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门口。
高华说明情况,很快就被放行。
他开着车一路前往牛棚。
这里大概有十多头牛,全是黑白花奶牛。
见到同类,小母牛越发兴奋,哞哞哞哞的叫个不停。
但没牛搭理它。
一些牛甚至还慢慢退后。
无他。
害怕。
食草动物的胆量普遍不大,圈养的奶牛更是没怎么见过外人,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小奶牛的体型过于惊人,在农场空间内不缺吃喝,它从原本的皮包骨头,迅速长得膘肥体壮,如今体重直奔一千七百斤,基本上比很多公牛都要
大一圈!
停好车。
牛棚里走出一个穿着围腰、带着帽子的工人,三十多岁,身材不高,皮肤黝黑但看起来很健康。
高华自我介绍:“高华,轧钢厂的采购员。”
那名工人笑呵呵指着自己:“孙超英,你们厂食堂主任孙德旺是我本家堂哥!”
高华皱眉:“超英?”
毕竟这是前几年的口号,如果不是对方老爹未卜先知,那应该就是最近几年改的名字。
果不其然。
孙超英笑着解释道:“这是我后改的名字,我原来叫孙狗蛋......贱名好养活,但这不是来石景山钢铁厂参加工作了吗,就把名字给改了。”
高华:“......”
他觉得对方改名字是一件很正确的事情。
如果他一出生发现自己叫高狗蛋,那么但凡他学会爬之后,一定连夜叼着奶嘴就去户籍室改名去了……………
闲聊几句。
孙超英看着卡车上的小奶牛满脸惊讶:“您这牛养的真好......真胖啊!”
小奶牛:“哞~”
高华问道:“我怎么把它弄下来?”
孙超英手指远方:“那边有个土坡,刚好和卡车车厢一般高,你把车倒过去,打开车厢牛就能下来了!”
高华按照他的指示将卡车倒过去。
刚刚好。
很快。
他牵着摇头晃脑的小奶牛回到牛棚。
孙超英已经准备好了一头公奶牛。
黑白花的荷斯坦牛。
孙超英松开绳子,任由剧情展开。
高华暗中出手。
一道肉眼无法察觉的光从公奶牛头顶溢出,慢慢笼罩全身。
哞~
高华牵着自家小奶牛离去。
孙超英问道:“一次就行了?”
自然交配有概率失败,因此牛场为了确保万一,通常会在第二天补配一次。
但小奶牛不需要。
毕竟龙老太太的技能是牲畜交配成功率+100%。
高华没办法解释太多,只是笑着说道:“这牛身体好,一次绝对能配上!”
孙超英看看体型硕大的小奶牛,点点头:“确实......帮我问问人家这牛咋养的,这也太胖了!”
小奶牛:“哞~”
高华笑着点头:“一定。”
孙超英满脸殷切的注视高华离开。
他是养牛的负责人,牛越肥,他的功劳越大,无论是涨工资还是评先进都更有把握。
但高华的方法他学不成。
毕竟附属农场喂牛主要用的是秸秆和野草,没什么营养,高华喂牛用的是青贮料,就是将玉米连同秸秆一起打碎储备起来的优质饲料,而且还加入豆粕,营养更加丰富。
高华没有直接回轧钢厂,而是开车去往石油学院。
送货。
半路上,他将配种成功的小奶牛收入空间。
精饲料安排上!
农场工人安排上!
这一切都是为了好牛一胎四宝!
小奶牛低着头就是一阵吃吃吃,摇头晃脑,显得十分开心。
高华分心二用,边开车边看吃播。
很快。
石油学院到了。
此时车厢内已经装满了物资。
五万个鸡蛋。
一千斤菜油。
一千斤鸡肉。
毕竟石油学院主要靠财政拨款,没有赚钱能力,比较穷,拿不出太多的钱用于改善学生的伙食。
片刻后。
卸货完成。
陈仁明骑着他那辆擦得干干净净的自行车从远处而来。
他强迫自己不去看摆放凌乱的鸡蛋。
54: "......"
假装很热,他解开了外套上的两颗纽扣,胡乱拉了拉衣襟领口。
陈仁明:“???"
深呼吸两口,陈仁明拉着高华走到角落,先是把今天的钱给了。
鸡蛋八分一个,五万个四千块,鸡肉每斤六毛二,一千六百二十元,菜籽油依旧换汽油。
高华收好钱。
陈仁明压低声音说道:“能不能弄来更多物资?”
高华皱眉:“你们有钱吗?”
陈仁明笑道:“从前没有钱,但很快就会有了。”
高华眼前一亮:“对哦,这马上快年底了!”
毕竟公家单位为了来年的财政预算,一般都会选择年底突击花钱,基本上会将今年的结余全部花的一干二净,甚至还欠债.......
但陈仁明却摇了摇头:“不是这个原因。”
学校的突击花钱自然买教科书、教学设备,以及教职工的福利,不会花在给学生改善伙食上。
高华问道:“那钱从何而来?”
陈仁明嘴角扬起:“如果刨根问底,奖章要颁发给你的弟弟!”
高华:“???”
他满脸莫名其妙:“高夏?”
陈仁明笑道:“前段时间你们是不是去了林如英老师家里做客?”
高华点头,然后问道:“怎么了?”
陈仁明回答道:“你弟弟说,他们中专会组织学生种地,学校的菜多的吃不完......林如英老师回来后将这件事说给了校长,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想法。
高华皱眉问道:“但他们那是农业中专,种菜也是积攒工作经验,你们这是重工业学院啊......不怕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吗?”
陈仁明嘴角含笑:“所以我们不是种菜啊!”
高华:“......”
陈仁明接着说道:“我们一合计,冬天的水果贵,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派人去别的大学取取经,在我们校园里建几间温室大棚,然后种一些冬季难得一见的昂贵水果呢?”
高华问道:“你们种的是什么?”
“草莓。”陈仁明笑着手指远方:“就在那边的空地,足足十五亩地!”
高华瞠目结舌。
国内的草莓最早是1915年一个老毛子侨民引入黑省,但没有种植成功,1918年一个爱国传教士将草莓带到了冀省正定某教堂,被称为‘正定大丰屯鸡心,后来又有传教士将草莓种到了葱省沿海诸市,草莓才算正式安家落
户。
建国后,草莓在南方各省全面开花。
1958年金陵附近的农场种植草莓的平均亩产已达662.5kg!
至此草莓的产量开始用吨来计算。
但那是南方城市。
四九城这边冬天吃的草莓基本全是粤省、桂区出产,千里迢迢运过来,一般只出现在机关大院附近的供销社,售价最高时一斤能卖到五元!
寻常人家别说吃了,走过去闻一闻的勇气都没有!
冬季大棚种出来的虽然不至于这么贵,但一斤至少四元!
果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华望着远处的大棚满脸赞叹。
陈仁明对高华的神情很满意。
十五亩地的产出其实不多。
但他们没有什么成本。
土地是国家划拨,建造大棚的原材料是从兄弟院校‘借’的,种子也是,至于负责给草莓授粉、除草的人工也不花钱。
不仅不花钱。
甚至只有品学兼优,根红苗正者才能进入候选人名单!
自然而然。
卖掉草莓的钱需要用于给学生们改善伙食。
短暂沉默。
高华压低声音问道:“你们要多少货?”
陈仁明竖起五根手指:“每周多五百斤鸡肉!猪肉最好!”
高华轻轻点头:“没问题!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陈仁明毫不犹豫:“说!”
高华手指远方:“我想去咱们的草莓基地参观一下......”
顺便零元购点草莓匍匐茎,扦插到我的农场空间里面,然后实现草莓自由......高华目光炯炯盯着陈仁明。
陈仁明自然不会拒绝。
片刻后。
高华满意而归,跟着陈仁明去了后勤仓库。
搬汽油。
高华这次开车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这个。
一千斤菜油换五百五十六升汽油。
这段时间,高华一共送来了六次菜油,所以石油学院欠了他3336升汽油。
两百升一桶,一共十七桶。
陈仁明叮嘱道:“下次你来送货的时候,记得把油桶带回来啊......学校不比轧钢厂,油桶也是定量物品。”
高华点点头:“没问题。”
说完。
他开始搬货。
陈仁明一整个目瞪口呆。
毕竟两百升汽油自身的重量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如果加上油桶就更重了!
他们学校都是四个人一起装卸。
但高华一个人就把一桶油搬了起来!
而且,搬着上了车!
陈仁明快步上前走了几步,在高华的手臂上捏了几下,然后问道:“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学校的体育社?”
高华摇头:“没兴趣。”
毕竟他的时间很宝贵,要留着努力赚钱,而不是跟一群吃不饱饭的大学生同台竞技。
陈仁明肉眼可见的失望。
高华只是吭哧吭哧的搬着油桶。
轻拿轻放。
当他后背完全湿透的时候,十七桶油全部装在了车上。
喘着粗气。
高华靠在卡车边上做着静态拉伸动作。
虽说拉伸无用。
该来的酸痛和肌肉拉伤都会在明天如期而至,但该做的拉伸还是要做,只当是心理安慰了。
休息一会儿。
高华先是去教学楼和林如英打了声招呼,然后开车驶离石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