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6章 摘窝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这样对付着吧,听我老丈人说,今年村里应该就能通上电!



到时候如果真有电了,我托人买个大号冰柜,到时候存放肉食啥的,就方便了!”岳峰顺着话茬说道。



“冰柜?”



老爷子对这个词儿很陌生,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我也不好解释是个啥东西,大概就是个需要耗电就能做出冰块来的大箱子!



插上电就能降温,到时候夏天也能保证零度以下,肉就坏不了了!”岳峰解释了几句。



“行吧行吧,老头子也不懂什么冰柜不冰柜,狗子的伙食问题你倒是不用太担心,只要手里有枪,我隔三差五的出门蹓跶一圈,养活几只狗子没有问题!



那什么,紫貂的笼子,我都布置好了,最近几天我都是按照你说的方法在伺候,你去溜达一圈瞅瞅,这玩意儿金贵,换地方又比较突然,可别给你祸祸了!”



“走!去看一圈!”岳峰点点头,跟老爷子一起溜溜达达去了笼舍这边查看起来。



该说不说,这专门搭建的笼舍区域,比在家里仓房可强太多了。



面积大,通风效果好,仓房里养貂,哪怕每天都会及时打扫,但依旧能闻到排泄物的味道。



在现在的笼舍里,老爷子把笼舍收拾的干干净净,紫貂听到岳峰敲笼门的动静很快探出头来。



岳峰随手从旁边食盒里取出一截鸡脖捏在了手里,那只白化紫貂探头探脑了几秒之后,胆子很大的凑到跟前儿来,用前爪捧起了岳峰手里的肉食。



看到小家伙的表现,岳峰放下心来。



气温最低的冬天都过去了,这个季节已经不用考虑保温问题。



这些小玩意儿最怕的就是贸然的更换养殖环境造成应激跟情绪波动。



现在看它吃食儿的动作跟神态,问题不大。



现在的紫貂笼舍,比在家里的时候,尺寸又大了两个号,每只紫貂都是独门独院,有充分活动的空间,也都能见得着阳光。



只要过了更换环境这一关,后面应该就问题不大了。



就在这时,旁边的赵大爷冷不丁的说了一句:



“你瞅瞅这只白貂,我咋感觉,它肚子好像比在家里的时候,瘪了不少!!”



不说岳峰还没太注意,岳峰微微扭头瞅了几眼,微微皱起了眉头。



“肚子好像确实小了一些!不会是产崽儿了吧?”



岳峰嘀咕了一句,就挪到旁边笼子另一侧留的内室观察窗位置。



看到岳峰换了位置,前一秒还挺放松的白化紫貂突然紧张起来,捧着的鸡脖子也不吃了,扭头钻回了自己的小窝窝里。



岳峰伸手打开观察窗扫了一眼,三只粉嘟嘟肉乎乎的小宝宝,正蜷缩在窝窝里呢。



“卧槽!白貂生崽子了!!”岳峰强行压着自己心底的激动,小声的说道。



“生了?几只?”



“这窝有三只!跟个小耗子似的,一丢丢!”岳峰指着观察口的位置说道。



“看清了就别继续看了!别给母貂整应激了,不少母兽应激了会吃崽子!”赵大爷提醒道。



“奥奥!紫貂下崽儿应该时间周期应该都差不太多,白貂生了,那其他的紫貂应该也快了!咱都看一圈!”



岳峰一边打招呼,一边蹑手蹑脚的挨个在笼舍内窝观察口的位置观察了一圈。



这才把貂笼弄上山前后不到十天的功夫,已经有六只母貂前后产了崽子。



岳峰大致清点了一下新生幼貂的数量,最少的一胎两只,基本三只居多,最多的有一窝生了五只。



算上白化紫貂那一窝,总共19只崽子!!



都是那种小耗子一点点大小还没睁眼的状态,在母貂的怀里搂的蹬蹬的。



如果不是岳峰平常亲自喂食这些貂慢慢熟悉了不是太怕人,可能此刻都被吓坏了。



养殖场里三分之一的母貂产了崽子,这可是个好消息。



这意味着岳峰特种养殖的第一枪已经成功打响,后面只需要持续的维护,就能很快的扩大规模。



等达到了养殖基数,后面就可以稳稳当当的挣大钱了。



岳峰检查了一遍所有紫貂的笼舍,随后又提醒了赵大爷一些日常养护的细节,上午十点多,打了个招呼带着狗子离开了养殖场。



紫貂奶着崽子了,那后面的伙食也得适当的提升。



得尽快的把小鹰猎季启动起来。



逮回来的杂鸟哪怕不送到二食堂去挣钱,都给紫貂当了貂食,算起来也是合适的。



在下山进村的路上,岳峰骑着摩托车又去小树林溜达了一圈,再次逮到一只换了六颗新尾羽的松子儿。



一天半的功夫,已经有八只小鹰下网。



这么大的数量,比岳峰预期的速度还略快了一些。



等带着这只小松子儿回到家之后,岳峰用鹰褂子将早上下网栓在鹰杠上的另外三只小鹰全都紧好。



猎包里一塞,骑着摩托车直奔隔壁兴华村的大集。



早上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小涛他们就商量好了各自带着一只小鹰去大集上给鹰闯脸,现在岳峰把刚下网的新兵也带上,这是准备给训鹰计划提速了。



松子儿个头小,摆弄起来更容易,一个人双手扁两只也没啥难度。



等到了大集上,岳峰很快就在老槐树地下找到了蹲在象棋摊儿旁边的小鹰闯脸三人组。



这个年代,骑着军挎子边三轮代步的人可很难看到,一路上不时有人端详岳峰是何方神圣,认出来的就打个招呼,搞得岳峰光顾着寒暄了。



等找到了大部队,岳峰毫不犹豫将新逮的小鹰,又给一人分了一只。



四个人,八只鸟,鹰褂子包好,左手右手各自扁着一只,这架势再搭配上身后的摩托车,在大集上看起来极为显眼。



“这小鹰先挂车把上,你们看着点啊,我去找找东西!”



岳峰把自己左手的那只松子儿挂在了车把上,溜溜达达就朝着集市另一头走。



一边走,一边不时的观察,很快,在一处现场制作擀面杖的小摊儿跟前儿停了下来。



擀面杖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生活工具,但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玩意儿是咋做出来的。



说起来也很简单,一处人力旋转的老式简易木工车床,将选择加工的木头段固定好,随后踩踏脚蹬子让车床旋转,手艺人手里拿着一把木刀,比在木头棍儿上平稳的切削移动。



经过手艺人的几遍切削,原材表皮的疤癞跟形变被车圆,再用不同目数的砂纸打磨几遍,就是擀面杖的雏形了。



后面再经过精磨、上油,装配等工序,就变成了家家户户都用得到的擀面杖了。



之所以扯这些,倒不是水字数,也不是岳峰要买擀面杖,而是他要找车削擀面杖的师傅,做一批放小鹰用的专业器具。



“大叔!手头有别的活儿忙吗?我想麻烦您帮我做一批一头粗一头细的棒芯儿,您这边能干吗?”



岳峰走到现场加工擀面杖的师傅面前打了个招呼,客气的询问道。



“一头粗一头细的棒芯儿?多粗多细多长?用什么木头?一批是多少数量?”



听到岳峰询问,正坐在马扎上抽烟的师傅抬头询问起来。



“大概15公分左右长度,大头直径七公分,小头直径5公分,边缘倒角,外面抛光上油,第一批先做个三十根吧!



木头的话,就用您车擀面杖的香椿木就行!这玩意儿不要求强度,只要不开裂就行,越轻越好!”



岳峰将大概数据尺寸要求提了一遍,越往下说,旁边师傅的眉头皱的越紧,等岳峰报出三十根这个数量的时候,这才稍微缓和了一些。



“做倒是能做,但是你确定要这玩意儿?这可不是普通擀面杖,做好了你不要,我这批料可就废了!你做这玩意儿干嘛呀?”



“能做就行,这是放鹰用的摘窝子的棒芯儿!三十枚,多少钱,您给报个价听听!”



岳峰将左手扁着的净毛小松子往师傅面前亮了亮,对方确定岳峰不是消遣逗乐之后,总算表情正常了些。



“这玩意儿一头粗一头细,还要打磨上油,做起来稍微有点费劲,算你两毛五一根吧,三十根,七块五毛钱!”



“成,多久能弄好?您给先车一根样品出来看一眼啊,有问题我当面跟您提!”



“接着就能做!长度15公分是吧,那我可下料了!”



“嗯!”



很快,车擀面杖的师傅忙活起来,从身后的材料堆儿里挑选符合粗细的香椿木,随后锯下一段来夹到木工车床上。



经过一系列的车削操作,很快一根一头粗一头细的摘窝子棒芯儿就有了雏形儿。



岳峰大致比划了一下粗细跟长短尺寸,跟记忆中放小鹰用的摘窝子比确定没有遗漏,缩短了一公分的总长度,就这么定了型。



别看师傅嘴上说有难度,实际上做起来速度非常快,香椿木属于软木,分量轻,车削难度低,唯一一点技术上的要求就是存在一定的锥度方便后期绕线脱线。



不过这玩意儿也不需要太过精细,适当的找平确认过渡圆润就行。



在中年师傅一通全速加工下,不到俩小时的功夫,三十根儿棒芯儿就做好了。



岳峰掏钱结了账,将棒芯儿装到挎兜里,溜溜达达再次朝着集市西头走。



很快,他又找到了卖扒皮山藤的的摊位。



这山藤在山上很常见,用镰刀割下来晾干扒皮之后,就可以拿来编制常用的生活器皿,比如小筐,簸箕、笊篱之类的生活器具。



做摘窝子,还需要用到这扒皮的山藤藤芯儿,岳峰直接五块钱包圆了一大圈,掐在手里就往回走。



作为一名合格的鹰把式,可不只是会做帽子,像这种放小鹰常用的摘窝子,岳峰也会做,主要东西搞定了,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香江风云:扎职为王
没钱赛什么车?
重生:开局逮到高冷校花超市偷窃
呢喃诗章
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
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
重生从拒绝青梅开始
离柯南远一点
战地摄影师手札
我收服了宝可梦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神豪:从家族企业快破产开始!
都重生了,又当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