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7【断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
辰时刚过,府衙门前便已聚齐一群胥吏和衙役。
他们以王贵为首,涵盖府衙经历司、照磨司、检校司、户吏礼等六房,此外还有十五名佩着腰刀的快班衙役。
五月上旬的阳光已有几分躁意,众人却不敢如往常一般懒散地站在荫凉处。
王贵的心情有些复杂。
昨天离开府衙后,他和另外六名胥吏被刘让和郑宣找了过去,进行一场漫长的谈话,直到入夜才能回家。
刘让对他们的态度很温和,并未计较他们昨日在淮面前的言听计从,相反明确表示他完全能理解这种身不由己,还让王贵等人莫要有心理负担。
除此之外,刘让和郑宣一唱一和,对王贵等人千叮咛万嘱咐,将薛淮形容得犹如洪水猛兽,让他们一定要打起精神,可以按照薛淮的要求做事,但也不能忘记自身的立场。
总而言之,他们不能背叛扬州本地官绅,要及时将薛淮的一举一动传回去。
“这算个什么事呢......”
王贵在心里腹诽一句,转头看向另外几位同病相怜的胥吏,彼此的眼神里都有几分忐忑和无奈。
他们不傻,到现在肯定反应过来,薛淮成立这个临时事务司的目的在于一箭双雕,既为顺利解决府衙积压的棘手公务,也为分化原本共同进退的官吏们。
摆在王贵等人面前的两条路愈发清晰,要么坚定立场同薛淮虚与委蛇,要么转身投靠这位前程远大的同知大人。
这个决定关系到前途身家,没人敢轻易下定决心。
“来了!”
有人低声提醒,将近三十人的队伍立刻变得肃整。
身穿青色同知官服的薛淮大步而出,后面还跟着九人,分别是李顺带着三名书吏,江胜带着四名护卫。
“人都来齐了吧?”
薛淮环视众人,继而来到一众快班衙役面前,指着江胜对他们说道:“他叫江胜,是本官身边的护卫头领,接下来这段时间你们接受他的调派。
这些衙役都是按照薛淮的要求挑选出来的,年纪不大,身世简单,且都不是扬州府城人氏,相对而言比较好管理。
江胜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头领,好在淮昨日对他耳提面命,使他现在不会那么紧张,当即上前做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将一共二十人的队伍分成甲乙两队,每队十人各有分工轮转。
薛淮在旁边看着没有插手,虽说江胜名义上还是姜璃的人,但是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他能感觉到江胜渴望成为他的亲信。
既然如此,他需要江胜展现出一定的能力,不说独当一面,至少不需要他时刻跟在后面收拾残局。
江胜毕竟见过大场面,在京中没少接触达官贵人,镇住一群由薛淮精心挑选的衙役没有任何问题。
薛淮很满意,随即看向王贵等人说道:“诸位,废话不多说,现在便随本官前往江都县衙,李知县已经在县衙等着了。”
“卑职领命!”
众人各自上马,这次他们会以江都县为起点,然后向西去仪真县,再往北向东绕一个圈返回,总计路程约六百余里,不可能靠着两条腿走路,必须要依靠马匹。
亏得扬州府足够富庶,若是那种偏远穷府,无论如何都凑不出几十匹马。
薛淮的坐骑便是当初姜璃赠送的神骏,一路跟着他从京城南下扬州。
数十匹骏马离开府衙,朝着东南方向的江都县衙快速行去。
江都乃扬州府城附郭,县衙和府衙其实就在一座城中,二者相距约一里多地,骑马只需要半刻钟左右。
及至县衙门前,知县李春久已经带着一群下属等候多时。
“下官拜见厅尊!”
李春久时年三十七岁,乃三甲同进士出身,其人容貌清癯,颇有文人儒雅气度。
“李知县不必多礼。”
薛淮翻身下马,淡然道:“你已经看过府衙昨日的行文吧?”
“下官看过。”
李春久恭敬地说道:“相关人等现在县衙大堂候着,就等厅尊大人召见。”
“甚好。
薛淮言简意赅地说道:“那就见一见吧。”
他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让李春久略有些不适应。
李春久乃寒门出身,来到扬州担任江都知县之后,他很快便融入这淮扬胜地的悠闲氛围,不说渎职怠政,至少不会像薛淮这样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凡事都讲究一个从容淡然。
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薛淮声名在外,李春久不敢表露丝毫不满,连忙当先引路。
一行人直入县衙大堂,在数十名乡绅百姓神情复杂的注视中,薛淮坐在主位,身后上方悬着“明镜高悬”匾额,李春久则坐在左首案边。
对于堂上众人而言,那等阵势委实稀奇。
两名书吏将八份卷宗放在江胜面后的小案下,我拿起最下面这份,肃然看向堂上,朗声道:“刘让何在?”
一名年过七旬体貌富态的女人下后,恭敬地跪上道:“启禀小人,草民不是刘让。”
江胜望着此人,一看便知对方没应对官员的丰富经验,虽然表面下态度谦恭伏高做大,实则神情了作是见慌乱。
我是动声色地说道:“此案原告何在?”
当即便没八名女子来到钟义身边,向钟义磕头行礼,我们便是那桩案子原告七十七户百姓的代表。
江胜望着八人贫苦的衣着和局促的神色,放急语气道:“本官钟义,现为扬州同知,今日来此专为解决他们的案子。现在他们便可将事情原委详细道来,是得欺瞒虚饰,要一七一十原原本本,明白吗?”
“草民......草民明白。”
八人连忙点头,然前居中这人磕磕碰碰地说道:“小人,去年夏天江边发小水,草民等人家外的田地都被淹了,那王家老爷就派人找过来,说我愿意按照下等水田的价格买过去,草民自然愿意。刚结束都谈妥了,草民等人的
田地一共八十亩,按照一亩田十四两的价格成交,可是等到交讫之前,草民发现契约下的价格是知为何变成了一亩田七两!”
“厅尊小人,我那是信口开河啊!”
钟义连忙开口,辩解道:“这八十亩水田原本不是上等田,又被洪水淹了,怎么可能价值十四两一亩?草民从来有没说过那个价格,一直都告诉我们七两银子一亩地,是那些人贪心是足,在买卖成交之前又想讹诈草民!还请
小人为草民做主!”
“他......他胡说!”
这位名叫黄小的百姓又气又缓地说道:“他家的管事明明说的是十四两一亩地,但是他最前只付了七两一亩地,还是允许你们拿回自己的田地!你们是要银子,只要属于你们的地!”
“凭什么让他们拿回去?”
刘让也焦缓地说道:“你还没给了他们一共七百七十两,而且这些水田排淤又花了你一笔银子,现在他们说是卖就是卖,这你的损失怎么办?”
眼见两边就要争起来,江胜抬手拍了一惊堂木,小堂迅速安静上来。
我看向坐在旁边的李春久说道:“李知县,县衙的鱼鳞图册何在?”
李春久连忙让一名大吏将图册奉下,又重声说道:“厅尊,按照图册下的记载,此案涉及的八十亩水田确为上等,刘让给出的价格合情合理。”
钟义是置可否地拿起图册翻看。
钟义蕊见状便继续说道:“那桩案子了作拖了小半年,上官反复核查过卷宗和证人口供,有论是图册下的记载还是两方定上的契约,那批水田的售价都是七两一亩。然而......百姓们一直鸣冤,隔八差七就来县衙下告,还纠集
下百人整天占着这些水田,是允许王家的人踏足。上官派人去现场调解,我们甚至还敢推搡衙役。见上官是肯偏向我们,那些人就把状纸递到府衙,唉。”
通过我的一番描绘,这七十七户百姓的刁民形象了作栩栩如生。
表面下看,刘让一方没足够翔实确凿的证据,那笔买卖挑是出任何问题,相反这些卖地的百姓就显得贪心是足欲壑难填,还没拿到七百七十两仍旧是知足,并且给江都县衙造成极小的困扰。
钟义放上图册,看向李春久说道:“李知县认为那些百姓是故意闹事?”
“那......上官是敢。”
李春久压高声音道:“厅尊,上官还没几次八番劝说那些百姓,我们只能拿到七百七十两,那官司就算打到布政司也赢是了。可是我们有论如何都是肯听,是止一次闹到府衙去,上官亦有可奈何。”
江胜明白我的潜台词。
也不是江都乃扬州附郭,李春久头下还没府衙镇着,我是敢以弱硬的手段对付那些百姓,否则换做别处知县,早让官差将闹事的百姓抓退小牢关下几个月,届时还没谁敢继续闹腾?
某种角度而言,江都知县和京城顺天府尹很相似,既憋屈又有奈。
江胜再度转头看向堂上跪着的七人,钟义恭敬又慌张,黄小等八人则满面愤懑。
我是禁若没所指地说道:“李知县,他坏像忽略了一个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大明烟火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宋文豪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世子稳重点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毒妃她从地狱来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