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5章 利益共同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话听上去赤裸得可怕。
什么叫国外电影节走后门的关系往林无做的方向开?
哥,你在说什么恐怖之语啊!!
原本安静的室内变得更加哑然无声,唯独林无悄然微笑。
“我的话没有任何歧义,正是字面上的意思,”他说,“如果你们手中有电影要现参加海外电影节,在我确认电影质量没问题后,非常乐意做内部推荐人。”
推荐人这三个字说起来轻飘飘,可放眼各行各业分量都重得吓人。
在学业上进一步深造需要推荐人,在工作领域想要高薪跳槽需要推荐人,在电影行业推荐人更是直接决定电影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打个具体例子,每年投到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电影数不胜数,作为全球导演心目中的圣地,每年选片时都可谓是百万里挑一。
一部电影哪怕有得奖之资,如果连第一关的选片都过不去,再是有拿奖之姿也会连个提名都蹭不到。
所以,要上电影节必须有内部推荐,且推荐人的分量越重,对电影的好处越大。
林无攸当时是请姜闻+程凯歌双双开路,才让《爱》为电影节所熟知,最后挤进了主竞赛单元。
这套看起来不太正规的流程是属于电影节特有的潜规则,潜到有记者敢当面问电影节主席是否确有其事,主席也敢在当年否认,卸任后正大光明的承认。
顺带一提,那位评审团主席爱走后门的电影多为龙国电影。
没错,正是我们的马克?穆勒阁下。
随着马克?穆勒等一干大佬纷纷卸任,接下来龙国电影再想闯欧洲三大便困难许多,特别是那些之前没有参赛资历的导演们,他们是甭想再随意出头。
龙国电影在海外的影响力靠着几代导演持之以恒的努力。
在张义谋和程凯歌等人举步不前的情况下,林无他愿意承担起这份暂时旁落的社会责任,等到下一位接班人应运而起后,将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
他还是坚持以前的做法??争夺任何层面上的话语权。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个原因在。
他最近的风头太盛了,尽管这是他所期盼的一种保护措施,但也会引得小人们眼红。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谁也不知道那把能捅人匕首从哪儿刺出来。
世上千里做贼,哪里有千里防贼?
与其日日担心,不如积极扩大在圈内的影响力,团结每一个可以团结的对象,让关系网密密麻麻地铺展开,让每个人在对他出手前都要多思量三分一??我今日得罪林无做,会不会废了一条向上之路?
这个许诺像是吊在其他人眼前的金苹果,充满着诱惑性,拥有无限可能。
而人只要不被逼到绝境,便绝不会想放弃任何可能。
他纵然要进行一些人情交往,可这些人情交往一定是坏事吗?
能走到电影节主席的位置,能当上电影节评委,本身的人脉关系已然很强大,对于这类人而言,欠人情反而是种拉近彼此关系的手段。
不怕你无事可求,就怕你无欲无求。
除此之外,这话早晚要传出去。
他虽不清楚习姣姣为何当众问了那么个刁钻的问题,可根据他对习的理解,两人这么多年来的往来,这恐怕又是一种提前预告,指不定是哪方人马想闹出点动静来。
老实说,这也不算什么怪事。
许你风光无限,不许旁人敲打一二吗?
这事便当他卖个乖、讨个好,若是背后之人,打消念头自一切都不好,若是背后之人不打消念头......猫猫狗狗道,眼前这一屋子的人也并非吃干饭。
毁了别人向上之路,也得挨点埋怨才行。
“我是认真说出这话的,”林无攸微笑重复,“你们也知道电影工厂一贯培养新人导演的习惯,如今看来光是培养恐怕不太够,我们还要提供更大的舞台,我今日当众说出这话,也希望集结大家的力量,多多引荐圈内的好导
演/演员,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让龙国电影变得更好。”
这话官腔比较重,可现场众人谁也没将其当做官方套路话。
官腔要在公开场合说才算有用,私人聚会上说官腔反而意味着对方真心实意要办这事。
郭凡等人倒是不诧异,林无攸惯来是“达则兼济天下”的主儿,从他起势那天便没忘记提拔其他人,如今不过是将提拔的等级又往上拔高了些,同时获得帮助的门槛也高了许多。
对于有本事的人,这是个当之无愧的好事。
不求在电影节上成为一匹黑马,可只要能被提名,后续的投资便好搞得多,未来的电影之路也顺畅得多。
对于没本事的人......他们连第一关都过不了,又和谈其他?
对于推荐的一方而言,这也是有利无弊。
作为制作商,电影能上电影节可以提高卖价,借着外汇大赚一笔;作为演员,获得更高平台曝光度的电影,也可以让他们的职业道路更加顺遂。
要是这事唯一的损害方应该是林无攸本人。
推荐电影说起来简单,本质上更类似“卖面子”,电影节的承包方看他的面子愿意顺水推舟送个人情,林无攸却不能白受这份人情。
其他人也不可能替他偿还这份人情,人家要的是三冠王的感谢,是三冠王欠下的人情。
以刘佳玲之见,林无做做这事得不到什么好,被帮助者纵然会感谢他,可那些无法出头的导演怎么感谢也都是那个鸟样子,只不过徒然浪费个机会。
高位之人难道还要期盼低位之人的感恩戴德吗?
简直是笑话!
可依韩三坪之见,这事太妙了!
中影缺电影,缺海外知名度,一位声名斐然的大导演纵然会获得无数关注,可影响力是需要一点点累积的。
当下龙国电影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况??人们只知林无攸,不知龙国电影。
“LIN”在海外的声誉是跟龙国割裂开的,这其中有海外媒体在宣传时的刻意忽略,也有国人导演无其他鼎力作品的缘故。
独木不成林。
龙国电影不可能靠林无攸一个人撑起来。
需要更多后备力量、更多优秀电影、更多更广袤的机会。
中影很乐意去促成这一切,从现实角度来说,龙国电影越好,中影的地位越稳。
问题是,中影能提供的平台远远不够。
集团在海外的影响力相当较弱,韩三坪或中影任何一位高层也绝不可能,将电话打给某个电影节主席。
除了本土举办的电影节之外,海外任何大小电影节都是毫无可能的。
圈子是需要门槛才能进入。
中影拿不到邀请函。
内没有人可以拿到。
林无攸可以。
他是唯一给任何电影节主办方致电,对方都会二话不说、扫榻相迎。
当然,更多情况下,这位主办方为了请到林无他会如依田巽般主动飞来邀请。
林无攸如今被誉为“活着的传奇”,而他的地位只会随着时间而水涨船高。
这这番承诺可不光是承诺,而是给龙国电影未来几十年都找了个好展示平台。
别说韩三坪开心了,其他咂摸出真意的人也开心。
作秀不秀无所谓,能拿到切切实实的利好才是真!
其中尤以冯晓刚为主,对于一直向往专业领域认证的家伙,这简直是从天而降的一道甘霖。
“我便知道林导是最在乎龙国电影的人,我当初的《夜宴》也是多亏了林导,贾科长的《三峡好人》也是多亏了您,再往上?饬就连墨镜王也受过些许恩情。你们说说除了林导,上哪儿这么个实心眼的好人?”
“你少奉承我。”林无攸不吃这套,“把电影拍好才是正格,可别再搞个《夜宴》让我烦心了。’
“决不!”冯晓刚对天发誓,“等我这部《非诚勿扰》拍完,下部电影就搞掉严肃,保准您能喜欢。”
林无攸姑且相信。
也是两人说话的功夫,其他人便纷纷涌上来,他说“林导大德,自己有能耐也不忘关照其他人”,他道”后面的电影人可算有了福气,正巧自己手里有部电影希望掌掌眼”,又有人讲“林导才是真正能深交的朋友,下部电影可务
必照顾”。
反正纷纷扰扰说什么都有,比起之前的一味奉承,这次更多了几分荣辱与共的味道。
毕竟以前大家奉承求一个机会,现在他们奉承可以拿好多个机会。
当不了林无电影的男主演,还能自己攒局拍电影,再请他帮忙将电影推到国际平台。
机会和出路一下子多了许多!
这方宴会正其乐融融,那方首映视频已然流出。
对林无攸轻描淡写地回应,那些脑袋里堆满“绥靖”、“小资阶级”的影评人颇为不满,叫嚣着“林无攸不战而退”的挑衅言论,并为此继续喋喋不休地编纂反对文稿。
与之相反,创作者们倒是很满意,其中包括作家、诗人、画家、剧作家等一系列跟创作有关的人士,他们纷纷站出来应援。
【国人有着一种独特的双标,他们不去批判外国电影中诸多离谱三观与举动,反而对自家导演指手画脚,嫌弃拍的电影不够深刻、嫌弃拍的电影不够现实,嫌弃拍的电影不够苦情,归根到底林无攸只做错了一件事:他是个龙
国人,他是个龙国导演。
所以,哪怕《入殓师》被誉为威尼斯电影节近十年来最惊艳的作品,哪怕《入殓师》刷新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场刊记录,哪怕《入殓师》获得了威尼斯金狮,它的导演也成为三冠王,仍然有无数国人影评家喋喋不休的指责。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道理算是被他们玩明白了。
可若他们真正看过《入殓师》,真正品味过《入殓师》,他们必然会意识到,哪怕这是个“入殓师”的故事,却也在细微之处反应着时代变化,困顿于性别议题但最终得到承认的死者,正在翻修准备迎接游客的电影院,街上铺
设的奥运会宣传语,深林中不断被翻修的长城,街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无一不展现着大背景的勃勃生机。
衰老与新生轮回交替,一如死亡与生命去而复还。
请某些影评家不要学了几句新词便随便乱用,你们可以吹捧满腹泪水的时代片,也要允许别人喜欢温情脉脉的治愈片。
无法懂得尊重包容的家伙,注定无法领会林无攸式电影的妙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香江风云:扎职为王
没钱赛什么车?
重生:开局逮到高冷校花超市偷窃
呢喃诗章
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
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
重生从拒绝青梅开始
离柯南远一点
战地摄影师手札
我收服了宝可梦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神豪:从家族企业快破产开始!
都重生了,又当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