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无极擅长魔法对轰。
别人做初一,他绝不做十五。
他会闹得别人鸡飞狗跳,今年明年乃至后年都不得消停。
他的反应力度与对方的强硬态度成正比。
林无他有可能吃软,但绝不可能吃硬!
这样的心态也导致他每次看见报纸上的各类肉麻到极点的吹捧词时,脚指头都会疯狂抠地,恨不得抠出五室三卫的大别墅。
他眼不见心不烦地将报纸丢到旁边。
樽龙顺势捡起报纸,草草翻阅一眼,他马上明白林无生气的原因。
“无攸可是拿到了三冠王,他们居然这么轻描淡写地报道,这也太会大题小做。”
话落,他同样将报纸丢在旁边,嫌弃之色溢于言表。
林无攸听到这话都惜了。
那些标题肉麻得可怕,居然也能被叫做“克制”?
你的克制,我的克制,好像不一样。
为了防止樽龙继续说出某些能创飞他的话,林无他放弃追问,转而“呲溜溜”地喝完那杯冰美式,在等着海盗爷往他脸上一层层铺化妆品时,顺带闭目养神(小睡片刻)。
“我们最后核对一遍采访LIN的流程。”《时代周刊》的总编,理查德?斯坦格尔,在正式踏入酒店前,对着团队成员们嘱咐,“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决不能浪费。”
他自2006年起担任该杂志的总编辑,这次能采访到林无做也出了很大的力气。
最后,理查德看向随行的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
安妮回以坦然自若的笑容。
“我很期待为LIN拍照的那一刻。”
安妮是当今最著名和收入最高的摄影师之一,她在20世纪70年代因担任《?石》杂志的首席摄影师而声名鹊起,作品包括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的最后一张合影,这张照片已成为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同时她还为许多著名人
物拍摄了肖像,包括艺术家、音乐家和演员。
《时代周刊》原本选定的摄像师是另外一位大佬,奈何她主动请缨希望完成这项工作,理查德思来想去后,还是让她加入。
到底是一位难得的大佬。
“我还是相信你的拍?手法,总是能捕捉到人物不同寻常的一面,让高频率出场的大明星们也能有新鲜感,理查德说完这话又顿了顿,“不过以LIN本人出现在报刊上的频率,用不着筹备什么新形象,他连老形象都笼罩着一
层浓雾。”
安妮认同地笑了。
LIN在西方媒体界是一个“迷”,并非说他本人的行事风格很“迷”,而是他本人就是个“迷”。
抛开早些年屈指可数的几次上电视经历,他没有接受过海外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邀请。
是的,别看LIN日常会出现在报纸上,会出现在电影期刊的封面,但那都是引用的照片与记者们靠着臆想编纂得捕风捉影的文字。
LIN一直隐藏在他的电影后方。
外界通过电影去猜测他的想法,去揣测他的用意,去幻想他本人的性格,但他成名后从来不主动站在电视台上。
这也让早些年的两三次电视节目成为了绝唱,成为媒体界念念不忘的白月光。
在低调近四五年后,他终于愿意再一次接受媒体们的采访,整个媒体界都沸腾了。
不管能问出些什么内容,能采访到林无做才是最重要!
所以,与林无猜想的《时代周刊》心怀不轨,好坏都想捞条新闻不同,《时代周刊》是殷切地希望能采访他,也拼了老命,得罪了一群同行才拿到这名额的。
安妮抢工作的原因则更加清奇些。
她想拨开那层浓雾,用双眼亲自看见LIN。
LIN是个很奇怪的家伙。
作为DIOR全球代言人,却从不出现在DIOR每年的大秀中,也不捧场DIOR组织的各类活动,仍然有一群忠粉持之以恒地为LIN捧场。
甚至有传言,LIN在DIOR高层中也有支持者,除非他主动辞掉代言人的title,否则绝不可能有人取代。
这样稳定忠诚的合作,对于一家奢侈品品牌而言是极不可思议的。
这也为LIN的浓雾也增加一份魔幻色彩。
没有创作者愿意放弃这么一位缪斯。
十点半,团队准时在酒店顶层的会客厅见到了LIN,这位新鲜出炉的三冠王。
那一幕,安妮铭记了很多年,之后也曾屡次尝试复刻,都总缺少些惊艳的味道。
只见LIN坐在一张高背沙发上,背后是雕刻着天使像的玻璃花窗,阳光穿过窗户五彩斑斓地映照在他的鼻梁上,皮肤呈现出几分透明脆弱的质感。
听见开门声,他缓缓抬头望来,一抹笑容出现在嘴角,像是等候许久的一位老友。
如此平和中正的态度到让当时的团队众人完全想不到他的锋芒多么刺骨,以至于所有参与者都在采访正式开始后如鲠在喉。
团队布置好采访场地,安放好录像机和录音机。
理查德坐在对面的单人座椅上,循着昨晚列好的思路开口。
“恭喜您拿到金狮奖,也恭喜您成为全球第四位大满贯选手。对于这个成就,您会不会感到惶恐?”
“不会,这是我应得的。”
“呃......你今年才25岁。”
“所以呢?”林无反问,“因为我二十五岁,我拿到的奖杯就不是奖杯?”
总编:“但这未免太年轻了点。”
林无攸挑起唇角,“嗓门高并不代表有理,年龄大不代表实力强,哪怕是坐到总编的位置,也会问出愚蠢的问题,不是么?”
理查德被近乎明着打脸,非但不恼怒,反而哈哈笑起来。
“来之前便有人警告我,不要跟LIN对着干,他绝不会允许任何人的试探与挑衅。事实证明,我该听从这位朋友的建议,您确实比我想象得更犀利。我对之前的冒犯向您道歉,接下来才是正式采访。”
“你的朋友该不会是叫罗伯特吧?”林无攸慢悠悠地反问。
理查德不语,但嘴角的笑容已然作为肯定回答。
一般情况下,采访涉及到的问题会从五个方面出发。
第一方面是关于个人经历与成长。
“LIN是如何开始拍电影的?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契机或故事?”
“我会拍电影是因为理安导演。”林无攸如实回答。
理查德诧异:“理安导演?他是您的偶像么?还是您学习的榜样?”
“都不是,那年理安的《卧虎藏龙》拿到了最佳外语奖,我父亲便认为理安能去奥斯卡,我也能去奥斯卡,遂给了我笔钱让我拍电影。”
理查德不可置信,“当时你才是在校学生,理安已经是国际知名大导演,你们俩的差距很大,甚至用天地之差来形容也不为过。”
“那又如何?我确实去了奥斯卡,也拿了最佳外语片奖,还拿了最佳导演奖,这说明你口中的‘差距很大’压根没那么大,我父亲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话槽点多到理查德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不是LIN父亲的决定正确,而是他父亲踩了狗屎运,生出一位绝世天才,这个绝世天才又一路披荆斩棘将前辈们摁在地上摩擦。
与其说正确,不如天命如此。
如果理查德有幸读过龙国历史,他便能想到一个更精准的形容??寇可往,我亦可往!
开局比想象得更不利,理查德赶忙紧急调整后续的采访方向。
“那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哪位导师或前辈在专业领域对您的影响特别大?”
这句话原本没有限定词“专业领域”,为了防止林无继续散漫发挥,他急中生智地加了上去,看着对面林无做的懵懂眼神,他暗暗为自己点了个赞,终于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呃………………专业领域……………呃………………”林无攸支支吾吾,“我可以例举一些在职业发展方向上对我影响很大的前辈们,但在导演的专业领域......这个就有点困难了。”
“为什么?您是专业院校出身,哪怕是学校里的教授也能对您产生影响。”
“......我没怎么上过专业课。”
理查德更惜,他可提前做过调查。
“没、没上过专业课?您不是博士毕业么?现在还是学校的留校教授。”
林无攸目移:“………...我是专业出身,也是留校教授,但那只是名誉教授,不上课也不拿工资,专业......我的出勤率是众所周知的零蛋,完全靠各种得奖才拿到毕业证书。”
在听到这句回答时,理查德感觉又被一个泥头车撞飞,该死的LIN!又不按常理出牌!!
不过他眼珠一转,马上想到另外个可恶意发挥点的点。
“哦?您在大学期间都拿了什么奖?究竟是什么奖能让出勤率为零的学生拿到毕业证书?”
“一座戛纳金棕榈、一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还有......”无他摸了下鼻梁,“金熊是大学时候拿的么?我记得奥斯卡奥斯卡最佳导演是在金熊后头,所以这俩也是在本科期间拿得?不对,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啊?”
现在不管是本科还是研究生,理查德都不想继续问下去。
一位本科生拿到金棕榈......哪怕他在前期调查时便一清二楚,此刻仍然被这限定词“本科/研究生”骇得无话可说。
理查德现在已经对第三个问题不抱任何希望,但还是遵循惯例问出来。
“你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有哪些转折点?遇到了哪些挑战和困难?”
他都在等待林无做一口否决,说句“我没有遇到过困难,没有遇到过挑战,从一开始就是简单模式”,没想到林无他却说:“确实有那么一段时间让我非常头疼。”
理查德记吃不记打地重新振奋。
“哦,您能不能详细谈谈?”
“就是前两年啊,我一边要忙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一边要忙着电影的各种拍?工作,搞完《加勒比海盗3》,又要忙《钢铁侠》,《钢铁侠》结束后还有《入殓师》,外加《功夫熊猫》的监制,“林无攸真心诚意地叹口
气,“想想那段时间的日程表,我都会全身发寒,从来没有那么忙碌过。”
"
理查德没开口,古怪地看着他,旁边负责记录和拍摄的团队成员们也用同样古怪的眼神看着他。
“有什么问题?”林无攸问。
“《加勒比海盗3》是破十亿美元了吧?”
“对。”
“《钢铁侠》少一点,七亿美元左右吧?”
“差不多吧。”
“《功夫熊猫》如今也有七亿美元的票房,对吧?”
“应该是吧,我最近没看票房统计。”
“然后,《入殓师》拿到金狮奖,帮您成为了三冠王。”
“每次听到三冠王会觉得很奇怪。”
“开幕式也办得很完美啊。”
“感谢您的夸奖,这是我的荣幸。”
“而这一切都在两年之间连续完成?”
“有什么问题?”林无他又问出那句话。
理查德能有什么问题,他不过是又一次被某些不当人的家伙震撼了,并且能预测到本期杂志发布能引起的轩然大波。
闷声干大事都不足以形容LIN的牛逼。
一位导演想磨一部拿金狮的电影约莫要花费了两三年时间,好莱坞想拍一部票房破十亿美元的电影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但LIN可以在两年之内拍一部票房破十亿,一部票房破亿,一部奖项拿金狮的电影,还能在监制一部票房破亿的动画电影的同时,完美承担起奥运会开幕式副导演的职位。
两年搞定了五件大事,且没有一件失败。
效率可怕,成功率更可怕。
用精力旺盛来形容,简直是贬低LIN的个人能力。
天才中天才,天才中的战斗机!
理查德采访过不少成功人士,也采访过很多少年天才,成功人士有过年少失意的时刻,少年天才也会因外界的各类杂物而迷茫。
LIN属于既没有年少失意,也从不觉得迷茫的天选之子。
想要就去做。
上帝自会将一切荣光给予他!
有了前面不走寻常路(击碎道心)的三个问题打底,理查德都不想出后面的问题。
他这次回去后肯定要预约心理咨询,他真害怕LIN回答了后续的问题,他的心理咨询时间恐怕要无限期的延长。
采访LIN有工伤啊!!
奈何,本次的采访必须要进行下去,理查德只能硬着头皮询问。
“你拍摄了很多与死亡相关的电影,也拍摄跟科幻片相关的电影,你个人在选剧本时有什么偏好?会不会抱着要让一部影片留名万世的想法去选本?”
“目前选剧本的偏好是??我喜欢最重要。”林无攸认真回答,“电影是有时代性标志的娱乐产物,我无法保证拍出来的电影一定让现在的所有人满意,更加无法保证它们能让二十年后,三十年后的观众们满意。时代在进步,
时代在发展,观众的审美水平、审美趋向也在改变,没有人可以一招鲜吃遍天。所以,我只能先让我自己满意。”
理查德:“听起来您对自己的电影不是很有信心。”
“我对未来的人民有着无限的信心,以至于我无法为他们下定义。”林无他回答起关于电影的问题非常严肃,“我的每部电影都带着我在当下时代的创作痕迹,这些痕迹在此刻是受到欢迎的,它们是我从观众们汲取到的养分,
可放在二十年后呢?”
他莞尔一笑,“说不定它们便被受到责怪,我本人也会被打上差评,说我的电影爹味很重,我的电影精英叙事,我的电影过度宣扬个人主义的力量,我的电影无视人民力量。”
“您有考虑怎么改变或解决这个问题吗?”理查德好奇询问。
林无攸摆手:“这是个无解的问题,时代向前发展过程中,必然有东西要被?下,无法因为个人力量而发生改变。举个例子,二十年前,大家看希区柯克的电影觉得恐怖吓人,现在看希区柯克的电影仍然会感到吓人,但绝不
会有当年那么恐怖,因为所有导演都开始用他的手法,用他的叙事,甚至去解析,去反转他的惊悚感。如今的希区柯克是悬疑的前辈,但无人会说??哦,他的电影好新颖、好吓人。”
理查德安静聆听,时不时来两句与之相关的问题,竟也让后续的采访安然度过。
忘记LIN夸张的奖杯与荣誉,只与他聊聊电影创作的相关问题,理查德终于察觉到罗伯特口中“LIN的魅力”。
有锋芒却也很纯粹,有脾气却也很谦卑。
老实说,好莱坞中几乎没有LIN这类人的存在。
特别当一个导演/演员登上高位后,他的说话口吻中会不可避免地带上傲慢。
那种傲慢在让很多人追随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嫌恶。
LIN却没有类似的问题。
他很平和,很文雅,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人。
一句不太恰当的形容,当你是下位者,高位者如此对待你,你很难不感激涕零。
理查德也在聊天过程中忘记刁难与挑衅,只是安静享受着这场纯粹的对话,最后以一句无比温和的问题结束采访。
“拿到三冠王之后,您对未来有什么计划?有没有什么新的挑战想要尝试?”
“科幻电影吧。”林无攸笑吟吟地回答,“我是个科幻迷,很爱黑洞、虫洞、时空穿越、多维空间等元素,想要把这些跟哲学联系在一起,结合讨论下,时间的本质、命运的不可逆与人类的自由意志。”
理查德来了兴趣,这些关键词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如果可以捏造融合到一块,并经由林无攸巧妙拍摄,说不定能是一部好电影呢。
就算是一部中等水品的电影,有“三冠王的最新电影”这个噱头在,想必票房成绩也肯定很不错。
“我替广大的影迷问一句,您现在有想好下部电影的名字么?”
“《星际穿越》。”
林无攸一字一句地回答。
尽管后续还有一堆得奖后的事情要处理,但他按捺不住拍电影的冲动。
你不拍,我不拍,谁来拍?
距离正式拍摄肯定需要一段很长的筹备时间,不过可以先在电脑里新建个文件夹,全当是立项了。
文字采访结束,理查德还是依依不舍地拉着林无他,安妮直接霸气抢夺。
“该到拍照时间了。”她朝林无他问好,“LIN,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将你拍得很好。”
拍得好不好,林无不确定,但他确实有被拍得很懵逼。
他对摄影头/照相机也一定的敏感度,也有过不少拍摄经验,但安妮的拍摄方法很特别。
她不指导林无他做什么动作,只是一边将他带到布置好的全白背景的拍摄间,一边手持相机笑呵呵同他聊些电影相关的话题,并在他回答时,随机性地拍下几张照片,同时还要附有夸张的感叹。
“哦,就是这个表情,这个表情太棒了!”
“没错,这才是LIN!!”
“海盗爷的眼光很不错,你果然很适合上镜啊!”
她嘴里是不重样的感叹词,可当无提到想看一看样片时,却被毅然决然地拒绝。
“LIN,你绝对不会对本期的《时代周刊》失望!我保证会还原你百分之百的魅力,我是不会让我的缪斯失望的。”
“......我什么时候成为你的缪斯了?”
“在你接受理查德采访时。上帝一定非常爱你,才会给予你这世间一切的优渥与美好。”
林无攸:“谢谢你的夸奖,但我想上帝应该不管辖东方。”
安妮全当没听见,只笑呵呵地继续拍摄。
老太太一通咔咔乱拍,林无做一通汗流?背。
下午一点半左右,《时代周刊》的采访彻底结束,安妮还特意发出邀请,她想给林无攸拍摄私人写真。
林无他拒绝了,随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房休息。
海盗爷来催他换下午采访的衣服,说话间得知他拒绝了安妮的写真邀请后,发出尖锐的爆鸣。
“那可是安妮!!多少举行想让她拍写真都请不到,你居然拒绝了?上帝啊,亏我还在琢磨该如何让她答应给你拍照。你太暴殄珍物了!”
眼看海盗爷说个没完,林无攸火速打断:“这个话题到此结束,我三点钟还有《人民日报》的采访,赶紧让你的人给我补个妆。”
比起不痛不痒的《时代周刊》,林无他还是更看重《人民日报》。
一来,它是本国的报纸,自家人肯定更放心;二来,家里人如果知道他上人民日报不知道多开心。
那可是体量最大,地位最高的官方报纸啊。
想到此处,他还特意拿起手机,给老太太拨了个电话。
老太太接电话的时间有点慢。
“老太太,你看新闻了没?”林无攸美滋滋地报喜,“我昨天拿到了奖杯,今日有《人民日报》的编辑来采访我,约莫明日或后日便能登报,您记得招呼家里人看。”
“麒麟儿,是上《人民日报》的主刊还是副刊?”老太太迟疑询问。
林无攸:“应该是副刊吧,这毕竟是文娱圈的事情,怎么可能上主刊。”
“那便不必看了,”老太太轻描淡写地回复,“你都上了《新闻联播》,有名有姓,有获奖感言,占用了好长一段时间,没什么必要再看个副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