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中,细川赖之看着外面的瓢泼大雨,忧心忡忡。
斯波义将、吉川?秋走了过来,脚步沉重,忧虑更重。
吉川?秋伸出手,任凭雨水滴落在掌心,言道:“四国岛一旦丢了,细川家还有淡路、摄津,斯波家还有越中,可吉川家可就没了根基,我比你们更没有退路。”
细川赖之脸上的皱纹动了动,言道:“淡路不过是一座不起眼的岛,摄津那地方,是明军必然要取的战略之地。吉川家没退路,细川家也一样。眼下,就是取舍的问题。”
吉川?秋皱眉:“这个取舍,事关根基,可不容易。”
细川赖之默然。
若是好取舍,大家也就答应下来,不至于一个时辰后再议了。
就因为,每个大名都有自己的盘算,自己的利益,谁都不希望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可偏偏,大明不是南朝,而是一头恐怖的猛兽,不,是海里的鲛鲨鲨,一头冲撞过来,这船??可是会翻的。
倾尽国力打造九道防线,集中护卫京都,有好处,兵力聚集,调配使用方便,想怎么用怎么用,死一批可以补充一批。
明军再强,他们也是人,是人就不能飞到京都去。
说到底,要拿下京都,就必须一点点啃!
只要兵力充足,幕府确实能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拖住明军,直至将明军拖到筋疲力尽,拖到不能寸进,拖到他们丧失胜利的希望。
那时,便是幕府反攻之时!
只要这一战打败了明军,未来几百年,明军都不可能东渡一次!
可问题是,谁愿意舍弃根基?
明军是凶猛,是不可抵挡,但也不意味着他们有通天的手段,可以将所有人杀光,总有一些人可以跑到深山老林里,藏在某处,而这就是保存力量!
要知道,日本山林众多,真想跑路,明军又能如何应对?
他们总不能跑山林里去抓人,去搜吧?
岛国虽不甚大,可那也不是几万人就能搜一遍的。
日野木堂匆匆走来,细川赖之伸手拦住,问道:“可是有什么新消息?”
“回管领,纪伊发现了明军水师的船只,为首的是旗舰,挂了顾正臣的牙旗。”
“什么,顾正臣来纪伊了?”
细川赖之骇然。
纪伊水道,左边是四国岛,右边是纪伊,向北是淡路岛与摄津国!这就意味着,明军水师距离京都,事实上已经不算远了。
再次集议。
足利义满看着新的情报,沉声道:“诸位看明白了吧,一支明军从长门、周防杀过来,一支明军去了四国岛,如今顾正臣又到了纪伊外海,随时可能进入纪伊水道,逼近大阪湾。”
“他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分兵作战,最大限度上杀光我们所有的抵抗之力!我有一种预感,用不了多久,我们的东面,甚至是出羽、陆奥等地,也会出现明军!”
这下,所有守护大名都不淡定了。
一开始,所有人都认为决战的战场是京都,而明军的主攻方向,就是京都以西,至于京都以东,大明即便要打,那也需要等到拿下京都之后再打。
可现在,顾正臣好像疯了,他将大部兵力撒了出去,以少量兵力,横行各国!
这种分兵作战是一种大忌,一旦遭遇重兵包围,必会陷入绝境。
这是对寻常军队而言。
明军,不同寻常,他们携带了火器,而日本各地,没有火器!
足利义满花大价钱购置的火器,包括从南朝手中缴获的火器,绝大部分在京都及其附近,只有手榴弹这种不好用的火器,分散在了一些重城之地,而且数量极少。
明军肆虐各地,损失的可全都是各自的家底。
甲斐守护大名武田信成走出,言道:“从各地情报来看,大明此番东征的目的,便是让日本亡国灭种。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再计较各自得失,应该尽早收缩兵力,将所有可战、可用的力量,全部集结在京都!”
足利义满看向山名氏清。
山名氏清感觉到了一股阴森的沉重,走了出来,言道:“以一己之力,无论如何都挡不住明军,集结兵力于京都,重重布防,与其死战,是保全日本的唯一办法!山名氏将会服从幕府,将所有能战的力量全部调至京都附近。”
细川赖之见足利义满看了过来,山名氏清也低了头,思虑了下,言道:“地方上的力量确实无法抵挡任何一支明军,跑到深山之中,也无法扭转大局。当务之急,是以京都为中心,部署防线,细川氏??听命调兵。”
京极高诠、土岐赖康等人也表态赞同。
没办法,本州岛就这么大,适合人群聚集与居住的地方也就那么多,能种地的田也就那么一点,跑到深山老林里,是能躲过一阵,可躲不过一世。
大明如此多的兵力,分散进兵,见人就杀,显然,他们要彻底根绝日本。
可以预见,大明取得战争胜利之后,他们会驻军。
一旦明军进驻,那躲在深山老林,你吃什么,总不能在山里面,对着几棵树撸叶子吃吧?
逃,没有长远的希望。
要希望,只能战,赶走明军,乃至于,消灭明军!
足利义满看着众守护大名意见统一,凝重地说:“从现在开始,停下所有矿,停下所有农耕,命各地,携带物资,尤其是粮食,集结于京都附近。顾正臣不会给我们太久,明军的动作很快。”
土岐赖康、山名氏清等人连连点头,不久之后,冒雨的军士骑着马奔出京都,分散去各地。
大觉寺。
阿野实为将雨伞放至门内,问了一下僧人,急匆匆朝着禅房深处而去,穿过漫长的走廊,推开禅房,阿野实为放慢了脚步,恭恭敬敬地走了进去,对前南朝天皇后龟山、亲王良成行礼。
良成亲王见阿野实为神色凝重,缓缓地问:“怎么,外面的雨很大,乱了你的佛心?”
后龟山身着袈裟,一张圆脸满是慈和。
阿野实为整理了下思绪,轻声道:“南主、亲王,有明军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