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不只是沈善登这边。
上海。
外滩酒店套房。
范??结束一天路演,还去跑了一个杂志通稿。
刚回来卸了妆,赤足踩在柔软的地毯上,听着助理杨天珍的低声汇报。
“初步统计出来了。”杨天珍激动到微微发颤:“首日,全国,破两千万!”
“多少?!”
范永?猛地转过身,眼眸瞬间睁大,倒吸一口凉气,似乎没听清。
“两千万!确切的粗报是两千一百万!破了今年所有记录!国产片开画历史第一!”
杨天珍重复道。
每个字听在范??耳中,都沉甸甸,响当当。
范永?红唇微张,怔在原地。
几秒后,才喃喃自语。
“两千万,这才第一天,”
她知道电影会爆,有沈善登这块金字招牌,有密集的笑点,票房绝不会差。
但她没想到,能爆到这种程度!
这几乎逼近了一些电影的总票房!
“沈导他,真是拍什么有什么!”
杨天珍感叹,眼里满是敬畏:“以前都说冯晓刚是贺岁片之王,我看沈导这势头,比冯导当年还猛!不,是猛得多!”
范?水缓缓点头,心潮澎湃。
是啊,那个人总是能创造奇迹。从《督公》横扫影史,到如今《?途》颠覆喜剧市场,他似乎无所不能。
“水?姐。”杨天珍凑近一步,声音压低,警惕道:“沈导这次成功,眼红的人只会更多。你得抓紧了。”
“特别是李永?那边,姐妹俩可不是省油的灯,资源就那么点,她们什么招数都使得出来。”
范??神情骤然一紧。
杨天珍的话戳中了她的心事。
沈善登是打破了天花板,但这个圈子顶级资源永远拥挤。
她现在是独占鳌头,凭借《督公》的余威和《?途》的曝光,风头一时无两。
可这能持续多久?
那个男人如同最炽热的太阳,吸引着无数飞蛾甘愿扑火。
李永?、章紫怡…………………
还有周讯,似乎也通过陈坤想搭上线。
甚至更多年轻鲜嫩的面孔,谁会不想分一杯羹?
杨天珍观察着她的神色,小心翼翼暗示道:“或许,一段更特殊、更稳固的关系,会是最好的保障?光靠合作,总有不牢靠的时候,”
听到这话,范??紧绷的心弦反而莫名一松。
唇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带着兴奋归属感的笑意。
特殊关系?
没有人比她和沈善登的关系更特殊。
她不是那些需要绞尽脑汁争宠的情人。
她是他的所有物,是他的………………
这份烙印,最初她还有点排斥,眼下,却觉得也不错。
相识于微末,共历过风波,她也许没法拥有他的“24小时的使用权”,但某些时候,她可以被使用。
也许,随着沈善登继续前进,这会是旁人无法企及的殊荣。
“我知道了。”
范永?淡淡应了一句,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慵懒与自信。
“把后续行程再对一遍,沈导那边,不能出任何差错。”
与此同时。
也是剧组酒店。
王宝强也没休息,接到剧组宣发人员的电话。
“宝强哥!爆了!首日两千万!记录!各种破记录!”
王宝强握着手机,憨厚的脸上先是茫然,随即眼睛一点点亮起。
最后紧紧握住了拳头,微微发抖。
成了!真的成了!
他想起《集结号》宣传时,王忠磊那若有若无的轻视,似乎他王宝强永远只能是“傻根”、“许三多”。
那种憋屈,此刻被这惊人的数字彻底冲散!
他证明了自己!
不仅能演正剧,也能扛喜剧!开拓了新类型!
是沈导给了他这个机会!
很快。
经纪人的电话也追了过来,语气激动,旁敲侧击着票房和沈导的下一步计划。
王宝强只是嘿嘿地笑,一如既往的朴实道:“都是导演拍得好,大家演得好。”
另一边。
徐征声音高了八度,对着陶虹道:“两千万!首日两千万!沈导这,这简直牛逼炸了!这势头破亿跟玩儿一样!”
陶虹也是震惊难言。
她作为嘉宾参与了上海的路演,亲眼见证了观众的热情,但听到这个数字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现在破亿,都这么容易了吗?他才第二部电影啊!”
“所以说他是沈善登啊!”
徐征感慨万分,光头上都激动得泛光。
“别人千难万难的事,到他这儿,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陶虹也忍不住叹服道:“拍历史大片能自成体系,拍喜剧又能精准戳中笑点抓住市场,这眼光和执行力,太吓人了。”
相比之下,这两年冒头的宁浩就有点相形见绌。
“何止!”徐征压低声音道:“已经有人托关系找到我这儿了,想探探口风,看能不能搭上线,就为了他那个“历史系列’的投资名额,开出的条件吓死人!”
陶虹立刻提醒:“这事你别瞎掺和,咱才好不容易才和沈导搭上关系。”
“我知道我知道。”徐征连忙保证,随即又忍不住唏嘘道:“唉,我当初差点就投了《?途》,可惜没成。”
陶虹也是可惜,但也知道很难:“吴京那是运气好,撞上了。现在这盘子做大了,你看还能有谁能轻易挤进去?”
提起吴京,徐征对吴京翻天覆地的地位变化,特别是独立执导《嘉靖》羡慕得不行。
“是啊,独立执导,唉。”
陶虹道:“沈导不是暗示过你,也可以给你机会?《?途》这反响,我觉得是最好的敲门砖。”
徐征心里一热,但依旧忐忑道:“跨界,哪有那么简单。再说吧,再说。”
翌日。
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
“《人在?途》首日狂轰两千万,沈善登再造票房神话!”
“喜剧黑马横扫影市,沈善登开辟商业新航道!”
“从历史到喜剧,又一全能导演的诞生!”
大众舆论一片沸腾。
连一小部分,曾经唱衰的媒体,悄然转变了口风。
将沈善登的这次尝试从“愤青商人的昙花一现”悄然提升为“商业大导的冒险尝试”。
虽然称呼微妙变化,但字里行间依旧带着点酸溜溜。
剧组下榻的酒店里,气氛持续高涨。
大蜜蜜眼睛亮晶晶地趴在沈善登身边,叽叽喳喳地盘算道。
“我们占了七成呢!要是真能到一亿,不,一亿五!我们能分多少啊?天哪,”
沈善登靠在沙发上,享受着大蜜蜜毫不掩饰的崇拜和喜悦,心情极佳。
他伸手揉了揉大蜜蜜的头发,缓缓下压。
大蜜蜜脸红红的,低下头。
沈善登舒服道:“随便拍拍喜剧,赚得比吭哧吭哧搞工业电影又快又轻松。早知道,就该先拍这个。”
房间里顿时响起一片心照不宣的嗤嗤笑声。
灯光洒满一室洁白。
属于《?途》的狂欢,才刚刚开始。
周五,三千万!
周六,四千万!刷新中国电影单日票房记录!
周日,三千五百万!
《人在?途》的票房像坐了火箭,一路狂飙。
首周四天,豪取一亿两千万!
媒体惊呼“?途奇迹”!
整个剧组所有人,沉浸在巨大的狂喜和难以置信的眩晕中。
中小成本喜剧,竟能爆发出如此摧枯拉朽的能量,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韩三平也是失语。
怪不得小登千防万防,太赚了!
“你下部有什么想法?”韩三平探探沈善登口风,给他打电话。
沈善登道:“下部我想搞点文艺的,拍个西部题材。”
《南京》之后,沈善登明白,以后《无人区》恐怕他也要救一救。
没办法,当下电影行业,立场歪也好,真就那么几个愿意给观众拍电影的。
既然如此,他直接拍就是了。
让宁浩不用蹉跎那么几年,他还能玩点不一样的。
《?途》成功之后,沈善登心态越发从容。
至于历史题材,真正能吸引他兴趣的,想上手的是《绣春刀》,其他不过是重复。
督公系列电影宇宙,沈善登扮演好方向把控、资源整合的角色就好了。
韩三平愣了,心都凉了,赶紧劝道:“你可别想不开啊。你拍什么西部题材啊,你好好搞你的商业片。”
韩三平就是后悔,不该让沈善登捞一把《南京》的。
见沈善登要陷入了艺术坑,他真想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