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报名的人还不多,我们学校的老师也教的过来,最近两年就不一样了,自从上面开始强调‘干部年轻化、学历化,报名的人一下就变多了。”
“有些大单位为了响应上面号召,就找学校合作,组织职工集体报名,要求所有职工必须都拿到文凭,这些人也知道,平时在家根本不学习,集中学习也是个过场,好多时候人来打个照面,就出去玩去了,课都不听。”
“我给你们讲个笑话,我有个朋友带函授班,第一周来10个,第二周来4个,第三周就剩一个了,我朋友就盼着第四周没人,结果人家又来了,俩人大眼对小眼看了半天。”
“我朋友受不了,就跟他说,“要不你别来了?人家还不信,说‘我要学习”!”
“我朋友又说,‘我给你及格总行了吧'?”
“不行,我要优秀!”
“八十分怎么样?”
“我要九十分!”
“好好好,给你九十分!这样才皆大欢喜。”
“这还是好的,我听说还有找人替考的,最后被抓了,替考的是个大学生,直接被学校开除,大好的前途没了,回去两家就打起来了。”
“不过大部分还是好的,我刚才说的只是个别现象,你娃要是想拿个文凭也好,将来国家肯定会越来越重视文凭,他拿个函授文凭回来,工作也能好安排些。”
这些情况倒是和王延光上辈子听说的差不多,眼下还好一些,“干部年轻化、学历化”只是有些风声,尚未形成确定的政策,报名读书的人并不多。
今年9月正式出台文件,明年更是颁发了《全国干部培训规划要点》,要求45岁以下干部需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否则影响晋升。
好多人一看就急了,不管有没有这个能力,都要想方设法拿个文凭,其后的事儿那才叫乱。
职工为了拿文凭想尽办法,高校为了创收放任函授站违规操作,有地方无需上课,只交费即可获得大专文凭;有人篡改档案,混淆过关;甚至还有人以“快速取证”为噱头,售卖虚假函授文凭,连礼部印章都敢伪造。
80年代中后期函授教育乱象丛生,到了90年代初,在职研究生教育又成了重灾区,因为大家都在卷,本科文凭已经不足以取得优势,便卷到了研究生上。
得亏王延光现在就开始准备,等过两年情况明晰之后,他报名函授的竞争就会激烈地多,搞不好连水电局这一关都过不了,就被别人用歪门邪道的法子卷下去了。
“曾老师,咱们学校应该好一些吧?我想报考咱们学校的工民建函授专业,您看要提前做什么准备?”王延光问道。
曾彦文点点头,“那肯定的么,咱们私下里说,我们学校主要还是以工科为主,跟那些文科类院校不一样,考试的难度还是比较高的,你起码要懂数学、物理吧?一般人看着头大,就转头报文科、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函授去
了,地方上的师范院校文凭要好拿得多!”
“反正上级提拔只看你有没有文凭,究竟是啥文凭其实不太重要,你拿个南山师专的函授专科,跟交大的函授专科,在领导眼里也没太大区别。”
南山是丰阳县所在的地区,今后会改为南山市,如今地区行署所在的城市就有一家师范类的专科院校,听说也开放了函授教育。
在南山师专拿个函授文凭,跟在西安交大拿个函授文凭的难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反正都是为了混学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更容易的。
“我主要是想学点东西,我现在就在单位负责水电站建设的现场管理,咱们学校又是全国有名的建筑类院校,工民建专业很厉害,要是能跟着老师学到一点半点,我这辈子都享用不尽。”王延光说着恭维话。
“不敢说全国有名,和清华、同济这些学校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曾彦文听了果然高兴,现在的人集体荣誉感比较强,夸单位就等于夸他本人。
“你在水电局上班,咋不报机械学院的水电专业?哦,忘了他们还没开函授专业,那你报我们学校也确实合适。”
机械学院后来改名为西安理工大学,该校的水利水电专业很强,是西北地区相关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
“据我了解到的消息,今年计划报名的人不算多,大部分都是省内各建筑单位的职工,到时候录取分数不会太高,你好好准备下,应该能过。”曾彦文态度比较敷衍,王延光只是个小县城的水电局职工,犯不着太上心,换成杨
建武就不一样了。
王延光也没气馁,这才第一次见面,能认识人,了解到一点儿内部消息就算不算亏,“谢谢曾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习;对了,我待会儿准备买些复习资料带回去,您看买哪些比较好?”
这不是啥大事儿,曾彦文便随意给他介绍了几本书,王延光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下。
酒足饭饱,曾彦文就准备回去睡午觉,王延光也要去买书,杨成才把他俩送到楼下,王延光一直陪曾彦文走到公交站台,好歹套出了他家里的地址。
去新华书店买了复习资料,王延光又坐上班车回了丰阳县,哎,单休就是不方便,要是换成双休,他就带白秀云一起来了,办完事在西安住一晚,还能到处逛逛,哪像现在这么赶。
回到宿舍把资料放下,看看时间还早,王延光就去了趟贾金银家,一进去竟然看到他在书桌前认真地看书,“你这是准备干啥?”
“哦,前几天报纸上不是说好多学校都开了函授班么?我说让我拿个文凭,将来有好处,刚好我有个堂叔就在南山师专教书,我准备报他学校,到时候能方便一些。”贾金银说完有些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道,“延光,你要
是有时间的,最好也报一个。”
“哈哈,巧了,我找你也是准备说这事儿。”王延光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