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5章 三黄李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5章 三黄李树



代王闻言,眼中露出失望的神色,不过他很快就振奋起来了。



“徒儿这就去请示父皇,师父请稍等片刻!”



说完,他也不等杨正山同意,就一路小跑的离开了侯府。



杨正山看着他的背影,有些哭笑不得。



这代王还是个急性子,真是一点时间也不愿意耽误。



“爷爷,你会收代王殿下为徒吗?”



待代王离开后,杨承业开口问道。



杨正山笑问道:“你觉得合适吗?”



杨承业想了想,“孙儿虽然是第一次见到代王殿下,不过孙儿觉得代王殿下的品性纯良,向武之心一片赤诚,不过他毕竟是皇子,若是收他为徒,可能会引来一些麻烦!”



“当然,爷爷应该不会怕这些麻烦,会不会收代王殿下为徒,全看爷爷的心情!”



“爷爷若是喜欢,那就会收,爷爷若是不喜欢,那就不会收!”



听他如此说,杨正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你说的没错,我愿意收就收,我不愿意,谁也不能勉强!”



他对杨承业的回答很满意,杨承业首先考虑是代王的品性,后有考虑了代王的身份,最后又猜到了杨正山的心思。



虽然只是几句话,但足以证明杨承业的思维很全面,且他优先考虑代王的品性,后才考虑代王的身份。



这说明他对品性的看重在身份之上。



收徒不是其他,自然首重品性,身份地位反而是次要的。



一个地位尊崇的徒弟,若是对师父没有尊敬之心,那也是孽徒。



一个出身卑微的徒弟,若是对师傅孝顺有加,那也是一个好徒儿。



当然,杨承业也有缺点,他还是太年少了,有些复杂的事情他没有考虑到。



比如杨正山也会考虑得失!



收代王为徒会不会对杨家有利,是不是利大于弊。



杨正山可以看心情行事,但是杨正山也要为杨家考虑。



“你让武铮去打听一下代王的名声!”杨正山对杨明诚吩咐道。



“好!”



杨明诚应了一声,又说道:“对了,文渊、林展和谨言都来了,他们正在后厅。”



杨正山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先去吧!”



说完,他又带着杨承业去了后厅。



“姑丈!”



“师父!”



“岳父大人!”



三人正在喝茶,见杨正山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嗯,坐吧,都是自家人没必要客气!”



杨正山坐在茶桌旁边,压压手,示意他们都坐下。



陆文渊如今依然在六部行走,不过他已经不在户部了,年前他刚刚被调任礼部的员外郎。或许因为他年轻的缘故,他在六部行走的速度并不快。



按照他现在的升迁速度,估计要在六部待上十年才能升到侍郎。



不过就算是十年,他也不过才四十而已。



四十岁的侍郎足以称得上前途无量了。



相比之下,林展的官途就显得暗淡一些,现在还在兵部任主事。



至于梁谨言,勋贵子弟,没有爵位继承,一般是不会有太大的前程的,若是不上阵杀敌,他估计能在五城兵马司养老,而五城兵马司不过是个正六品的衙门,主官只是正六品的指挥使而已。



梁谨言在这里,那杨云雪肯定也来了,她应该是去跟郁青衣说话去了。



杨正山在后厅与他们聊了一会,便将他们丢给杨承业招待了,自己则跑到主院去见杨云雪去了。



不只是杨云雪在,还有陆卢氏和林郑氏也在。



陆卢氏就是陆文渊的娘子,出身于安宁卢氏,乃是卢氏族长卢中道的小女儿,卢中道早于数年前就回乡养老去了,如今安宁卢氏全靠卢挚撑着,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卢挚虽然现在还是个知州,但卢家还有陆文渊这样一个女婿,也不能说安宁卢氏衰败了。



只是以后安宁卢氏就要依仗陆文渊了,这就是姻亲。



当然陆文渊也从卢中道身上借了不少力,毕竟卢中道也是官职正三品的鸿胪寺寺卿,在京都还是有些人脉的。



至于林郑氏,也就是郑晓的长女郑心念,她与林展的婚事还是杨正山跟郁青衣定下的。



去年林郑氏给林展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林耀祖,这名字很俗,但很符合林展的性格。



见杨正山来了,几人连忙起身行礼。



“爹!”杨云雪双眸如月牙般的笑的格外的开心。



杨家来京都,最高兴的莫过于杨云雪了。



这么多年,她都没有回杨家团聚过,如今杨家来了京都,以后她随时都可以回娘家了。



“都坐吧,你们聊!”



“这就是青青,来,让外公抱抱!”杨正山看着杨云雪怀中的小丫头,笑呵呵的说道。



“快叫外公!”杨云雪推了推小丫头。



“青青给外公请安!”小丫头脆生生的说道。



杨正山满脸慈爱的笑着,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小丫头。



这小丫头倒是不人生,被杨正山抱着还满脸好奇的看着杨正山。



杨正山摆着外孙女,又看向林郑氏怀中的徒孙。



梁青青今年已经快满两岁,而林祖耀还不满一岁,小家伙似乎有些怕生。



不过林郑氏还是让身边的嬷嬷将林祖耀抱给杨正山看。



“等这小子长大了,让老夫调教几年!”杨正山笑道。



徒孙也是孙子,更何况林展还是杨家长大的,这跟亲孙子也没有什么区别。



林郑氏闻言,立即眉开眼笑,“师父愿意调教耀儿,那是耀儿的福气!”



“我的徒孙自然由我调教,林展这小子现在一门心思的当官,都快把武艺给落下了,以后可不能让他误了我这徒孙。”杨正山笑道。



林展的武艺其实也没有落下,不过因为公务繁忙的原因,他确实不如以前那般刻苦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有得必有失,做官与修炼本来就是冲突的。



杨正山逗弄的一回儿徒孙,又看向陆卢氏身边的小丫头。陆妙彤,这是他未来的孙媳妇。



“妙彤拜见杨家爷爷!”这小丫头也非常喜人,虽然年纪很小,但行礼一板一眼的。



陆卢氏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安宁卢氏的家教自然不用多说,她教导出来的女儿也偏向于大家闺秀。



大家闺秀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并不是出身富贵就是大家闺秀,有才有德有礼节才是大家闺秀。



不过很多官宦家族培养家中女儿时都会死守着规矩,讲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也致使很多官家女儿偏柔弱,又死板。



所以杨正山不太喜欢那些官家女儿,但一个可爱的小丫头还是很招他喜欢的。



外孙女,徒孙,未来的孙媳妇,这都是自家的孩子。



杨正山也没有不喜欢的道理。



中午,杨家置办了一场家宴,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



而就在杨家举办家宴的时候,皇城太极殿内,代王正跪在延平帝面前,一脸倔强。



“父皇,为何不行?”



他不满的问道。



延平帝有些头疼,对于自己这个武痴的儿子,他也是一点办法没有。



其实他很喜欢这个儿子,武痴代表着心性纯粹,或许不适合做一国之君,但对一个父亲来说,这样的儿子更有孝心。



只是有时候这个痴儿的纯粹让他感到很无奈。



他刚刚表示了对杨正山的不满,连杨正山前来谢恩,他都避而不见。



若是这个时候他让儿子拜杨正山为师,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不行就是不行,你退下吧!”延平帝无法跟他解释。



代王低着头,心有不满,却又不敢说,但他也不离开,就一直跪在延平帝的面前。



“再不退下就是抗旨!”延平帝佯装生气的说道。



代王还真被他给吓到了,委屈的说道:“儿臣告退!”



随即他便起身退出了御书房,而等他离开,延平帝神情颇为无奈的摇摇头。



“殿下,陛下没有同意?”



代王刚从太极殿里出来,小安子就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忍不住问道。



“嗯,父皇不同意!”代王满肚子的闷气。



小安子眼珠子一转,压低声音说道:“殿下可以去求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肯定会同意的。”



代王闻言,本来暗淡的眼神顿时变得明亮起来。



“对啊,母后肯定会同意!”



然而代王还是想错了,皇后虽然疼这个小儿子,但是她并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若是代王先来找她,那她肯定会去跟延平帝说说,可是代王已经先去找了延平帝,并且延平帝还拒绝了,那她自然不能去让延平帝为难。



“母后!”代王一脸沉闷的看着皇后,那倔强的小眼神此时变得委屈巴巴的,仿佛一个受气的小媳妇一样。



虽然代王现在已经开府立衙,但说到底他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而且还是那种不谙世事的少年。



哪怕他现在长得高大壮硕,可在皇后面前还跟个小孩子一样,习惯性撒娇。



皇后揉了揉眉心,“这事你父皇不同意,母后也没有办法,你就不要胡搅蛮缠了!”



“可是儿臣想拜靖安侯为师,靖安侯府与外公家还是亲家,而且表姐的婚事还是母后牵的线,儿臣拜靖安侯为师,这不是亲上加亲吗?有何不可?”代王讲起了道理。



皇后忍不住莞尔,看着自己这个相貌堂堂的儿子,笑道:“你呀,倒是难得想这么多事!”



这些自然不是代王想到的,代王才会考虑这个弯弯道道,这些都是他身边的小安子想到的。



见小儿子还坚持,皇后只好无奈的说道:“这样吧,等过几天,母后再跟你父皇说说,你父皇刚拒绝了你,母后现在就过去游说,实在是不合适!”



代王闻言,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心,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说道:“好吧,那母后可不要忘记!”



“母后什么时候对你食言过!”皇后说道。



“那儿臣先告退了!”



“已经中午了,用了膳之后再走吧!”



“不了,儿臣还要回去修炼!”代王一溜烟的跑了。



皇后都被他给气笑了,“这孩子,真是一点也不心疼我这个做娘亲的!”



……



代王去而未返,杨正山就知道延平帝肯定是不同意他拜师。



对此,杨正山也不在意,虽然他觉得代王还不错,但他现在也没有太多收徒的想法。



随后几天,杨正山就一直待在侯府内,侯府很大,有山有水,到也不会感到无聊。



这么多年,杨正山还是第一次如此清闲。



他即不用上早朝,也不用去衙门坐班,关键是俸禄一分还不少。



这种事少钱多的工作,杨正山表示自己可以做一辈子。



闲来无事,杨正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灵泉空间中了。



灵泉空间内,杨正山蹲在一棵小树旁边,仔细的给小树浇水。



这棵小树可不是一般的小树,它是灵果三黄李。



当初承平帝赐给他一枚三黄李,他自己没吃,给了郁青衣,郁青衣借着这枚三黄李一举凝聚出先天真气,踏入半步先天的层次。



而三黄李的核就被杨正山种在了灵泉空间内,一开始杨正山也不确定这三黄李的核能不能发芽,只是抱着试试的想法。



不过事实证明,这颗核是能发芽的。



不但能发芽,而且生长的还很快,半年的时间,就已经长到三尺高了。



就是不知道这棵三黄李树什么时候结果。



杨正山给三黄李浇完水之后,又来到小池塘旁边,现在的小池塘有三丈宽,水深在五尺左右,池塘中央的灵泉涌动不断,而灵泉四周飘荡的十二颗芽儿已经长出第一片浮叶,从浮叶的形状可以确认这些芽儿就是荷。



杨正山也不清楚这些荷到底是什么,因为这并不是他种下的,而是灵泉空间自己长出来的。



不过他觉得这些荷肯定是好动,所以他一直没有动这些荷。



上前查看了一下这些荷,见这些荷没有什么问题之后,杨正山朝着空间的南边走去。



灵泉空间内本没有方向之分,但杨正山为了方便记忆,便设定了东南西北的方向。



他的小院所在的小山坡为北方,以此类推,与小山坡相对的草地就是南方,西边则是大片的果园,东边则以茶园,药田为主。



灵泉位于中央,宝药园则坐落在灵泉和小院之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星武纪元
猎魔人:女术士才是最强装备
九域凡仙
帝国王权
神诡制卡师:开局百鬼夜行
晦朔光年
大荒剑帝
炼炁从修复面板开始
万世之名
错练邪功,法天象地
猎妖高校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