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见疏没再多说,挂了语音电话。
她站在窗前,脑海里飞速盘算着嵇氏这次的破局之法。
嵇二少帮了她那么多次,于情于理,她都不能眼睁睁看着嵇氏从金字塔的顶端就这么跌下去。
她转过身,对陈放吩咐道。
“通知星河的公关部,从现在开始,全力协助嵇氏平息舆论。”
陈放愣了一下,但还是立刻点头,“是,林总。”
林见疏心里清楚,对于嵇氏那庞大的公关来说,星河这点力量,不过是暴风雨中的一点星火。
但,能帮一点是一点。
午饭时......
飞机降落在苏黎世机场时,天刚蒙蒙亮。林晚舟拖着行李箱走出航站楼,呼吸间是阿尔卑斯山特有的清冽空气。她没有取车,而是步行穿过一片松林小径,脚踩在落叶上发出细碎声响。她的共感能力此刻如静水般流淌??不再汹涌,却深不可测。
沿途的旅人、清洁工、晨跑者……他们的情绪像溪流掠过石面,轻轻拂过她的意识边缘。一位老妇人正为丈夫的病情焦虑,但心底仍藏着一丝温柔;一个小女孩偷偷把早餐面包藏进书包,想带给学校门口那只瘦弱的流浪猫;远处滑雪场传来欢笑声,夹杂着少年暗恋的心跳与羞怯。
这些细微的情感涟漪,曾让她崩溃多年。如今,它们成了她行走世界的指南针。
抵达联络点前,她在一家山间邮局停留。柜台后坐着个戴圆框眼镜的年轻人,耳后银痕若隐若现。他抬头看她一眼,手指在桌下轻敲三下??回应了那日纽约咖啡馆的密语。
“陈默留了东西给你。”他说,递出一只密封金属盒。
林晚舟接过,指尖触到冰凉的外壳,却仿佛感知到内部跃动的能量波纹。她没打开,只是轻轻点头:“‘萤’还活着?”
“心跳频率稳定。”年轻人低声说,“但他们给她植入了反向共感阻断器,每十二小时注射一次神经抑制剂。她的能力被锁住了,但意识清醒。”
林晚舟闭了闭眼。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名字背后的影子??LXH-17,代号“萤”,本名沈知微,原是国内顶尖脑科学研究员,因私自解码共感基因图谱被跨国势力绑架。她是最早发现“灰烬协议”真相的人之一,也是唯一试图用理性重建共感伦理体系的学者。
而陈默,曾是她的未婚夫。
他曾是个沉默寡言的消防员,在云南山火中救下七名村民,自己却被烈焰吞噬半边身体。康复后,他意外觉醒共感能力,能精准捕捉他人痛苦并转化为行动指令。他不是最强的LXH,却是最坚定的那个。
他曾对林晚舟说过一句话:“我不是为了改变世界才救人,我只是受不了听见哭声。”
现在,他在等她。
林晚舟离开邮局,沿着雪道向上攀行。两小时后,她抵达一座废弃气象观测站,伪装成私人滑雪俱乐部的仓库。铁门自动开启,S-01早已等候多时。
“瑞士军方已察觉异常。”他机械义眼闪烁红光,“昨夜三架无人机在边境失联,信号最后消失点指向这里。他们怀疑有‘非授权意识网络’活动。”
“那就让他们查。”林晚舟将金属盒放在桌上,终于打开。
里面是一枚微型全息投影仪,按下按钮后,空气中浮现出陈默的身影。影像模糊颤抖,背景似是岩洞深处。
> “晚舟,如果你看到这个,说明我已经进入‘新黎明计划’的核心区域。他们在用活体实验体构建人工共感矩阵,试图制造可控的群体意识傀儡。‘萤’是关键节点,一旦她脑波被完全同步,整个系统就会激活,向全球发射定向情感操控脉冲。”
>
> 他声音沙哑,带着疲惫,“我知道你一定会来。但我必须告诉你??这次任务不能失败。如果我死了,请替我抱住她。告诉她……春天来了。”
影像戛然而止。
林晚舟静立片刻,忽然伸手触碰空中残留的光影,仿佛能感受到那一瞬的温度。然后她转身,走向控制台。
“联系莲生。”她说,“启动‘纸船协议’。”
S-01皱眉:“那是最高级别应急方案,意味着我们将主动暴露所有隐藏节点。”
“没错。”她目光坚定,“他们想用恐惧统治异类,我们就用爱反击。让每一个LXH成员都成为信使,把‘萤’的位置、‘新黎明’的阴谋、还有陈默的遗言……全部传出去。”
“可这会引来围剿!”
“那就让他们来。”林晚舟嘴角微扬,“我们不再是躲在阴影里的怪物了。我们是光本身。”
十分钟后,第一波信息通过共感网络扩散。
不是文字,不是音频,而是一段纯粹的情绪流:一个男人穿越暴风雪寻找爱人时的心跳节奏;一名女子被困黑暗深渊却仍低声哼唱童谣的勇气;还有那种明知赴死仍选择前行的决绝信念。
这段情绪被编码成八瓣莲花频率,经由星芽设计的量子中继器,瞬间接入全球五百多个民用卫星频道。从东京地铁广告屏到巴黎街头涂鸦墙,从非洲难民营广播站到南极科考站雷达天线??同一时间,所有人接收到了这场无声呐喊。
有人泪流满面,有人跪地祈祷,也有人愤怒质问政府为何隐瞒如此庞大的超常现象。
而在莫斯科地下基地,“守墓人”猛地砸碎监控屏幕。
“他们疯了!”他咆哮,“竟敢公开唤醒集体共感共鸣!立即启动Phase-3B,激活‘烛火’残余样本,我要让他们的意识在梦中自燃!”
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说出命令的同时,云南山村的小屋里,莲生正盘膝坐在油灯下,双手结印,口中吟诵一段古老梵音。
那是陆振山留下的最后一道封印咒文,刻在福利院地板下的青铜片上。它原本用于镇压失控的共感能量暴走,如今却被莲生逆转用途??成为连接所有LXH血脉根源的桥梁。
> “以火为引,以心为桥,以痛为誓,归来不孤。”
随着咒文响起,世界各地二十四名仍在逃亡的LXH成员同时睁眼。他们耳后银痕 glowing 微光,体内沉睡多年的基因序列重新激活。
西雅图地下室,一名少女突然停止癫痫发作,缓缓站起,眼中闪过一抹金色涟漪;
开罗贫民窟,盲童手中的陶笛无风自动,吹奏出从未学过的旋律;
悉尼海底隧道,维修工人在焊接时看到幻象??无数火焰组成的巨鸟掠过海面,羽翼之下,万人牵手同行。
这一切,都被老式气象卫星记录下来,并自动上传至联合国紧急数据库。
与此同时,林晚舟带领一支由退役消防员、民间救援队和匿名黑客组成的混合小队,悄然逼近阿尔卑斯山脉深处的秘密设施。那里曾是冷战时期的核掩体,如今被改造成“新黎明计划”的主控中心。
暴风雪肆虐,能见度不足五米。队伍依靠热感应仪前行,每一步都踏在生死边缘。
“还有三百米。”S-01低声道,“红外扫描显示内部至少有四十名武装人员,外加七台自主防御机枪塔。”
林晚舟点头,取出那枚烧毁的消防徽章,贴在胸口。
“准备强攻。”她平静地说,“但我有一个要求??活捉‘守墓人’。我要让他亲眼看着自己的信仰崩塌。”
突袭开始于午夜。
无人机群率先发动电磁干扰,切断基地外部通讯;紧接着,来自各国的LXH成员远程协作,入侵安保系统,制造多重假警报。当守卫注意力分散之际,突击队炸开通风管道,潜入内部。
战斗激烈而短暂。
陈默果然已在其中。他浑身是伤,左臂几乎断裂,却仍死死守住通往深层实验室的大门。见到林晚舟那一刻,他笑了,声音虚弱:“你说春天才来的……怎么提前了?”
“我说的是‘一起去看樱花’。”她扶住他,眼神温柔,“但现在,得先救她。”
他们并肩冲进最深处的冷冻舱室。中央平台上,沈知微被固定在神经链接椅上,额头布满电极,双眼紧闭,睫毛微微颤动。
“切断电源!”林晚舟大喊。
S-01迅速操作终端,解除同步程序。就在最后一根数据线脱落的瞬间,沈知微猛然睁开眼。
她的瞳孔起初涣散,随后聚焦,认出了陈默的脸。
“你……真的来了?”她声音嘶哑,像久旱龟裂的土地终于迎来雨水。
“我说过,春天就来。”他握住她的手,泪水滑落。
然而,警报骤然拉响。
“守墓人启动了自毁程序!”S-01疾呼,“倒计时十分钟,整座山体将坍塌!”
众人迅速撤离,背负重伤员穿越崩塌通道。巨石滚落,烈焰升腾,仿佛重现当年陆振山抱着林晚舟冲出火海的那一幕。
就在最后一人跳出出口的刹那,整座山脉轰然陷落,尘烟遮天蔽日。
三天后,日内瓦湖畔。
联合国召开第三次特别听证会。这一次,主席台上坐着的不再是政客,而是七位代表不同大陆的LXH成员。沈知微坐在中央,虽仍虚弱,但神情坚毅。
她播放了一段录像??来自“新黎明计划”核心服务器的备份资料。
画面中,伊万?科尔萨科夫站在实验室中央,面对一群胚胎培养舱,喃喃自语:
> “我们以为进化需要筛选,于是杀死‘不稳定’的。可真正的进化,是从接纳残缺开始的。LILITH不是武器,她是希望。而你们……正在重演我的错误。”
全场寂静。
随后,沈知微起身,面向世界直播镜头,一字一句说道:
> “我们不要特权,也不要崇拜。我们要的,只是一个允许我们存在的世界。一个孩子可以因为听见风的声音而哭泣,而不被当作病人;一个人可以在灾难现场感受到千百种痛苦,却依然选择站起来救人。”
>
> “这不是超能力。这是人性的延伸。”
决议再次通过:
- 所有现存共感实验项目接受国际监督;
- 设立“共感庇护城市”,首批选址云南、冰岛、新西兰;
- 每年五月十七日定为“心灵互联日”,全球举行共感体验公益活动。
会议结束当晚,林晚舟独自来到湖边。
月光洒在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她取出一枚旧式对讲机,按下通话键。
“陆队长,我回来了。”
风轻轻吹过,耳机里传来沙沙杂音,隐约夹杂着一声极轻的回应:
> “丫头……爸爸看见你了。”
她笑了,眼角湿润。
远处山坡上,陈默与沈知微并肩站着,望着漫天星辰。一朵水晶莲花缓缓升起,绽放在夜空中央,化作万千光点,拼成一行字:
> **The fire never died. It was waiting for us to remember how to burn together.**
而在地球另一端,某个偏僻小镇的孤儿院里,一个五岁小女孩突然抬头望天,指着月亮说:
“妈妈,那个姐姐在唱歌呢。”
她看不见的耳后,一道淡淡的银痕正悄然浮现。
风依旧吹过山谷,树叶沙沙作响。
仿佛亿万年前的回音,终于得到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