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1章 朱英怒怼朱允炆!朱元璋:高下立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夜饭的长案前,众人举杯畅饮,气氛热烈。
小孩子们围在另一张矮案上,由宫女们照看着。
朱允?端坐着,小口小口地吃着菜,时不时还对身边的朱允通说几句“食不言”的规矩。
朱英拿起一个没怎么动过的肉包子,看了看,又放下了。
他身边的小胖墩朱高炽正吃得不亦乐乎,见状好奇地问:“英哥哥,你怎么不吃?这包子挺好吃的。”
朱英皱了皱眉:“这包子馅儿里放了太多糖,太甜了。我想着,不如把这些没怎么动的,还有厨房剩下的那些,打包起来,明天让济安堂的人带给东城那些乞丐,他们连粗粮都吃不上。”
这话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周围。
朱允?听了,放下筷子,看着朱英,语气带着几分训诫:
“朱英,此言差矣。这是宫宴,是皇家的年夜饭,每一道菜都是精心准备的,代表着吉祥和富足。你怎能如此轻贱,要拿去给乞丐?这失了皇家的体面。《礼记》有云,‘礼者,天地之序也’,饮食有节,尊卑有分,岂能乱
来?”
他一番话说得条条是道,引经据典,颇有几分小大人的模样。
朱英瞬间抬起头,脸颊因愤怒而涨红,声音也拔高:
“小殿下!你说的是什么道理?体面?不敬?乞丐们在雪地里冻着饿着,说不定今晚就有人冻死饿死!这一桌子菜,咱们这么多人都吃不完,剩下的也是扔掉,与其浪费,不如让他们填饱肚子,活下去!这才是最大的体面,
最大的敬!”
“你读的书里,难道没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吗?陛下打天下,难道是为了让咱们在这里讲究体面,看着百姓受苦?要是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这皇家的体面又能撑多久?”
朱英的话落下,众人齐齐抬头。
周围的喧闹声都小了下去,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两个孩子身上。
秦王朱?首先开口,他素来维护礼法,对朱允?的话颇为认同:
“允?说得有道理。宫宴自有宫宴的规矩,岂能随意将御膳赠予流民?传出去像什么样子?朱英这孩子,还是太野了,不懂规矩。”
晋王朱?也点头附和:
“二哥说得是,皇家的体面不能失。再说,流民之事自有官府处置,哪用得着咱们在这宫宴上操心,还动起御膳的主意?允?年纪虽小,却有大局观。”
马天一听不乐意了,放下酒杯,看着秦王和晋王,笑道:
“二位王爷这话我可不太认同。什么叫野?什么叫不懂规矩?我倒觉得朱英说得在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与其浪费,不如让它发挥点实际作用。流民也是大明的百姓,让他们活下去,比死守着那点所谓的‘体面’重要得
多。朱英这是心怀百姓,是仁心,怎么倒成了不懂规矩了?”
马天一番话,让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支持朱允?的,觉得朱英确实有失体统;认同朱英的,又觉得朱允?的话有些迂腐。
主位上的朱元璋和马皇后一直没说话,马皇后只是温和地看着两个孩子,眼神里带着思索。
朱元璋则端着酒杯,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朱标见状,知道不能让这气氛僵持下去,他放下筷子,温和地开口:
“好了,都是孩子,各有各的道理。允?是恪守礼法,心思缜密;朱英是心怀恻隐,体恤民情。都没错。”
“朱英的心意很好,只是这宫宴的食物,按规矩确实不好直接送出宫。这样吧,过完年,我让人从内库拨些粮食和布匹,交由济安堂,你亲自去送给那些乞丐,好不好?”
朱英听了,怒气稍缓,点了点头:“谢太子殿下。”
朱允?也站起身,对着朱标行了一礼:“儿子明白了。”
气氛这才缓和下来,众人又重新举杯,像是刚才的小插曲从未发生。
朱元璋心中却另有一番计较。
他看到的不是朱英的仁,那番话不仅有理有据,直指要害,更难得的是,一个孩子竟能将百姓的死活与皇家的根基联系起来,看得如此长远,这份见识和胸襟,远超常人。
......
年夜饭后。
孩子们刚领了压岁钱,正围着马皇后听她讲从前的趣闻,朱允?规规矩矩地站在母亲吕氏身侧。
而朱英正被几个小王爷拉着说雪地里的玩闹,眉宇间带着少年人的爽朗。
吕氏端着一盏温热的杏仁酪,眼神落在朱英身上时,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方才席间朱英那番话掷地有声,连陛下都频频点头,反观自己的儿子,倒显得有些迂腐了。
她轻轻咳嗽一声,笑意盈盈地走过去:
“小郎中今日可真是让我们刮目相看,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胸襟。再过几日便是上元节,宫里按例要办猜谜会,不如今年的谜面,就由你和允?一同来拟?”
这话听着是抬举,实则藏着机锋。
朱允?饱读诗书,最擅此类文字游戏,而朱英常年跟着马天在外面跑,论起咬文嚼字,定是要吃亏。
吕氏故意加重语气:“小郎中方才说要体恤百姓,不如就以‘民生”为题?既合你心意,又显皇家关怀,多好。”
她转头看向朱元璋,欠身一拜:“陛下,你看这主意如何?也让孩子们学学怎么将书本里的道理落到实处。”
“你们看着安排便是。”朱元璋呷了口酒,不置可否。
朱允?腰杆挺得更直了,他自幼熟稔四书五经,论起制谜,自信不输任何人。
朱英却微微蹙眉,他知道吕氏是想让自己在文辞上出丑,但此刻若是推辞,反倒落了下风。
他略一思索,朗声道:“太子妃娘娘厚爱,岂敢不从命?只是若单论“民生”,未免有些单调。不如加个‘年俗吧?百姓过年的欢喜,也是民生的一部分,你说呢?”
这话既给了吕氏台阶,又拓宽了范围,显得周全妥帖。
马皇后笑着点头:“英儿这话说得在理,年俗里藏着的都是百姓的盼头呢。”
众人见有热闹可看,都围了过来。
宫女递上纸和笔,两人开始写。
很快,朱允?便有了:“雪中送炭,打一《论语》。”
众人皱眉猜测,秦王和晋王连几个,都不对。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徐妙云赞道,“允?这谜面拟的妙。”
朱允?脸上闪过小得意:“四婶不愧是女诸生。”
“允?跟你外公学的扎实。”朱元璋也赞。
众人的目光落在了朱英身上。
朱英一笑,展示他的谜面: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打一过年景象。
朱柏和朱高炽都积极抢答,但答案错了。
秦王妃眼中闪过黯然,一笑:“谜底是‘盼归’吧。
众人听了,恍然大悟。
“小郎中这么一说,我都有些想念草原了。”她眼眸垂落。
朱英这谜面,确实戳中人心,一旁的宫女和太监脸上都浮现思乡之情。
“小郎中这谜,读着不费力,想着却暖心啊。”一旁侍奉的海勒不禁感慨。
吕氏脸色微沉。
朱英目光扫过,笑的坦荡:
“小殿下的谜写得真好,像极了书里的月光,清辉满纸。我的这些俗物,不过是巷子里的灯笼,亮是亮,却比不得小殿下的雅致。”
“其实猜谜本就是图个乐子,能让大家想起家里的灶火,想起等门的亲人,便够了。”
朱元璋一下站起来,朗声笑道:
“好一个‘巷子里的灯笼!!小郎中这不是俗,是懂人心。能把百姓的日子装进心里,又能容得下旁人的风光,这才是真的识大体,有胸襟!”
朱允?握着的手紧了紧,脸上有些发烫。
吕氏望了眼朱英,再看看自家儿子,终究是垂下了眼帘。
原想让他扳回一局,反倒让这孩子的光芒更盛了。
夜深。
大家终是有些疲倦了,马天带着朱英告辞。
朱元璋派侍卫送他们出宫,两人随着侍卫的指引穿过游廊。
“陛下吩咐了,马车送二位。”侍卫长躬身掀开暖帘。
车厢里的铜盆,燃着炭火。
朱英刚踏进去,就被扶手边的铜盆烫了下指尖。
“慢点。”马天顺手将他拉到身边坐下,自己则靠着车壁。
马车缓缓出发,宫里的烛火渐次熄灭。
“今天在殿里。”马天的声音压得很低,“你跟允?呛起来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你向来不爱跟人争执,更别说在陛下和娘娘面前。
朱英沉默了片刻,才抬起头:“马叔,傍晚雪仗停了之后,我去偏殿拿暖炉,正好撞见小殿下在廊下背书。”
“他说什么了?”马天的语气陡然冷了几分。
“他没看见我。”朱英抿了抿嘴唇,“他跟身边的小太监说,一个来历不明的野种,也配跟皇家子孙一同过年?若不是看在皇奶奶面上,早该把他撵出宫去。”
马天眼中寒光闪过。
他想起白日里朱允?规规矩矩站在吕氏身边的模样,讥笑一声:“这小兔崽子,面上装得比谁都乖巧,背地里竟说这种混账话!”
“我本不想计较的。”朱英低下头,“可他宴上还训我。”
马天一把按住了肩膀:“你做得对,被人欺负不吱声,算个男人?”
“其实我那套仁慈的说法,陛下不一定喜欢,陛下可能还讨厌那虚伪的一套。”
朱英嘴角浮起狡黠的笑,“其实我故意说要送包子给乞丐时,就猜到小殿下会拿礼法压我。他总爱背那些尊卑有分'的句子,却忘了陛下当年也是乞丐出身。”
马天愣住了,随即低低笑出声:“你这小子,也会耍心机了啊。”
“我也不能让人白白欺负。他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他若踩我一脚,我便得让他知道,我朱英不是好惹的。”朱英仰起脸。
“说得好!”马天重重拍了下他的后背。
他心里忽然涌上一阵复杂的情绪。
得尽快查清朱英的身世,他若是皇长孙,那自己得为未来谋划了。
皇室之争,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
东宫外。
海勒和太子妃吕氏并肩走在廊下。
“你瞧见了吗?”吕氏声音清冷,“方才母后特意让贴身侍女给那孩子送了盏灯,说是夜里走路亮堂。哼,一个来历不明的野小子,也配?”
寒风扑在脸上,她浑然不觉,只觉得胸口堵着一团火。
除夕夜宴上朱元璋那句“识大体,有胸襟”还在耳边回响,那赞赏的眼神,比看朱允?时还要热切几分。
海勒拢了拢身上的貂裘,语气平淡:“太子妃忘了?当年先皇长孙在时,陛下和娘娘就最宠他。”
“你提他做什么?”吕氏冷喝,“那孩子早没了,现在允?才是名正言顺的皇长孙!”
海勒看着她因愤怒而涨红的脸,低笑了一声:“太子妃这是慌了?”
“我慌?”吕氏冷笑,“我是气不过!今天宴席上我不过是想让他出个丑,让陛下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料,可结果呢?反倒让他踩着允?博了个“体恤民情'的名声!”
“所以我说你太急了。”海勒上前一步,“你当陛下和皇后是瞎子?你借着猜谜会逼那孩子跟允?比试,明着是抬举,暗地里处处设绊子,那点心思,在宫里活过三年的宫女都能瞧出来。”
“陛下是什么人?从濠州的破庙里一路杀出来的,什么样的阴私算计没见过?你今天那点手段,在他眼里跟孩童过家家似的,只会觉得你度量小,反倒衬得那孩子磊落。”
吕氏的脸色一点点褪成白:“我......”
“以后不要这么愚蠢。”海勒打断她,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
吕氏死死盯着她:“你说过会帮我。”
“我是说过会帮你,但没说过要陪你一起发疯。”海勒的眼神变冷,“马天已经怀疑我了!往后别再随便找我了。从御花园到东宫这一路,多少双眼睛盯着,你想让马天顺藤摸瓜,把你我都扒得底朝天?”
说完,她转身就走,很快便消失在长廊尽头的暗影里。
吕氏独自站在廊下,寒风吹过,冻得她牙齿打颤。
地上的影子却只剩下她一个,孤零零地缩在青砖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大明烟火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宋文豪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世子稳重点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毒妃她从地狱来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