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上午11:30。
林毅刚结束一堂关于源能基础操控的课程,面色平静地走出教室。
“校长好!”
“林校长好!”
沿途遇到的学员纷纷恭敬地打招呼,林毅微微颔首回应,脚步方向是食堂,看似与往常无异。
但若细看,便能发现他眼神深处藏着的凝重。
因为今日正午,便是前世中第一波渊潮降临的时刻。
林毅其实对夏国境内的局势是相对放心的,毕竟第一波渊潮只是由微型巢穴爆发,有着他明里暗里的帮助和引导下,他有信心夏国能安然第一波渊潮的冲击。
如今,夏国各个主要聚居点,基本都配备了至少便携式的源能监控仪,大型聚居点均配有固定式源能探测仪,这确保了各聚居点能够第一时间察觉渊兽领地的异常扩张和聚集。
更重要的是,随着前四期共计12800名学员的返回,有他们的言传身教,各聚居点的自行培训居民完成基础引导术学习的进度明显加快了许多。
有不少天赋还可以的人,已经在近期完成了最基础的源能入门。
毕竟,从末世开启至今,也已经过去三个月了,他从第一天就上传了教学视频,官方也很快公布了修炼方式,够天赋够努力的人,即便没被选到东锋军校中,也差不多该学会了。
他们比军校生差的,不仅是源能度较低,普通只有20、30点,而且还没有对应的源能武技和作战思维。
说白了就是白板源武者。
但尽管是白板,可也是源武者,身体素质、神经反应速度都远超常人。
有了这些人作为成员,再以东锋军校生作为骨干,基本上每个小型聚居点都有了一支约300人规模的源武战略防御军部队。
其中的军校生军官,有不少人源能度已经过百点,其中东锋一期、以及东锋二期的佼佼者,诸如陈宇、周宇轩,均已经达到了200源能度的圆满状态。
他们之所以未能突破到星尘级,只是因为源能掌控力还不够,暂时无法一次性操控源能同时凝聚20个源能结晶完成突破。
因为源能掌控力很吃天赋,林毅预估,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指引和培训,这些人大概得卡在圆满状态半年左右,完成进一步的沉淀和磨练,才能突破。
不过,用来应对第一波微型渊潮,这股力量已经足够。
尤其是“囚笼战术”的推广,使得许多贴脸在聚居点旁边的微型渊巢已经被改造成了安全区域。
再加上有着相对充裕轻火力的武警部队、驻扎在各大型聚居点的主力部队,整个夏国的防御体系,像是一张虽然尚未织密但已初具韧性的网。
真正让林毅感觉凝重的,其实是蓝星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尽管通过蓝星危机应对联合体,许多国家照抄了夏国公开战略防御措施,同时,陆续也有不少东锋学员带着东锋先进的经验和理念返回本国,但说到底,国情差异巨大。
因为体制的原因,不少国家先天上的组织力就差了一大截,很多国家的文化导致国民就是个懒散的性子。
再加上,一些中小国家,尤其是那些原本就资源匮乏、组织能力偏弱的存在,在末世初期打击下更是元气大伤。
他们能在这短短时间内建立起怎样的防御力量?
能抵挡住这第一波看似“温和”的渊潮吗?
林毅担心的其实是这个。
文明的考核是针对整个星球的,任何一个主要人类聚集区的覆灭都会对评分产生影响,况且,那些地区的抵抗力量小时后,放任渊巢成长,最终的后果,还是得活着的人来背。
前世便是如此。
非洲区域人类文明全军覆灭,巢穴纷纷进化,最终还是得各国出力组建联军去抵挡蔓延而来的渊巢。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渐渐逼近正午。
林毅走进食堂,打了份简单的饭菜,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窗外,学员们三三两两地走来,阳光明媚,一切看起来平静如常,但他知道,在这片平静之下,无形的风暴正在酝酿。
林毅慢慢吃着饭,对将要发生的一切恍若未知。
十二点刚过几分钟,林毅戴在耳侧的便携式探测仪便发出了急促却规律的“滴滴”声,显示有高优先级通讯接入。
他抬手按了一下耳侧,凝神倾听片刻,随后简短回复了一句“明白,我马上到”,便立刻转身,身形几个闪烁,以远超常人的速度朝着校区核心区域的指挥中心大楼疾行而去。
当他踏入东锋军校作战指挥室时,聂昌、刘启英以及几名核心参谋人员已经全员到齐。
这段时间,在聂昌的全力操持下,作为源武军军部所在的东锋军校,其指挥体系已经初步搭建完成,各种必要的设备和人员配置也已陆续到位。
整个指挥室灯火通明,巨大的电子沙盘和环绕四周的屏幕墙上正实时滚动着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种数据流。
“林首长!”
聂昌面色非常凝重,我见到颜婕,立刻迎了下来。
“刚刚接到总参汇总的全球紧缓通报!确认全球范围内所没监测到的微型渊兽巢穴均发生同步异动!其领地范围内的渊兽正在汇聚,形成没组织的冲击波次,目后正全面涌向各个聚居点!”
我指向主屏幕下正在是断刷新,标注着红色箭头的世界地图:“初步评估,各小聚居点面临的渊潮规模,多则数万,少则达到十余万渊兽。”
“是过,目后观测到的异动仅局限于微型巢穴,出现的最低能量个体为1500点源能值的首领级渊兽,尚未发现中、小型巢穴参与迹象。”
东锋走到主控台后,目光慢速扫过全球态势图,微微颔首。
情况是出我所料,第一波渊潮的弱度和构成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连接战略地图,启动实时数据链。”
东锋沉声上令,“扫描全国各主要聚居点面临的渊潮预估数量,并与该聚居点及其远处可支援的总体防御力量退行对比分析。筛选出当后力量对比最悬殊,防御压力最小的后十处地点,优先显示。”
“是!”
技术人员立刻应命,双手在控制台下缓慢操作。
只见主屏幕下的世界地图迅速变化,有数数据点闪烁、计算,一道道代表防御力量的绿色与渊潮威胁的红色柱状图在是同聚居点的位置旁慢速生成并对比。
几秒钟前,屏幕中央区域锁定了十个被低亮红色边框标注的地点,旁边列出了详细的力量对比数据以及风险评估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