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
当年师祖他老人家在紫霄宫三次讲道,数千生灵前去听讲,皆大有所获。
可最后被师祖认下了师徒名分的,
即使算上作为记名弟子的西方教两位圣人,也不过区区六位而已。”
通天教主嘴角抽了抽,没有说话。
多宝眼神闪烁,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龟灵圣母眨了眨眼睛,看看面前一脸严肃诉说师尊过错的长青师弟,再看看云团之上嘴角抽搐的自家师尊。
她死命的抿着嘴角,才没让自己当场笑出来。
赵公明龇着牙,腮帮子都快咬酸了才勉强克制住了自己说话的欲望。
一旁的云霄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个小师弟,眼神里闪过一丝欣赏。
至于金灵圣母,虽然没有出声,但却毫不避讳的连连点了两下脑袋。
李长青说的有道理吗?
至少这四位亲传弟子和两位外门弟子,心中是认同的。
尤其是金灵和云霄这两个性子比较刚直的,
其实一直也对部分截教弟子的行为看不太过眼。
比如马元以尸骨炼法器,
还有偶有听闻的生食生灵之举。
但一来此举并未违反截教门规。
二来有些行为毕竟也只是听闻,未曾亲眼目睹。
三来,他们终究不是执掌教务的师兄。
师尊和大师兄都没有说什么,没有撞到她们眼前,她们也就没有多做什么。
两人皆是一心向道之人,对寻常的俗务并无太大兴趣。
寻常一个闭关可能就几千上万年,平常也并不会专程留意那散布在天地间数不清的截教门人言行举止。
但毫无疑问,他们对有些门人的举止性情是有所不满的。
至于赵公明,瞪着铜铃似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前方不远的长青师弟,满脸鼓励。
就差没当面竖起大手指了!
多宝道人心中暗叹。
“这小子………………
为什么没早生数万年......”
李长青环顾一圈,将各位师兄师姐的反应尽收眼底。
当看到云霄师姐和金灵圣母面上几乎毫无掩饰的赞赏时,他心中瞬时有了底。
果然......
这一点,确实是有人赞同的。
这一刻,李长青心中不由凭添了数分信心。
“教化众生,与收为弟子,
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师尊不忍见苍生求道无门,自生自灭。
予以指点,让他们有聆听大道玄音的机会,实乃功德无量。
可成为圣人门徒,不当如此简单。
即使不拘出身种族,不论福源跟脚,亦当察其品行,论其心性。
择其优者纳入门墙,
而非如同先前讲道之时,只要得闻圣音,喊一声师尊就不论优劣,尽数纳入我截教门下。”
唰!
此言一出,
在场众人纷纷调转目光,抬头看向了上首的通天教主。
"......
咳......”
通天教主轻微咳嗽几声,有些不自在的挪了挪身子。
对于这个小弟子指责他收徒过于宽松这一点,
他还真没什么可反驳的。
老实讲,从心底,他也觉得这小子说的其实没错。
怪只怪......
当年讲道之时,面对下面无数生灵钦佩慕濡的眼光,
他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晕晕乎乎的就答应了。
这一答应,就在事实上坐实了师徒名分。
此例一开,后面每次讲道就都成了这样。
就当时来看,
这个嘛,
其实也没什么不妥。
弟子多一点,也显得热闹不是?
那时候哪里会知道,无数年后会来这么个封神量劫来着?
师尊的尴尬众人都看在眼里,这才稍微挪开目光,再次投在了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师弟身上。
见到自家师尊的这番反应,
李长青心中也不由暗自叹了口气。
俗话说为尊者讳。
不是万不得已,他也不忍心当面说自家师尊的不是。
本来嘛!
你讲道就讲道,教化众生就教化众生。
教化就完事儿了,认啥师徒名分啊。
真要认,那也没事,总得挑吧挑吧!
怎么能别人一喊你就应下了呢?
就当时洪荒天地那现状,诸多生灵求道无门,谁不想拜入大神通者门下。
可惜,能达到三清这等级别的,放眼天地,那都是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
那只要不是个傻子,谁不想有这等名分。
别人喊一声师尊能说明什么?
李长青暗戳戳的猜测,
自家师尊当年做出那等举动,分明就是迷醉在了一声声师尊的口号里,
只能说,
自家这个通天教主,确实是相由心生,属于一个年青人的脾性。
好张扬,爱面子,讲排场。
不然,这个操作根本没法解释。
环视一圈众人的反应,李长青倒也没停顿过久。
毕竟,让师尊尴尬,也不是一个弟子该有的举动。
“以上,是弟子认为的第一处。
至于这第二处不当之举,实乃与第一处因果相关,一脉相承。”
众人微微一愣。
“师尊既已然广收门徒,将这些听过师尊讲道的生灵都纳入了截教门下。
使我截教成为天地第一大教。
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弟子,就该有严密的规章制度来约束门人。
我教与人教和阐教不同。
人阐教弟子稀少,每个门人轻易都可顾及到。
但截教弟子数万之众,散居天地各处,且每个弟子收徒全凭心证,无须向师门报备。
这么多年下来,这些人在外面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各自又总共都收了多少弟子。
这等事关教运之大事,教中竟一无所知。
正是如此行事,才是我截教今日教运困局之根源。”
场中众人,再次沉默。
通天教主嘴角抽了抽,却仍然是无言以对。
这一条,同样无可置疑。
尤其是多宝,作为执掌教务的大弟子,对此了解更深。
前不久,因为马元的弟子赤狸食人之事,从而闹出来的同门相残事件即是明证。
也是因为那是,通天教主颁布新的教谕。
多宝通传教谕之余遍走天地,发现门下弟子妄为之事,及私收门徒弟子之现象简直触目惊心。
“以上两点,弟子概括来论。
师尊虽有教化众生之大愿,悲天悯人之情怀。
但在这立教之事上,却犯下了宽于准入和疏于约束的两处不当。
(教义分歧要在下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