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
高华返回自己的房间,锁上房门,闪身进入农场空间。
三匹马都在低头吃青贮料。
毕竟奇蹄目是直肠子,不会反刍,如果不喂精饲料纯喂草,它们一天基本要花超过十个小时的时间进食,就这还不一定保证能长胖.......
相比较之下。
旁边反刍着的小奶牛就显得岁月静好了。
它现在的体型不比儿马子小,体重保守估计在一千五百斤以上,完全是个大胖丫头......
所以。
高华决定回四九城后,就去郊区的奶牛场找找关系,给小奶牛配个种,然后好牛一胎四宝,实现规模化养牛......
二十只乌珠穆沁大尾巴羊也在反刍。
高华将它们关进了羊圈。
今后他主要养这种优秀的品种,之前蓄养的羊全部淘汰。
公母全有,大小六十二只。
经过棒梗的屠宰,一共获得羊肉两千九百斤。
这些他准备全出货给轧钢厂。
工人嘛,有的吃就很好了,没必要挑三拣四......高华点燃炉灶开始炖鸡。
油鸡。
今天晚上,简简单单一顿小鸡炖蘑菇。
京西稻煮出来的米浓香四溢。
没吃饱。
又煮了两根嫩玉米。
撑了。
骑着马在空间内跑了两圈。
睡觉。
清晨。
高华赶着马车前往冬季营盘。
马车后是七百斤红薯。
大青马额外给三十瓶酒,黄鬃马也是,儿马子因为体质特殊,因此价值四十瓶酒。
一斤酒相当于七斤红薯。
七百斤,刚刚好。
到了营盘。
高华瞬间成了所有人的目光焦点。
不仅是七百斤红薯。
主要是他昨天骑着儿马子的事迹流传开来,这让所有人都感到万分惊奇。
吉日朗嘎则看着那些红薯笑的合不拢嘴。
七百斤不多。
但他们还有十匹马没有交易。
高华只买贵的不买的,因此每匹马基本都需要额外付出三十瓶酒才能换走!
两千八百斤红薯。
也不多。
毕竟牧业组一百多个蒙古包,人口近七百人,若是纯吃肉,一天十头羊也不够吃!
但若是将十头羊换成粮食。
至少吃一星期!
所以,自古以来草原上就养不起太多的人口,为了消耗人口,大汗们各种发动对外战争,打赢了粮食吃不完,打输了牛羊就够剩下的人吃......
吉日朗嘎如今就是这个畜牧组的大汗。
不能劫掠。
自然就只能老老实实贸易。
他望向卸完红薯准备离去的高华,压低声音:“高采购员,你还能弄来更多红薯吗?”
高华点点头。
吉日朗嘎说道:“牛羊肉换红薯嘛?”
: "......"
农产品统购统销的类目有限,比如小麦、稻谷、玉米、豌豆、黄豆、黑豆、绿豆、高粱这些在目录名单之列,红薯因为大批量保存不易,故此不纳入收购之列。
所以。
高华压低声音:“能换多少?”
吉日朗嘎回答道:“一个月二十头羊,按照市场价换购红薯......”
市场价。
一斤羊肉如果没有国家补贴,能卖到七八毛钱,红薯比较便宜,就算是从供销社买一斤也就两分钱,要是去农村直接收还能更便宜。
二十头羊保守算也能杀出来八百斤肉。
能换几万斤红薯!
但问题的关键是,在农业区红薯到处都是,羊肉很多时候拿着钱都买不到。
因此农业区的红薯换牧业区的羊肉,即便是等价交换,但实则是高华这边更占便宜一点!!
高华欣然点头:“换了!”
吉日朗嘎也笑容满面。
能换红薯,就能换别的东西。
比如黄糜子。
嗯,就是‘黍'。
五谷之一。
蒙古人每日必不可少的炒米,原料用的就是这种米而非稻米。
但那是粮食,是管控物资,因此需要好感度刷到一定程度,双方利益高度捆绑之后才会解锁……………
在吉日朗嘎的‘有一就有二'中,双方谈妥贸易,高华骑着马,驮着两大麻袋口蘑离去。
下午两点。
高华独自一人从车站走出,直接坐上了前往轧钢厂的公交车,到达工厂的时候是三点半。
还没下班。
他径直去了厂办。
汇报工作。
勤汇报,多请示,重要工作节点让上级知道。
这是他悟出的职场之道。
敲了敲李副厂长的办公室,听到一声'进’后推门而入。
李副厂长有些疑惑:“还没下班?”
****"......"
不是,我经常早退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了吗?高华满脸滑稽:“领导,你听我狡辩......”
李副厂长:“……”
没办法。
自己的福将自己宠。
他摆摆手,示意绞尽脑汁的高华闭嘴,然后问道:“有什么事儿?”
高华将自己在草原上的见闻,以及约定讲了一遍。
当然了。
他昧下’三匹马,二十只羊的事情忽略不计,只是说了剩下的十匹马,以及每月二十只羊的事情。
李副厂长笑着夸了一句:“羊肉换红薯,这个买卖能做!”
但也仅此而已了。
如果是去年。
那每个月弄来二十只羊的高华是英雄,但如今已经快1963年了,虽然市民阶层还是缺肉,但对于财大气粗’的工厂来说,几百斤肉已经没办法引起轰动了。
十匹马也一样。
保卫干事有马巡逻固然是好事,但没有马,两条腿就不能巡逻了?
苦不苦想想两万五!
李副厂长轻轻敲着桌面:“过几天你再去一趟牧区,带着四万斤红薯过去,把马和羊带回来......嗯,红薯是你想办法采购,还是从厂里仓库调货?”
高华想了想:“我想办法吧.......只是需要用到咱厂在货运站的仓库。”
李副厂长点点头:“可以。我给运输科打个电话,你过去一趟,挑一个暂时不用的仓库,然后去后勤上把钥匙领了。”
说完。
他开始打电话。
高华则直接去了运输科。
很快。
他拿到了仓库的钥匙。
看看表已经四点半了。
下班。
娄家别墅。
高华进门的时候,娄晓娥正躺在沙发上长吁短叹,一脸没了男人不能活的样子………………
谭晓丽满脸无语。
见到高华,她当即笑了起来:“别躺了,快看看是谁来了!”
很快啊。
娄晓娥蹭的一下就坐了起来,看见高华,瞬间恢复了之前的温良小媳妇模样,嗓音也来了起来:“你回来了......”
高华:“......”
谭晓丽满脸懵逼的走了。
互诉衷肠。
无语凝噎。
娄晓娥表演了一番久别重逢之后,慢慢恢复了过来,叭叭叭的讲述着周末发生的事情。
高华也讲了自己在草原的见闻。
他看了看空间内的大青马,笑着说道:“我买了两匹马放在了乡下寄养,等你身子好利索了,咱们一起去郊区骑马!”
娄晓娥小鸡啄米般点着头。
骑马。
好玩爱玩!
五点半。
振华下班回来了,见到高华在家既忧又喜。
喜,自然是他又得了一副名人书帖,想要炫耀。
毕竟这个家里也就高华会陪着他一起欣赏字画,虽然鉴赏时高华会说很外行的话,但正因如此,才越加激发他好为人师的一面。
至于忧愁也很简单。
这个家里的好东西最后都会姓高。
无论是字画、古董。
亦或是他的宝贝女儿………………
所以。
他恨黄毛!
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瞪了高华一眼,老头回房间换衣服去了。
高华那叫一个懵逼啊。
他什么都没做呀?
不管了。
吃饭。
饭桌上。
高华才不会老所谓的“食不言,他边吃饭,炫耀着自己如今马术越发精湛,甚至能驯服旁人无法驯服的儿子!
娄晓娥满脸崇拜。
一顿饭吃完。
振华把收拾东西去洗碗的高华叫到书房。
嗯,他还是没忍住想要炫耀。
这次是王献之的字帖。
印章密密麻麻弄得高华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其中以‘章宗’的印章最多。
古稀天子圆章、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三隆二章、太上皇帝之宝......
种类繁多。
高华简单数了一下,八十三枚!
不仅是盖章。
姓女的还在上面题了字......
王献之的字帖一共三十二个字,老艾额外题字一百四十七个,跟写日记一样......
高华懵逼脸。
他莫名想起网上冲浪时听到的一句话,如果能穿越,一定把章宗的手给剁了,印章全给他砸喽!
振华并不在意。
虽然字帖上印章杂乱无序,但这才能说明这幅字是真迹,毕竟名家字画收藏有序,很多时候判断真伪的方式就是看查验历任收藏者的印章。
缺一不可。
娄振华盯着字帖摇头晃脑,然后从抽屉里摸出据说是齐白石帮他雕刻的鸡血石印章,沾了印泥。
啪!
字帖角落多出了一块“龟鹤寿'的印章。
这是振华的闲章。
他的很多收藏品上都盖着这样戳儿。
高华:“......”
他满脸懵逼啊。
娄振华笑道:“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高华看了看章宗的八十多个印章,木着脸缓缓点头。
鉴赏片刻。
娄振华拿着纸笔开始临摹。
他一张。
高华一张。
不得不说临摹名家字贴确实是提升书法的捷径。
看了看自己的字,高华满意的点点头。
九点。
亲子时间结束。
娄振华将字帖小心翼翼收入保险柜。
高华装作漫不经意的样子:“您知道哪能换到?镑吗?我有个朋友要公派出国,需要换一点外币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