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5章:掌掴恶导,糊咖杀疯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吕铭几乎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将陆钏的老底都给揭开了。
“你你你......”
陆钏看着周围那些人眼中打趣的眼神,眼中满是愤怒之色,指着吕铭大声的说道:“你完蛋了,从今天起,你就别想拍电影了...
深夜的医院走廊终于安静下来,只有护士站偶尔传来低语和翻动病历的声音。热芭靠在病房外的长椅上,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巾,眼睛微红,却不敢闭上。她怕一合眼,就会梦见十年前那个暴雨夜??吕铭的父亲站在门口,冷着脸说:“你们分手吧,不然他这辈子都别想进这个家门。”
那时她才二十出头,刚拿下人生第一个视后,风头正劲,却被全网骂“心机女”“攀高枝”。而吕铭,顶着“导演世家独子”的光环,本该顺理成章接手家族影业,却为了她放弃海外项目,留在国内拍一部没人看好的爱情片。
他们熬过了网暴、封杀、资本施压,甚至一度被业内称为“娱乐圈最不被祝福的一对”。可如今,老爷子躺在病床上睁开了眼,还冲她竖起了大拇指。这枚迟到了十年的认可,像一块烧红的铁,烫进了她心里。
她低头看着手机相册里那张热搜截图:#吕父点赞热芭# 阅读量破十八亿,转发超千万。有人写道:“我爸妈离婚是因为我妈婚内出轨,我爸从此恨所有女明星。但看到这一幕,他默默把照片设成了屏保。”还有人说:“我奶奶临终前握着我的手说,年轻时没敢跟喜欢的人私奔,是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你们替我们活出了勇气。”
泪水又一次涌上来。
门轻轻推开,吕铭走了出来,脸上带着疲惫却明亮的笑容。“睡一会儿?”他轻声问。
她摇摇头,“我想等他再醒一次。”
吕铭坐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他的掌心温热,指节分明,曾经在无数个夜晚为她挡下键盘如刀的攻击,在镜头前一字一句替她澄清是非。现在这只手,也在父亲苏醒的路上,一点一点撬开了那扇紧闭多年的门。
“你知道吗?”他忽然开口,“小时候我爸打我,从来不骂,就是沉默地抽皮带。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非得按他的路走,他说:‘我不是要你听话,我是怕你摔得太狠。’”
热芭侧头看他。
“我当时不懂,现在懂了。”他苦笑,“他是真怕。怕我选错人,怕我毁前程,怕整个家族因为我崩塌。可他忘了,真正的崩塌,是从不让人选择开始的。”
窗外月光斜照进来,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满病房。老爷子醒了,神志比昨日清晰许多。医生说可以尝试简单交流。吕铭坐在床边,小心翼翼地问:“爸,还记得昨天的事吗?”
老人缓缓眨了两下眼??那是他们约定的“同意”。
“您看见热芭了吗?”吕铭继续问。
又两下。
“您……愿意让她常来吗?”
这一次,老人不仅眨眼,嘴角竟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像是努力挤出一个笑。
热芭站在门口,捂住嘴,眼泪夺眶而出。
中午时分,她回家换了身衣服,带了些清淡的粥和水果回来。推开门时,正撞见老爷子用颤抖的手指,在纸上歪歪扭扭写下两个字:**谢谢。**
她愣住。
“他说……谢谢你这些年,一直陪在我儿子身边。”护士解释道。
热芭蹲下身,将额头轻轻抵在他的膝盖上,声音哽咽:“应该是我谢谢您……谢谢您终于愿意睁开眼睛,看看我们的世界。”
那一刻,仿佛十年积压的情绪都在崩塌。那些被偷拍的照片、恶意剪辑的采访、父母施压下的分手谣言、粉丝互撕引发的社会审判……全都化作一声叹息,消散在春日暖阳中。
一周后,老爷子转入康复中心。虽然语言功能尚未恢复,但认知能力稳步回升。某天下午,吕铭带着热芭去看他,发现他正在看《并肩》的DVD。电视音量调得很低,画面正好是结尾那场雨戏??热芭饰演的角色站在桥头,对着镜头说:“我没有做错什么,我只是选择了爱。”
老爷子盯着屏幕,眼神专注。
吕铭轻声问:“爸,您喜欢这部电影吗?”
老人没有回头,只是缓缓抬起右手,食指轻轻点了点胸口。
那里,是心脏的位置。
---
与此同时,《十七岁》的拍摄进入关键阶段。
剧组驻扎在云南山区的一所真实高中取景,学生们自愿担任群演。每天清晨五点半,热芭就起床化妆,穿上校服,扎起马尾,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她不再是顶流女星,而是扮演一位名叫林小满的高三女生,暗恋班长三年,最终鼓起勇气递出情书。
导演是个新人,紧张得说话结巴。热芭却主动帮他调整机位,提醒灯光角度,甚至亲自示范如何让一场走廊偶遇显得自然而不做作。
“你要相信,少年的心动从来不需要表演。”她在休息间隙对导演说,“它本身就足够动人。”
有天拍完一场哭戏,一个小女孩跑过来递给她一颗糖:“姐姐,这是我攒了一周的零花钱买的,你说过‘甜的东西能治伤心’。”
热芭当场红了眼眶。
当晚,她在微博发了一条动态:
> “今天有个孩子问我:‘如果我们都考不上大学,还能在一起吗?’
> 我说:当然能。
> 爱情不是结果的奖品,是过程的同行者。
> 你们不必非得成功才能相爱,
> 正因为可能失败,才更需要彼此支撑。”
这条微博一夜之间转发百万,评论区涌入数万条真实故事:
“我和初恋异地六年,今年结婚了。”
“我妈当年逼我分手,现在抱孙子了才说‘当初是我错了’。”
“十六岁那年我喜欢同桌男生,被班主任叫家长,说我‘心理有问题’。十年过去了,我还是会梦到他。”
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私信联系团队,希望将《十七岁》作为“青少年情感教育试点影片”,在全国部分中学组织观影讨论会。
而此时,网络上也悄然掀起新一轮风暴。
某个匿名论坛突然流出一段十年前的录音??那是热芭与吕铭第一次公开恋情后的内部会议记录。当时公司高层集体反对,认为“女强男弱组合必败”,要求两人对外宣称“仅为合作关系”。
录音中,热芭的声音冷静而坚定:“我可以不要资源,可以退圈,但不会撒谎说自己不爱他。”
紧接着是吕铭的声音:“如果连真实都要隐藏,那我拍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这段音频迅速发酵,#内娱十年最大谎言#登上热搜第一。多家媒体跟进报道,揭露当年资本如何操控艺人感情公关,制造虚假人设以迎合市场。
有记者找到当年参与决策的一位前高管,对方坦言:“我们以为压制感情就能保住流量,结果观众早就不买账了。真正让大家记住的,反而是那些敢于对抗规则的人。”
舆论彻底反转。
曾经攻击过他们的娱乐号纷纷删文道歉,昔日嘲讽“女顶流倒贴导演”的博主发文忏悔:“我曾觉得她是靠男人上位,现在才明白,她是用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代价,换来了今天我们谈论爱情的自由。”
就在风波愈演愈烈之际,热芭和吕铭共同发布一则视频声明。
镜头里,他们坐在老宅的藤椅上,身后绣球花开得正盛。
“十年前,我们决定不再伪装。”热芭望着镜头,语气平静,“不是因为我们不怕输,而是因为我们知道,有些东西一旦妥协,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吕铭接过话:“有人说我们赢了。但我们从没把它当作一场战争。我们只是坚持了一件事:做真实的自己。”
最后,热芭微笑道:“如果你正在经历误解、压力、孤立,请记住??
你不需要等到被所有人接受才去爱。
就像春天不会因为冬天漫长,就放弃到来。”
视频发布二十四小时内,播放量突破三亿,弹幕刷满“破防了”“这才是偶像的意义”。
而在这场风暴中心,最令人意外的消息来自国际影坛??《并肩》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组委会评价:“这是一部关于个体如何在公众凝视下守护私人情感的作品,其真诚与力量超越文化边界。”
消息传来那天,热芭正在片场指导一群学生演员排练告白戏。听到电话里的通知,她怔了几秒,随即笑着抱住身旁的吕铭。
“我们要去法国了。”她说。
“带着《并肩》,也带着我们的名字。”他回应。
启程前夜,他们回到最初相遇的片场??那是一座废弃的老电影院,十年前他们在这里合作第一部戏,也是在这里,吕铭悄悄在剧本夹页写下“我喜欢你”,塞进她的化妆箱。
如今墙壁斑驳,座椅腐朽,银幕上落满灰尘。
但他们还是坐了下来,像当年一样,并肩而坐。
热芭靠着他的肩膀,轻声问:“后悔吗?为了我失去那么多?”
吕铭转头吻了吻她的发丝:“我失去的是虚名和算计,得到的是整个世界。你说值不值?”
她笑了,眼角泛光。
忽然,远处传来??声。一只流浪猫跳上舞台,好奇地看着这对男女。热芭起身,从包里拿出随身带的小鱼干喂它。猫咪怯生生靠近,嗅了嗅,终于吃了起来。
“它长得好像我们那只。”她喃喃。
“阿灰?它是该有子孙了。”吕铭微笑。
那只猫吃完后没走,反而蹭了蹭热芭的裤脚,然后跃上银幕,蜷缩成一团,仿佛占据了整个光影世界。
“你看,”热芭轻声道,“就算没人放映,这里依然有人愿意停留。”
吕铭握住她的手:“所以啊,只要还有人在乎真实,我们就永远不会落幕。”
十天后,戛纳红毯。
没有奢华礼服,没有夸张造型。热芭穿一袭简约的白色长裙,吕铭一身黑色西装,两人牵手走上台阶。闪光灯如潮水般涌来,记者大声提问:“你们的爱情是不是这部电影的灵魂?”
热芭停下脚步,微笑回答:“不是灵魂,是我们活着的方式。”
台下掌声雷动。
首映当晚,近千名观众齐聚卢米埃尔厅。当片尾字幕升起,全场起立鼓掌长达八分钟。一位法国影评人激动地说:“我以为这是关于爱情的电影,看完才发现,它是写给所有被误解者的诗。”
散场后,一对年轻情侣拦住他们合影。女孩用中文磕磕巴巴地说:“我们是留学生……我们在国外被人笑话‘中国人不懂浪漫’,但看了你们的电影,我们敢牵着手走在街上了。”
热芭眼眶发热,紧紧拥抱了她。
回国航班上,吕铭翻看新项目的资料。纪录片《沉默的大多数》已完成前期调研,第一位主人公是一位农村单亲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白天种地,晚上直播卖货还债。她曾在直播间笑着说:“我没想当英雄,我只是不想让孩子觉得,妈妈是个逃兵。”
热芭靠在他肩上,轻声说:“这个片子,一定要让她出现在海报上。”
“嗯,”他点头,“标题就叫《她不是例外,是千万》。”
飞机降落北京,迎接他们的是漫天霞光。
机场外,数百名粉丝举着灯牌等候,上面写着:
“你们让我们相信,爱是可以胜利的。”
“谢谢你们没放手。”
“请永远并肩走下去。”
他们相视一笑,携手走出航站楼。
手机再次震动。
是小林发来的消息:
**“姐,《十七岁》点映票房破两千万,教育部正式批复将在百所学校开展‘情感教育实验课程’。还有……你和吕导入选《时代周刊》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候选名单。”**
热芭没有立刻回复。
她望向天空,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倾泻而下,照亮整座城市。
良久,她只回了一句:
**“告诉孩子们,别怕长大,也别怕心动。
我们都在练习,成为更好的大人。”**
夜幕降临,老宅庭院。
绣球花随风轻摆,虫鸣四起,宛如旧日重现。
吕铭煮了一壶姜茶,递给热芭。她接过杯子,暖意从指尖蔓延至心底。
“下一个故事,想讲什么?”她问。
他凝视她的眼睛,认真道:“讲一对夫妻,走过二十年风雨,依旧能在清晨醒来时,笑着说‘早安,爱人’。”
她笑了,靠进他怀里。
月光静静流淌,如同时间本身。
而在遥远的星空之下,无数颗心因他们的存在而不再孤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香江风云:扎职为王
没钱赛什么车?
重生:开局逮到高冷校花超市偷窃
呢喃诗章
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
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
重生从拒绝青梅开始
离柯南远一点
战地摄影师手札
我收服了宝可梦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神豪:从家族企业快破产开始!
都重生了,又当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