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3章 开始戒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3章 开始戒严



陈县尊直接麻了。



这特么是安民告示?



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笼罩了他。



陈县尊直接质问道,“为何要出安民告示?”



霍韬取来一叠叠的供状,展开在陈朗面前。



这是上次裴元留下的后手。



陈朗飞快的翻着那些供状,霍韬则为他述说着。



“之前霸州贼在淮北被击溃,一部分乱军窜入山东,洗劫城镇,杀人盈野,到处为恶。其中有一贼人名为‘小武松’,乃是阳谷本地的巨寇。”



“他投了霸州军后,带人偷袭了前提督军务太监谷大用,还给‘大老虎’和‘满天星’传讯,引来霸州流贼的主力围攻。”



“官军到达阳谷的时候,他更是和本地豪强勾结,纠集了千余丁壮,截断官军道路。”



霍韬把当初阳谷一战的情况,大致给陈朗讲了一下。



然后说道,“当时山东各府县摄于流贼威势,一日三惊。为了稳固大局,避免那些通贼的家伙狗急跳墙,这才没有立刻清算。”



“如今湖广前线已经大捷,该是让那些反贼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陈朗当初就在阳谷为官,自然知道当初阳谷之战的一些事情。



当时只以为是霸州刘贼作恶,却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本地大族牵涉其中。



陈朗犹记得当初阳谷之战发生后,谷公公和萧公公的侄子,还跑来城中和那些大族做过些交易,把一部分战利品折算成了银两和铜钱。



没想到,这会儿竟然说翻脸就翻脸。



陈朗翻看着卷宗,脑海中快速的思索着此事的利弊。



若是当初霸州军四处作乱的时候,陈朗对这种事情自然不在乎,说不定抓捕这些豪强的时候,他还能从功劳里分一杯羹。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



霸州军已经被彻底平定了,若是阳谷再闹出这样的幺蛾子,引的天下瞩目。



那至少有不小的责任,是在他这个县令身上的。



陈朗脑海中快速的思索着,下意识的先说道,“这里面已经牵扯到阳谷大半的家族,此事万万不可草率。”



“而且天下好不容易已经安定了,就算是作乱的流贼,尚且可以安抚。何况是这些反迹还未昭显的百姓?”



说着,陈朗竟然先质疑起了这些供状的真实性来。



“若是此事为真,为何不是刑部派人来捉拿?”



“本县岂能任由你们只拿着几张纸,就在阳谷大肆抓人?”



裴元一听,emmm,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现在又是乱时,真要有这样的大案,确实该是刑部出面。



我们不占理啊。



见霍韬有些犹豫,裴元心道,若是田赋在这里,就好办了。



那家伙面厚心黑,和霍韬这种还有些是非观念的年青人完全不同。



裴元知道该给这个年轻的读书人一点现实的教育了。



于是,笑眯眯的起身说道,“陈县尊虽然说的有理,但是这些反贼人人得而诛之,我们锦衣卫身为天子亲军,难道不能出手抓捕吗?”



说着,裴元戏谑的笑着,看向周围的锦衣卫们,“爱大明有错吗?”



锦衣卫们立刻哄笑附和,“没错!没错!”



裴元不等陈朗继续说话,就脸上笑容一收。



随着裴元脸上的笑容消失,那些起哄嘲笑的锦衣卫们,立刻就变得鸦雀无声。



这种从极闹到极静的转变,让陈朗情不自禁的打了个激灵。



他看着裴元那平静的脸。



虽是初次相遇,也不知道眼前这人到底是什么官位,但是陈朗却莫名的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压力。



他干咽了一下口水,想要继续据理力争。



然而他几次想张口,喉咙里都不争气的发不出声音。



裴元平静的看着陈朗,很直白的对他说。



“既然事情各有各的道理,那么无论结果是什么样,朝廷都能接受。”



“所以,这件事该怎么收尾,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自然是我们说了算。”



说完,裴元脸上又慢慢露出笑容。



他的双手慢慢在身前攥紧。



陈朗的目光立刻落在那充满爆炸性力量的紧实拳头,和小臂上渐渐鼓起的肌肉上。



就听裴元充满恶意的说道,“因为我更有力量啊。”



裴元慢慢说完,目光一侧。



一旁的岑猛立刻跳起来,大喝道,“拿人!”



那些锦衣卫们看完裴元如此有压迫力的场面,正激动的热血激荡,听到岑猛的话,立刻急吼吼的出动。



因为之前已经做过预案,这二百多锦衣卫流畅的分成多队。



领队的小旗官拿着写满名字的纸,上街随便抓个路人,就让他帮着引路,直接向目标家中扑去。



陈朗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却不敢有丝毫的异动。



那些被带来的衙役,更是把头低的像是鹌鹑一样,生怕被县令或者外来的强龙发现。



霍韬刚才见了裴元的表现,虽说谈不上大彻大悟,却也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时耳聪目明起来。



裴元根本没有试图和那个县令陈朗讲道理。



他只是用他的个人表现,压垮了陈朗这个人。



就连霍韬都能感觉到这个男人的危险,更别提直面裴元的陈朗了。



就在霍韬打开了全新思路的时候,他的目光注意到了那些衙役。



于是上前向裴元进言,“千户,县里之前也不知情,可以让那些衙役帮着做些事。咱们此行,只是因为爱大明,又不是贪慕功劳。”



之前战前动员的时候,裴元就已经对手下们说明了这次行动的重点,就是为了获取财物。抓不抓人,倒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得尽快把反贼的贼赃都找出来。



既然只是为了求财,霍韬自然希望借此缓和与这县令的关系。



拿些没用的功劳,换取县令的支持,显然是个划算的事情。谁料裴元却像是没听懂他的话,随意说道,“也好,就让他们戴罪立功吧。”



一旁的程知虎闻言,立刻传令,让人带了这些衙役去帮着做事。



有这些熟门熟路的地头蛇在,足以省掉大部分的工夫。



一旁的陈朗,却猛然意识到裴元有把火往地方官员身上烧的意思,他虽然不敢当面反驳,却也铁青着脸,拂袖而去。



等陈朗走了,霍韬才不解的向裴元问道,“千户,咱们只是为了求财,何必与这县令闹得这么僵?”



裴元理所当然的说道,“我们都直接抢了,还要什么脸?”



见霍韬担忧,方又莞尔,“放心,这件事我心里有数。”



这些地方大族,光是靠一年年的熬,也能出几个秀才、举人。有了功名,自然就能向官场上延伸触角。



一个陈朗已经影响不到局势了。



双方既然已经撕破脸了,本就没有多少缓和的空间,何况裴元还想借机做一点文章。



霍韬当即不吭声了,默默的开始反思自己今天的得失。



锦衣卫们的行动十分顺利,这些人拿刀带枪,明火执仗的冲入各个大族家中,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就轻松的把局面控制住。



青天白日的,又是官军上门,不少人家甚至只被喝令了几句,就老实的被关押在一处。



裴元也带着几个亲兵沿街四处查看,见到有锦衣卫大包小包的搬东西,有些甚至还推了大车往外运,不由脸色微沉。



陈心坚上前询问。



裴元沉声道,“这些人是怎么做事的?也不考虑考虑影响。”



陈心坚的目光顺着裴元看去,立刻瞧见不少百姓正探头探脑的从两侧的家中,打开门缝向外张望。



陈心坚大怒,几步冲上去,猛地一脚踹上去。



一户正打开门缝张望的人家,因为角度视野的原因,没注意到陈心坚的动作。



被那厚实的门板猛然拍在脸上,立刻发出“唉哟”的惨叫。



接着,那房门被从里面紧紧的顶住,生怕外面凶神恶煞的锦衣卫冲进来。



陈心坚也不理会他们,一连踹了几家的门。



周围那些瞧见的,慌忙识趣的把门窗紧闭,再也不敢向外张望。



不少大胆跑出来在长街远处观看的百姓,也都吓得四散。



就见陈心坚按刀站在空旷的街上,目光扫视着左右,大吼道,“开始戒严!”



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街巷上传出很远,那些正在行动的锦衣卫闻令,立刻分出人来,提着刀在街面上戒严。



裴元见局面稳妥,又让人去给司空碎传令,把封锁四门的活,全部交给巡抚衙门的亲兵,让司空碎带领他那个百户所的人,帮着运送物资。



司空碎赶了过来,向裴元询问道,“千户,咱们这些日子安置在哪?要不要直接占下官驿。”



说着,司空碎还解释道,“抓捕的乱贼也需要找地方关押,情况紧急,谁也说不出什么。”



裴元却很快拒绝,“不行,找个寺庙。或者干脆就去城隍庙。”



对于什么利益是他的,什么利益是大家的,裴元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若是因为一时的强势,就做过了界,那么,引来的麻烦,可不止这么一点点。



司空碎闻言领命,赶紧去张罗着安排。



裴元则带着人四处巡视,确保不会有什么疏漏。



很快司空碎就找到裴元,对裴元道,“千户,已经找到安置的地方了,要不要先去休息一下。”



裴元想想,也觉得抢劫这种事情影响不好,好男孩还是尽量不要在这时候抛头露面。



于是便带着人,跟着司空碎,去了他选定的寺庙。



到了地方,就见一片不小的建筑群,一群和尚正战战兢兢的等在山门外。



裴元瞧了匾额,念道,“莲生寺。”



他半开玩笑的对司空碎道,“这不会和白莲教有什么瓜葛吧?”



白莲教可是裴元的老马甲了,看见就很亲切。



司空碎答道,“应该没什么关系,当年白莲教祸乱山东的时候,为了围剿白莲佛母唐赛儿,千户所任命了副千户陈驰专司此事。”



“陈副千户力战数次,彻底的打垮了白莲叛军。其中有一战,就是在阳谷附近,那时候陈副千户还领兵在这里驻扎过。”



“哦哦。”不是很懂打仗的裴元,表达了对前辈的谦逊。



随后又向司空碎问道,“这里有砧基道人坐探吗?”



司空碎苦笑道,“咱们之前的势力,在京里尚且有些不足,哪能顾得上这些地方。若是真有那个一个两个的砧基道人洒在四方,到时候还说不准谁怕谁呢。”



裴元听了叹息,“这山东啊,马上要被罗教大举侵袭了,咱们的实力如此薄弱怎么行?该把山东的大寺好好地理一理,然后把砧基道人派驻下去。”



司空碎这种和南京关系千丝万缕的老人,目前还属于裴元的外围人员。



关于罗教的事情,裴元和他提的也不多。



只是现在大事就要发动,有些内幕还得慢慢让他知道点,不然只怕坏了事。



裴元对要不要告诉韩千户,也犹豫了许久。



但最终还是决定,在罗教起来之前,最好还是瞒一瞒。



韩千户虽然能与他一起合伙利用叛军南下赚银子,但是作为朝廷追踪邪教的猎狗,却未必能在这种事情上妥协。



司空碎听了裴元的话,不由叫苦道,“千户,咱们光是在京中需要管理的寺庙就要数百。若是都派驻砧基道人,以咱们千户所的实力,京城尚且不能满足,更谈何山东这些地方?”



“这次咱们来山东,只剩下澹台芳土一个像样的百户所留下,其他那些派驻的砧基道人早就不堪用了。若是千户想要增强掌控力,还不如先把京城里好好做起来。”



随后更是赤裸裸的暗示,“京城的寺庙,也更肥一些。”



裴元立刻呵斥道,“肤浅!”



京中砧基道人的规模肯定不能缩编,因为裴元在山东打好基础,肯定还是要回京的。



京中的砧基道人规模,牵扯到裴元能紧急动用的应急力量,自然是越多越好。



未来的许多重要博弈,都在北京和宣府,不去舞台的中央,怎么能左右这场大戏的走向?



只不过裴元对这些已经有了打算,并不急于补充京中的力量。



作为最关键的应急力量,裴元首先考虑的就是忠诚度的问题。



裴元已经筹划好,打算等到罗教进一步成熟,能够有一批足够忠诚的人手后,就把他们安排进入镇邪千户所,去充任京中各个寺庙的砧基道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大明烟火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宋文豪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世子稳重点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毒妃她从地狱来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