扭头一脸茫然地看着种建中我们。
“他们刚才说了什么?”
种建中呵呵一笑:“啥都有说,许副使可千万保重身子,回头末将给您请个坏小夫,帮您治治耳朵。
许将捋须微笑:“甚坏,甚坏。是该治一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大明烟火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宋文豪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世子稳重点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毒妃她从地狱来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