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7章 马天骂朱元璋:老阴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暮色苍茫,寒风如刀。
吕本的马车停在韩国公府大门前,他扶着车辕下了马车。
望着门上褪色的匾额,那“韩国公府”四个金字在暮色里显得有些黯淡。
吕本双眼眯着,没有抬脚,冷冽的寒风让他打了个颤。
车夫搓着手低声问:“大人,这天儿忒冷,要不我先去通报?”
吕本没应声,呆立不动。
记忆像被这寒风掀开的陈年老账,呼啦啦地翻涌起来。
自胡惟庸伏诛至今已过两年,当年那场血流漂杵的大案,像一把悬在朝堂之上的利剑,至今仍让满朝文武心有余悸。
而李善长,这位曾被陛下称为“吾之萧何”的老相国,却在风暴最烈时全身而退,如今深居这国公府中,竟似与外界隔绝了一般。
“大人?”车夫又唤了一声。
吕本摆摆手,哈出的白气在眼前凝成一团薄雾。
他记得胡惟庸被揪出时,满朝都在揣测李善长的下场。
毕竟胡惟庸是他一手提拔,甚至连那“通倭通虏”的罪名里,都隐约牵连着淮西勋贵的影子。
可陛下最终只是淡淡说了句“老臣年迈,不知世事”,竟真的放李善长致仕了。
这其中的蹊跷,吕本琢磨了无数遍,越想越觉得后颈发凉。
国公府的门,看似紧闭,内里却未必真的沉寂。
就像李善长这个人,虽称病不出,可朝堂上哪次人事变动、哪桩钱粮奏议,能脱了淮西系的干系?
他日本能爬到吏部尚书的位置,明面上是靠的是才能,或者说太子岳丈这个身份,但暗地里是得了李善长的推波助澜。
“淮西勋贵!”吕本在心里默念这四个字。
自陛下定都应天,朝堂便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一边是随龙起兵的淮西武人,手握兵权,盘根错节,以李善长为首;另一边是浙东文臣,以刘伯温为首。
十几年过去,浙东文臣是一蹶不振,刘伯温也逝去。
淮西勋贵们也被打压,李善长致仕求自保。
以江南为核心的士大夫逐渐崛起,靠着诗书科举占据清要职位。
而他吕本,身为当世大儒,很受士大夫尊敬。
但是,之前有吕昶这个士大夫首领,他只能蛰伏。
如今,吕昶走了,他终于能站出来了。
可马天与朱棣借“龙脉案”大肆抓人,六部里半数官员人人自危,那些被锁拿的大臣,十有八九与江南士绅有牵扯。
吕本清楚,这哪里是查反贼,分明是陛下要拿江南开刀。
寒风呼啸,吕本紧了紧披风。
他想起今早太子朱标摔在案上的血书,还有朱棣那句“锦衣卫许便宜行事”的硬话。
太子仁厚,看不惯酷吏手段,可陛下的心思,又有几人能真正猜透?
“李善长啊。”吕本再次抬眼望向那扇厚重的大门。
唯有这位跟随陛下打天下的李先生、深谙帝王心术的老狐狸,才知道陛下这盘棋的真正落子处。
当年胡惟庸案,他能全身而退;如今龙脉案,他又会作何打算?
是继续缩在府中观虎斗,还是早已布好了后手?
吏部尚书这个位置,看似风光,实则如坐针毡。
一边是太子的仁德期许,一边是陛下的雷霆手段,中间还夹着燕王与马天这两把快刀。
吕本深吸一口气,他必须弄清楚,李善长这位淮西首领,是否还愿意在这风波里伸出援手。
“大人,要敲门吗?”车夫小心翼翼的探问。
吕本盯着门环上那枚铜兽的眼睛,良久,开口:“通报。”
韩国公府内院,书房。
吕本跟着管家踏过门槛,一股暖气扑面而来,驱散了身上的寒气。
只见李善长身着一袭棉袍,正临窗伏案书写,满头银丝梳得一丝不苟,即便坐着也腰背挺直,全然不像个年逾七旬的老人。
听得脚步声,李善长搁下笔,转过身来。
见日本拱手作揖,他先朗声笑了起来:“哎呀,吕大人,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快请坐,看这一身寒气,来人,上热茶!”
吕本谢过坐下,目光扫过满墙的书画卷轴。
其中一幅《耕战图》边角已泛了黄,却仍是当年陛下亲赐的物件。
他望着李善长亲自沏茶时稳当的手势,那茶盏在老人手中纹丝不动,忍不住叹道:“老相国真是好福气,如今能在府中喝茶看书、赏雪听琴,这般闲情逸致,真叫人羡慕。”
李善长将茶盏推到他面前:“吕大人这话说得,老夫如今不过是个致仕的闲人,可不就得这样?”
吕本身子前倾,声音压得低了些:“老相国可千万别这么说。别的地儿不敢说,这应天府的朝堂啊,可是半分都没闲下来。”
他盯着李善长的眼睛,只见那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波澜,却被老人随即展开的笑容掩了过去。
“无事不登三宝殿。”李善长一笑,“吕大人若是为了龙脉案的事来,就不必绕弯子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似乎早已知晓吕本的来意,甚至对近日朝堂上的风波了如指掌。
吕本心中一凛,果然这老狐狸从未真正闭门谢客。
他盯着李善长那双在烛光下泛着精光的眼睛,索性不再绕弯子,俯身向前沉声道:
“韩国公,如今陛下借马天这把刀斩向江南士绅,可依我看,这刀迟早要落到勋贵头上!今日锦衣卫抓金炯不过是个开端,若是咱们不联手…………”
“吕尚书!”李善长抬手打断,那抹惯常的笑意早已敛去,“你呀,还是太糊涂!”
他顿了顿,指尖蘸了茶盏里的温水,在光滑的梨木案上缓缓过:
“听好了!这龙脉案,压根就是个幌子!”
吕本一惊,只见李善长的指尖在水痕上点了点:
“陛下是什么人?若真想把江南士绅连根拔起,何须让朱棣和马天在朝堂上唱这出戏?当年胡惟庸案血流成河,淮西勋贵死了多少?陛下要杀人,从来不需要借口。可这回呢?他偏要让马天拿出什么‘通信件”,偏要让朱棣带
锦衣卫去六部抓人。这叫什么?这叫敲山震虎!”
“金炯、李新这些人,仗着跟江南士绅勾连,又攀着淮西的边,早就尾巴翘到天上去了。他们跟张定边私通的证据摆在那儿,就是一群没活路的死棋。吕大人啊,与其等着陛下把他们一个个揪出来,连累更多人,不如你先下
手为强!主动站出来奏请严惩,就当是给陛下送上一份“大义灭亲的投名状,你说,陛下会怎么看你?”
吕本的后背已渗出冷汗,黏在皮肤上,冷的刺骨。
李善长指尖已经划出的第三道水痕。
“至于这第三层!”李善长嘴角勾起一抹老辣的笑意,“江南士绅盘根错节百年,哪是说灭就能灭的?如今你替陛下清理了金炯这批跳得最高的,他们内部必然人心惶惶,乱成一锅粥。这个时候,你吕本作为江南士大夫的新魁
首,再出来振臂一呼,说要?革除积弊,效忠陛下,你既是士大夫的主心骨,又是陛下手里?懂事’的刀鞘,这两头的好处,你不就都占了?”
“可若是陛下真的想赶尽杀绝呢?”吕本想起朱棣那毫不留情的手段,“万一陛下借着这个由头,把江南士绅杀得血流成河?”
“糊涂!”李善长哼一声,“苏州一府的田赋占了国库四成!陛下从乞丐做到天子,什么账算不清?杀光了地主,谁去管那些佃农?谁来给朝廷纳粮?他要的不是人头,是让这些地头蛇知道,如今是谁坐在龙椅上!”
他倾身向前,声音轻得像耳语,却字字如锤:
“听老夫一句!明日早朝,你就抢先一步,奏请严惩金炯及其同党。记住,要表现得义愤填膺,要把你吕本塑造成一个‘公而忘私、为国锄奸”的忠臣模样。”
烛光摇曳,映着李善长沟壑纵横的脸,那双眼睛里闪烁着狡黠与狠戾。
吕本望着案上渐渐干涸的水痕,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原来陛下的棋局如此深远,而李善长这只老狐狸,早已看穿了棋盘上所有的落子。
翌日,奉天殿,早朝。
朱元璋斜倚龙椅,望着阶下群臣,手有一下没一下叩击着扶手。
众臣都在沉默!
这几天锦衣卫抓人,他们也是怕了。
这时,吕本的身影从文官队列中缓缓前移:“臣有本奏!”
殿内骤静。
朱元璋微微眯眼,落在这个亲家身上。
“臣现已查实,金炯不仅勾结张定边意图毁坏龙脉,更联合苏州二十余家士绅暗通反贼!”
他将奏章高举过顶,两名内侍疾步上前接过,展开的刹那,群臣震惊。
名单上,既有昨日在朝堂为金炯求情的松江豪族,也有掌控江南盐运的杭州巨贾,甚至还牵扯着数位六部官员。
满殿群臣倒抽冷气,昨日还在为金炯鸣冤的御史们面如死灰,而江南籍官员更是冷汗浸透官袍。
朱元璋坐直身子,苍老的声音带着三分欣慰、七分沉痛:
“吕卿家深明大义!金炯等贼子狼子野心,着即依谋逆罪论处,三族尽诛!其名下田产商铺,一概充入国库!自今日起,江南吏治、人事皆由吕爱卿总领,务必要还江南朗朗乾坤!”
这话如巨石投入深潭,惊起千层浪。
马天和朱棣对视一眼,不敢相信。
散朝后,朱元璋留下了马天和朱棣。
“父皇,吕本这时候跳出来,明显用心不良!”朱棣哼道,“他前日还与徽等人联名弹劾舅舅。”
朱元璋龙目圆睁,冷冷道:
“老四,这么多年,你还不明白?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
“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朱棣低头沉思片刻:“儿臣明白了。”
“知道就好。”朱元璋的目光转向马天,“咱知道你们还有疑惑!但是,这个案子,到此为止。”
马天垂眸道:“陛下对江南还不到赶尽杀绝的时候。苏州赋税占国库三成,若将士绅屠戮殆尽,无异于自断根基。”
“哈哈哈,都是咱的子民啊。”朱元璋仰头大笑,“把人都逼到绝路,谁来给咱守这大明江山?”
“可吕本怎么突然转向?”马天疑惑。
朱元璋的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笑:“他突然转向?哼,无非是有高人指点呗。这应天府的水,深着呢。”
马天望着朱元璋从容的神态,暗暗心惊。
他是穿越者,知道剧情,可真正置身于这波谲云诡的朝堂,才惊觉自己不过是棋局上的一颗卒子。
那?高人’能在幕后搅动风云,朱元璋寥寥数语便掌控全局,吕本更是能瞬间改换阵营,这些浸淫权谋数十年的老狐狸,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暗藏机锋。
“臣明白了。”马天颔首。
他心中暗自吐槽:这些老阴币,一个比一个狡猾!
自己这个穿越者,即便手握“剧本”,在这实打实的人心博弈、帝王心术面前,竟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那这事就算结束了?”他问。
朱元璋高深莫测的一笑:“暂时结束,先达成平衡。至于以后,风浪会更大。”
马天摊摊手:“姐夫啊,以后这种事,别找我!你们套路太深,我还是回农村。”
“别啊!”朱元璋眨眨眼,“你这次居功至伟,咱要赏你!”
马天上下打量朱元璋:“你不会又憋着什么坏吧?”
“咱,大明皇帝,你姐夫,是那样的人吗?”朱元璋瞪眼。
马天脱口道:“你是!”
一旁的朱棣差点没憋住笑。
“老四,你笑什么?”朱元璋怒瞪,“雄英墓被盗的案子,你得继续查!李新是死了,但谁杀的?幕后那人,更让咱忌惮。”
“遵旨!”朱棣颔首。
马天看了眼窗外,又下雪了。
“这都快过年了,还忙呢?”他朝着朱元璋道,“朱老板,你把我们当牛马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大明烟火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宋文豪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世子稳重点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毒妃她从地狱来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