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0章 一路向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 一路向北



韩千户会意,很快从善如流道,“此言甚佳。”



接着又向裴元说道,“咱们千户所主要是缉拿邪教,在江西几乎没什么布局。而且朝廷在宁藩也有些耳目,要是行事不密,恐怕反受其祸。”



“如果我让人去联络宁藩那边,你有没有合适的目标?”



镇邪千户所在江西人少的原因就很简单了,因为龙虎山就在江西。



所以,锦衣卫的砧基道人们只要盯住龙虎山就行了,其他杂七杂八的教派,很少有勇气在龙虎山的势力范围内立足。



如果有,那也八成和龙虎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裴元想了一圈朱宸濠身边的铁杆造反派,忽然想起,有个写了《讨正德檄,把朱厚照说成是野种的憨憨。



这可是个真正的不安分的。



于是便道,“有一个叫做刘养正的举人,是宁王的幕僚,担任军师谋主。此人心比天高,是个颇有野心之辈。千户可以设法游说此人。”



“霸州叛军至今击败朝廷的围攻数次,又连陷坚城,战绩可验。这等经历过实战考验、面对过长枪大马的强兵,不比宁王养的那些山贼水匪有用?”



“如果宁王能将那核心的数千人马到手,可以抵得上朝廷十数万大军。”



“而且霸州叛军的头目,大多都是江湖人出身。向来讲究义气,又知恩图报。宁王能在危难之中,拉他们一把,必然会得到他们的忠心投效。”



“等到宁王起事时候,只要将这霸州军一部放到江北,裹挟起民众作乱,就足以牵制朝廷的京营和边军。宁王就可以从容的顺江而下,直捣南直,整个江南都可以一鼓而定。”



裴元信心十足,侃侃而谈,等看到韩千户沉默着没吭声,才适时的停了下来。



“我、我,卑职就先谈这几点,韩千户可以自己把握。不是,我的意思是说,这是属下不成熟的一点浅见,还望大人指教。”



“说完了?”韩千户沉静的问道。



“嗯,说完了。”裴千户很是识趣的闭嘴。



韩千户看着裴元,抿了抿嘴唇没有说话,过了片刻,明眸一转,瞧向房门。



裴元纠结了一会儿,终究是很懂事的说道,“卑职告退。”



出了院门后,裴千户抚膺长叹,甚为唏嘘。



没想到以韩千户的英明神武,也如此这般不辨忠奸,不纳忠言。



——还想和她多说会儿话来着。



裴元怏怏的来到前堂问事,得知淮安卫周千户又来求见,只是宋总旗吩咐不许打扰,因此没能及时通报。



裴元对等着喝汤的宋僚机十分满意,随后去见了喝茶等待的周朝。



周朝这次过来,是因为宿迁和沭阳的粮食已经凑齐,特意过来知会一声。



裴元从他手中索要了屯粮点的地图,也没提自己会亲往的事情,以锦衣卫密探不能泄露为由,拒绝了周朝的追问。



送周朝出去的时候,裴元悠悠道,“我知道贺指挥使是个有想法的人,只是这场交易属于绝对的机密,若是被人得知天子亲军从中牵线,后果可想而知。”



周朝笑道,“裴兄弟多虑了。”



裴元出来送客,本挂着笑,那笑容却不动了,皮笑肉不笑的很是瘆人。



裴元看着周朝慢慢道,“要是此事有一点风声传出去,我敢保证,旬日之内,天下人便会知道淮安卫指挥使贺环,为了图谋朝廷的税银,勾结霸州叛军洗劫两县的事情了。”



周朝那向来憨笑的脸上,也有些不自然,他拍着胸脯道,“裴兄弟放心,今天回去后,我会好好捋一捋,所有听过只言片语的人,我们淮安卫都会和那些人处理明白。”



裴元追问道,“怎么处理?”



倒不是裴元对处理的过程有什么兴趣,而是希望这个咄咄逼人的姿态,能够让淮安卫认真起来。



周朝果然也不含糊,给了裴元一个准信,“扔到清江浦里。”



裴元满意,可以可以。



有能溶解大明天子的清江浦,不怕守护不住这个秘密。



等到周朝离开之后,裴元又去见了一趟韩千户,说了要北去的事情。



韩千户到底还是关心了一句,询问要不要人手保护。



裴元窃喜了一番,随后答道,“此事风险不大,我和程雷响去料理足矣。”



韩千户沉吟片刻,清澈明亮的眼眸瞧了裴元一眼,又挪开淡淡道,“成与不成都是小事,安稳回来便好。”



裴元也知道此行有些火中取栗的意思,只是世间哪有那么多平安顺遂的时候?



裴元这次前往霸州叛军,去见刘七,牵扯到太多的布局在里面。



若是不能让霸州叛军这个变量变得可控,那么一旦计划崩盘,裴元很可能瞬间就会回到之前那落魄的日子。



裴元已经不想再回到那烂泥中去了。



告别了韩千户,裴元去汇合了程雷响。



程雷响已经准备好四匹快马,和一些简便的行装干粮。



两人快速的离开了山阳,随后向北急行。



路上的时候,裴元根据谷大用和刘七的定位,大致复盘了一下双方的博弈。



霸州叛军目前被困在丰县和沛县之间,向南,是朝廷故意松开了口子的徐州。向北,是重重把守的济宁、巨野和定陶。



其间刘七还绕过徐州向东,趁机偷袭了沂州。



随着济南府的兵马也从北边挤压过来,现在霸州叛军能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正在慢慢向徐州方向靠近。



裴元有定位引路,数日间就来到了霸州叛军外围的地带。



裴元让程雷响前去打探了,回报乃是齐彦名的大营。



齐彦名的营地十分混乱,到处都是胡乱堆积的帐篷。



裴元对这个贼首毫无印象,也没有和他进一步接触的打算。



为了尽量保密,两人躲避着那些游荡在外,四处搜检的霸州叛军探子,慢慢的向刘七大军所在的位置找寻。



两人都骑有马,再怎么谨慎也落了人眼线。



没过半日功夫,就有一队骑兵如临大敌一般,在裴元和程雷响躲避的地方寻找。



裴元见他们所在的这处树林杂木居多,长得零落,知道是藏不住的。



便让程雷响持了霸州刀出去,对那些马贼探子大声呼喊,乃是刘七爷江湖上的故人来访。



那些马贼探子见了刘七那威名赫赫的霸州刀,也没多想,兴高采烈的将两人迎了,一同往刘七大营行去。



因为天气寒冷,朝廷放松了攻势,霸州叛军营地里状态也很松弛。



具体表现在,因为没什么屁事,听说刘七有故人来访,不少首领都过来想瞅瞅是谁。



等见了两人,众人都是茫然,不知道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好汉。倒是刘七一见那霸州刀,就想起了当初在济宁时遇到的那两人。



他这一路转战,戎马倥偬,也没空关心时事。



暂时还不知道有三个锦衣卫的小官,因为打伤了他并且夺走霸州刀,各自加官进爵的事情。



因此见到裴元,感觉很是良好,笑呵呵的和二人相见。



裴元和程雷响刚见到刘七时还有些扭捏,等到发现刘七确实不知道他们干的那些事儿,顿时就放松下来。



刘七仍是那副豪爽的性子,直接了当的向两人问道,“当日一别,还以为从此天各一方,再也无缘相见。今天怎么找到我这里来了?”



问着话,刘七给旁边人介绍着二人,“沧海一声笑。”



“哦——”众头领都恍然。



刘七又喊道,“把齐彦名叫来,晚上摆酒。”



说完才回头看裴元,等着他说话。



程雷响顿时有些紧张了。



他也不知道裴元会怎么开口。



若是直接表明来意,情况不明下,说不定那刘七恼羞成怒,立刻会翻脸。



若是虚应过去,之后再提及正事,就难免有欺骗之嫌。



对刘七这等江湖豪汉来说,八成就会直接失去他的信任。



裴元长叹一声,等到吸引来众人的注意力,才苦笑说道,“七爷问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这次兄弟来,是做蒋干来了。”



蒋干是三国中的人物,曾经奉丞相曹操之命,去江东劝说大都督周瑜。



在历史上,本是一段风流雅致的相交。



只不过嘛,要是都按历史来了,还有写手什么事?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蒋干就被塑造成了一个滑稽搞笑的逗比形象。



他先大言不惭的跳出来装逼,要去劝降周瑜,等真到了江东,自称有辩才的蒋干又被周瑜用言语怼的哑口无言,观军容时,又被江东军吓得面如土色。



最搞笑的是,和周公瑾抵足而眠睡觉觉的时候,还半夜爬起来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结果被周瑜这个老六提前做了一封假的书信,说曹操的水军大将蔡瑁、张允要向江东投降。



蒋干盗走了假降书,落荒而逃,害的曹操杀掉了精通水战的两个统领。



基本上,在整本《三国演义中,蒋干都足以成为搞笑担当了。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因为故事扣人心弦,语言雅俗共赏,慢慢成为市井百姓的最爱。



这些江湖人物四处行走,停留的都是些草舍瓦店,时常便有说三国的。



可以说,早把故事烂熟于心了。



裴元自承为蒋干,不但点明了自己的身份,暗捧了刘七一手,还让围观的众多统领,迅速地想起了蒋干那搞笑愚蠢的形象。



于是那些统领们无意识的代入之后,不但没有那种见到朝廷中人该有的警惕戒备,甚至还哈哈大笑着问道,“莫非你也是替曹丞相盗书来的?”



裴元无害的笑道,“兄弟我只是替人传个话,不敢多言,也不敢盗书。”



众人越发哄笑起来。



刘七也笑了一阵,方才摸着络腮胡子开口道,“说吧,来传的什么话?咱们也算旧识,不用那么多圈着绕着。”



裴元这才道,“回七爷的话。”



刘七摆摆手打断道,“在座的都是兄弟,你这么说,岂不是让我被人取笑?再说,如今我也有大名了。”



说着向一人道,“赵秀才,我现在叫什么来着。”



裴元看去,就见那人个子极为魁梧,脸上却有一丝书卷气。



刚才别人笑时,只有他没笑,只在人群中审视着裴元。



这赵秀才莫非就是有“赵疯子”之称的赵燧?



赵燧的半路加入,可谓是本质性的提升了霸州大叛乱的层次,将一次看不到前景的暴动,变得有章有法起来。



在他加入霸州叛军之后,霸州叛军严明军纪,不滥杀平民,以运动战快速穿插,不停的攻击朝廷防线的弱点,连续击破许多大城。



后来更是以“建国扶贤”名头,打出了“直捣幽燕之地,重开混沌之天”的旗号。



如果把赵燧和后来策划宁藩叛乱的刘养正相比,一个赵燧大约等于八百个刘养正。



这赵燧,也是裴元这次游说刘七,最大的麻烦。



赵燧听了刘七的问话,懒洋洋的说道,“刘宸。”



“对对!”刘七仰头哈哈一笑,高兴的附和了一声道,“赵秀才说我之前的名字不体面,难以收天下豪杰之心,我现在叫刘宸了。”



裴元当即从善如流,改口道,“小弟裴元,见过刘宸刘大哥。”



接着不等刘宸再次询问,裴元便主动道,“小弟这趟来的蹊跷,不是替曹丞相传话,却是替刘玄德传话的。”



“刘玄德?”刘宸愣了愣,不明白裴元这是什么意思。



倒是赵燧眉头皱了皱,接着看了众人一眼,开口道,“好了,都先下去吧。”



众多统领有些不乐意了。



“活蒋干”到了面前,却不能继续看戏,那多无趣。



于是便纷纷嚷道,“还没听刘玄德要干什么呢!”



赵燧眉目一竖,直接骂道,“伱懂个屁,滚!”



那些大小头领见赵燧发怒,气氛一时冷了下来。



好半晌,见刘七不出声阻止,只能讪讪的起身离开。



裴元注意到,有一个看热闹的汉子没动。



心中暗道,莫非这也是个有名有姓的?



便趁机打听道,“还未请教?”



那汉子笑笑,瞧着裴元道,“刘宠,之前是叫刘六。”



又补充了一句,“赵疯子给我起的,他说名字里有龙,比老七威风。”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大明烟火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宋文豪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世子稳重点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毒妃她从地狱来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